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披露,6月1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医疗机器人)提交了《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一旦获得受理通过,微创医疗机器人或很快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另有消息称,微创医疗机器人最快本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同时,彼时微创医疗也表示,关于可能的分拆和上市的详情尚未落实,公司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应注意此事须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并且视乎市场状况而定。概不保证可能分拆及上市将会进行,亦不保证其可能进行的时间。
不过,今年1月,还有相关报道称微创医疗机器人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并于2020年12月31日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签订了《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辅导对象)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辅导机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辅导协议》,并于同日完成辅导备案。
公开资料显示,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从事用于术中协助外科手术之机器人的研发及商业化,具备光、机、电、控、软、算、影像等多学科集成及平台化拓展能力,具体业务覆盖了腔镜、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等五大细分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等,目前这三款产品均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2020年9月,微创医疗曾宣布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总额30亿元人民币对外融资,其中包括对后者1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增资以及微创15亿元人民币股权转让款,引入了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战略投资者。
上述融资完成后,微创医疗机器人投资后估值约为人民币225亿元,而微创于微创医疗机器人的股权将由64.7560%减少至53.7722%,微创医疗机器人仍为微创控股子公司。财务数据方面,据披露,2020上半年,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业务可呈报分部亏损净额为230.9万美元。
在之前的公告中,微创医疗就曾表示,公司处于快速成长及发展阶段,由于很多产品涉及尖端技术,研发、临床试验、监管注册及商业化涉及巨大成本。因此,微创医疗对其所有集团公司实施其发展计划有大量的资金需求,这或许也是微创医疗相继拟拆分(已拆分)旗下子公司独立上市的原因。
微创旗下有多家子公司,涉及心血管介入产品、骨科医疗器械、心律管理业务、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心脏瓣膜业务、外科医疗器械和手术机器人等八大业务,其中,
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微创心脉已在科创板上市,根据其2020年财报,微创心脉全年营业总收入约4.7亿元,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15亿元,同比增长51.40%。
去年11月,涉及心脏瓣膜业务的微创心通也已确认在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对于微创心通的分拆上市,微创医疗方面当时给出了心脏瓣膜业务研发成本相对较高,且产品需要一段时间完成临床试验,才能实现商业化并开始产生收益,分拆可使分拆集团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及/或债务融资,以资助其产品的持续销售及营销等理由。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业务层面来看,最关键的是分拆上市的这一块业务通常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果含在这个上市公司里面可能它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资本层面来考虑的话,它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之间也相对更独立,能够有独立发展的机会。独立上市以后,估值也更高。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