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对上海之江生物、明冠新材料、斯达半导体等6家拟IPO企业出具了警示函监管措施,这六家企业均是在IPO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问题。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其中,之江生物在此轮检查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具体包括存在个人账户支付工资等费用、未披露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与发行人发生资金往来、2016年存在少计费用多计收入、设备管理不善、关联交易及内部组织结构披露与事实不符等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证监会在警示函中批复提出:上述行为违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构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所述行为。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我会决定对你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于2015年12月14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自成立以来,之江生物已完成多项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其研制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是科技部宫颈癌筛查专项唯一入选的国产HPV试剂;研发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是中国历史上首个被列入WHO和联合国官方采购名录的产品。
现阶段,之江生物主营荧光定量PCR分子诊断试剂,以直销、经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售至医院、疾控中心、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机构,其产品市场已覆盖中国绝大部分省份,且远销欧美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值得一提的是,之江生物的重心聚集在分子诊断最大下游传染病领域,是目前国内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领域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截至2017年年底,之江生物已完成20个类别300多项基因快速诊断产品研发,基本覆盖国内所有的法定传染病。其中,44个产品获CFDA注册证书,200多个产品获得欧盟CE证书。
基于上述产品线较为丰富等优势,之江生物近几年发展较快,公司规模快速扩大。
2017年10月,之江生物递交了IPO申报材料,计划登陆上交所主板,拟募集资金3.34亿元,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线升级项目、分子诊断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与服务网络升级项目,保荐机构是东方花旗证券。
然而在2018年8月,之江生物曾因合作承销商东方花旗在担任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期间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的问题而中止审查。
如果说之前的IPO之路受阻是由于外部原因所致,那此次遭证监会查处则完全源于内部因素,事实上,之江生物此前就曾因引入“三类股东”、飞检中存在产品质量风险、销售模式市场推广遭受质疑。
对于此次之江生物等几家企业的被查,有投行人士表示,这其实跟同类IPO企业提了一个醒,随着IPO现场检查已成为常态化,在材料准备以及申报过程中,企业稍有疏漏就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上述投行人士还表示,每年证监会都会进行检查,但本轮检查尤为受到市场关注,根本原因或在于IPO再一次形成了堰塞湖。
根据证监会数据,截至7月4日,IPO排队待审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501家。其中,主板拟IPO企业数量是186家,中小板是104家,创业板211家。此外,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144家,尤其6月份以来,新增IPO申请企业数量猛增。“目前IPO排队企业超过了500家,已经形成了新一轮堰塞湖。通过IPO核查可以对企业施压,形成威慑力,降低IPO企业的申报数量,吓退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南方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说道。
因此,对于那些想要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来说,只有尽早合规经营,在日常工作中规范管理才是正确的出路。
来源:医谷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