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14日),国家卫健委下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包括血管支架、球囊扩张导管、髋关节假体、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等18种耗材被列入重点治理清单。
同时,国家卫健委药要求,请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国家版《清单》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适当增加品种,形成省级清单,并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制定医疗机构清单。
近年来,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
2019年7月,国务院下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称方案),《方案》明确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2019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2020年底前启动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
同时,《方案》提出,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这也标志着“以耗材养医”的时代的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福建、安徽、天津、广东、湖北、浙江、北京、湖南、辽宁、四川等大部分省市发文要求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值得一提的是,高值医用耗材还借鉴药品的思路,开启了带量采购模式。
今年7月30日,安徽省带量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8月2日,由安徽省属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与1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订《谈判成功产品确认书》。
7月31日,江苏省紧随安徽之后启动了首次高值医用耗材部分品种组团联盟集中采购谈判。此次联盟采购谈判的品种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从源头治理,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涉及价格、质量、支付、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疏堵结合、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是此次国家级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思路。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