将来,使用认知增强设备来武装大脑会变得像整形手术一样常见。目前人们已经可以在线订购一些认知增强设备,如备受游戏玩家青睐的电击头环Foc.us。但为了不失去自我,专注于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怎样监管这些设备呢?
为此,牛津大学下属的牛津马丁学院(Oxford Martin School)组建了一直研发团队,旨在为认知增强设备制定一个监管框架。该研发团队称,当前市场上主要有四种类型的认知增强设备: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颅电疗刺激和神经反馈。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知增强设备,尽管有些设备没有被描述为“认知增强设备”。在Reddit等在线社区,用户已经开始谈论自己的使用体验。这意味着这些设备已经开始迈向主流,因此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迫不及待。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称,在通过实验室试验证明这些设备确实能提高一个健康人的特定认知能力之前,主要的监管原则就是作为医疗设备来管理。消费者在购买这些设备之前,必须要意识到其中的风险,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设备,以避免电磁波伤害大脑神经。
该研发团队负责人汉娜·麦斯伦(Hannah Maslen)称,如果证明了这些认知增强设备确实能提升认知能力,那将引发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这种设备,对于富人而言,他们可能从中获得不公平的优势。例如,如果这种设备能够帮助孩子考入一所好大学,那么富人就会为孩子购买。
尽管如此,该研发团队还是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为了追求额外的能力,消费者在愿意承担特定程度风险的前提下应该被允许购买这些设备。”
由于这些大脑增强设备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给监管机构出了一道难题。如果标准制定得太低,可能无法阻止消费者购买。但如果太高,又会影响用户的潜在利益。
换言之,在认知增强设备监管市场面临又一个“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 Dilemma)。在成为主流之前进行监管,需要面对一系列未知因素。但如果等得太久,又不可能做到适当监管。正如大卫·科林格里奇(David Collingridge)1980年所说:“当变化变得容易时,该变化的需求就难以预测。当变化的需求清晰时,则该变化就会变得昂贵、困难和耗时。”
因此,到目前为止,对认知增强设备最基本的监管框架是:在确保消费者远离特定危险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自由的选择。
这种认知增强设备能否成为主流呢?能否像电影《超验骇客》(Transcendence)中描述的那样: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呢?
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波斯特朗(Nick Bostrom)称,《超验骇客》中的超凡能力在2045年之前还无法实现。到了那个时候,可能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带着电磁发射设备和神经反馈系统。
来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