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还需要四台PET-CT”,肯尼亚卫生部医疗服务司司长Jackson Kioko向健康点表示,肯尼亚计划建造四家肿瘤医院。但是目前,该国的肿瘤治疗服务依然由综合医院提供,全国仅有一台PET-CT。
9月3日至4日,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作为峰会的配套会议,中非卫生合作高级别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之后,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安排了非洲官员赴国内多地参观企业、医院。Jackson Kioko就是在参观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时对健康点做出上述表示的。
这些可供非洲官员选择参观的企业中,复星医药、美时医疗、深圳迈瑞等悉数在列。健康点梳理发现,国内主要的三家CT厂商——东软、联影、明峰也在列。
国产CT厂商虽然一直处在GE、飞利浦等外资企业的围攻下,但从三家企业近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国产CT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上升,而国产医疗器械制造商更是将长远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非洲大陆。
技术创新与政策利好,夹缝中成长
“在全球医疗市场,医疗器械占整个医药市场的36.5%。”在8月18日举行的第五届社会办医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临床工程分会会长金东表示,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20.3%,医疗器械市场未来仍有约17%的空间。
根据《2018-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投资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销售规模在2001年还是179亿元,到了2016年已经接近4000亿元,翻了20倍。
金东表示,2011年起,至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超过21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6%。
据国金证券的研报推测,国内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规模在500亿以上,其中CT、MR市场规模约为350亿元,PET-CT市场规模在50-100亿,DR市场规模约140亿。
《2018年中国CT设备市场报告》显示,我国CT设备保有量逐年增加,我国每百万人口CT设备拥有量由2013年的7.8台,增长到了2017年的14.3台。不过,与日本、美国的92.6台、32.2台相比,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一面是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另一面是抢占了市场大半份额的外资企业。
从品牌角度来说,根据《2018年中国CT设备市场报告》,国内的大部分市场被GE、飞利浦、西门子(被行业内人士称为“GPS”)三家外资公司占领,GE、西门子、飞利浦分别占据我国CT设备总量的31%、25%和13%,余下的约30%由东软、联影、明峰、东芝等内外资品牌占据。
明峰医疗是CT市场的“后来者”,其销售量近两年也在稳步增长,明峰医疗总经理助理赵永华告诉健康点,在国内16排CT市场上,明峰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8%。
明峰医疗成立于2011年,由明峰医疗、中国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等投资运营管理。目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科学家和省“千人计划”科学家19人,在中美多地设有研发中心,前期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16排CT是明峰目前的主打产品,全国装机量已经超过了200台。“随着目前县域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16排CT需求量较大”,赵永华告诉健康点。《健康报》报道也显示,近5年我国二级医院16排和64排CT设备保有量比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现在,部分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也可以购买CT设备。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3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的规定,64排以下的CT不再属于乙类设备,已经无需审批。一些地方也纷纷出台利好政策。例如湖北省,该省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CT等乙类诊疗设备”,而在安徽、江西等地,有的乡镇卫生院已经开始采购或配备了CT。在我国医改强基层的进展中,低端CT在县域、乡镇医疗机构中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在高端CT领域,中资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据赵永华介绍,明峰医疗已经拿下国家“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研发256排CT。目前第一台样机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明峰的128层螺旋CT、128层PET-CT也将面世,16排PET-CT已开始在医院装机。
相对于“后来者”,国产厂商中的“先行者”东软医疗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系列。
早年,东软医疗曾与飞利浦合资共同生产CT,这为东软在CT领域奠定了基础。明峰则是通过收购美国公司FMI,在其原有技术基础上大量招募人才进行研发,一举打入CT市场。据赵永华介绍,目前明峰已投入逾10亿元资金用于研发。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其中,影像设备占比最大。在“GPS”的夹击下,国产CT厂商如何崛起?
“目前国内厂商,还有不少销量是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倾斜。”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健康点。
2015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专项支持实施细则》,对经过创新,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首套或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采取无偿资助或者保费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除此之外,上海市还设有“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补贴政策”和“首台业绩突破风险补贴政策”。
拥有逾千项专利申请的上海联影,便位列2016年和2017年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专项项目资金的支持单位。
“不止联影,东软、明峰等企业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健康点。赵永华表示,虽然全国除了西藏以外,都有明峰的CT装机,但目前浙江省仍是其最大的市场。
对具有重大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但未取得市场业绩的产品,浙江省也有不少扶持政策。赵永华介绍,明峰的CT设备在浙江省不需要配置证便可以销售;医疗机构招标采购CT时,若招标单位推荐3个以上品牌,明峰则一定在列;此外,如果采购人购买明峰产品,可以脱离招标采购平台,在浙江制造馆直接订购。
浙江省从2014年开展浙江省制造精品评选工作,并于2017年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由于明峰的CT在探测器上实现了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等原因,被列入了浙江省“首台套”产品和“浙江省制造精品”。
在上述意见中,浙江省还提出重点建设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优先使用首台套产品,国有投资项目鼓励使用首台套产品,该意见还分别在税收、保险补偿、折旧政策上,给予财政金融支持。但需注意的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未取得市场业绩产品进行扶持,也并非我国独有。
在国内市场上,国产CT厂商面临GPS的挑战,但通过改善质量、政策扶持、价格优势等逐渐获得小部分市场。
而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也成为了他们的拓疆之地。目前,国内CT厂商已将设备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在他们的财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此次卫健委国际交流与活动中心牵头组织的考察调研活动也是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非洲市场的多元需求
“在这里你们会成长。”赞比亚卫生部长在中非卫生合作高级别会议后的明峰医疗推介会上邀请明峰来非洲发展。
中国与非洲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不少。中国对非援助中,医疗卫生是很重要的一项。许多医药企业通过政府的援助工作参与非洲医疗体系的建构、疾病的消除工作。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进入非洲市场。
在国内市场还未进入前三的东软,在中东的影像市场已位居第一,在非洲排名前三位。东软医疗非洲区销售总监孙成孟表示,东软的影像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装机。其三成的收入来自海外。
成立于2011年前后的联影和明峰也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联影的PET-CT在英国、日本等地获得订单。明峰则主要瞄准了第三世界市场。
“去年,我们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明峰医疗国际销售经理王宝龙告诉健康点。
王宝龙表示,明峰在东南亚、东欧、中亚、南美等区域各选择1-2个经济发展良好、医疗设备需求量大的国家作为主打市场。而在非洲,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北非,成为了明峰主要开拓的市场。目前,明峰已与埃及、越南等国的医院签订了合同。
全球的医疗器械消费逾40%发生在美国,加上欧盟、日本、中国,四地聚集了全球90%的市场。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因而不少医疗器械生产商更看好第三世界的市场。
不少厂商认为一些新兴经济体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未来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例如人口超过12亿的非洲。法国国家人口统计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几十年,非洲将成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50年,非洲人口预计将占全球的1/4。人口增长的同时,非洲的工业体系还未完善,医疗器械制造业更是短缺,有媒体报道称非洲的医疗器械90%以上需要进口,目前非洲国家大部分面临缺医少药的状况,其未来的市场潜力较大。加纳卫生部副部长KingsleyAboagye-Gyedu在几日的参观中,三次向中国企业提出非洲有50多个国家,有广阔的市场。
肯尼亚卫生部医疗服务司司长Jackson Kioko告诉健康点,肯尼亚的目标是2022年之前至少有一所肿瘤医院建成。目前,位于内罗毕的一家已经开建。
但对于未来全肯尼亚所需的四台PET-CT的支付问题,Jackson Kioko也向明峰医疗询问是否有金融支持。尽管国产设备价格相对更低,但对于不少非洲国家,资金仍是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除了资金能力较弱以外,非洲市场还有其特殊性。美时医疗董事长马启元曾表示,基于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技术匮乏的现状,非洲对于产品都提出了与成熟的西欧、北美市场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几日的行程中,非洲官员提及较多的问题是“电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否良好运行”、“移动性如何”,由于非洲电力供应不足、疆域广阔,因而对医疗器械也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
“电力不稳定的问题,可以对设备进行改良,在技术上问题不大。”赵永华告诉健康点。明峰的车载CT也处在研发阶段。将来可实现车载CT扫描后,将影像上传云端,由中国的医生进行诊断,再将结果传回非洲。
十几年前就开始深耕非洲市场的迈瑞医疗,早些年研发了手提式彩色超声,可以方便医生做巡回检查,更适合于缺少医师的非洲。
由于部分非洲国家还未建立起一整套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对于单纯的医疗器械,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的产品更受非洲市场欢迎。例如迈瑞曾参与肯尼亚国民医疗项目,提供了一整套影像、监护、外科设备等,覆盖了该国的大部分人口。能解决非洲薄弱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问题,是这些卫生官员的首要任务。
但除此之外,非洲还有更多的发展需求。
“非洲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投资、需要开设新工厂来提供就业机会、需要技术转移。”非洲卫生产业联合体执行CEO Mercy Ndana Machiya告诉健康点。赞比亚卫生部长Chitalu Chilufya也向健康点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非洲需要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中国药企在非洲投资建厂较为多见,人福药业、上药集团、三圣制药等都在非洲建立了独资或合资工厂。
而在医疗器械方面,深圳迈瑞医疗负责人向健康点表示,在海外开设医疗器械工厂面临不同国家不同的政策法规,再者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量较少,因而开设工厂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事情,即使是GE、飞利浦这样的大品牌,其在全球的工厂数量也仅为个位数。
王宝龙表示,明峰计划在迪拜设点,覆盖北非地区,为在非洲当地的CT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售后服务。迈瑞非洲市场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迈瑞在非洲有当地事务部门,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在埃及设有7个培训中心,未来也会在培训当地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方面提供帮助,但开设相对高端的医疗器械工厂是一件谨慎且需要详细评估的事情。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巴根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