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发布2016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医疗器械 来源:CFDA
2017
05/11
10:00
CFDA 医疗器械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报告包括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概况、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进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规定试行情况和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发布等内容。报告比较全面的反映了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

总体来说,2016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报告数量持续增长,已突破35万份,平均百万人口报告数已达264份。其中,使用单位上报297,435份,占总报告数的84.2%;生产企业上报6,604份,占总报告数的1.9%;经营企业上报49,002份,占总报告数的13.9%;还有190份报告来自于个人,占总报告数的0.05%;涉及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6,689份,占总报告数的41.5%;涉及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8,945份,占总报告数的42.2%;涉及Ⅰ类医疗器械的报告38,728份,占总报告数的11.0%。

“十二五”期间,总局组织对100个医疗器械品种开展重点监测工作,主动收集不良事件信息,分析风险提示信号,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管措施,并将相关结果进行反馈与通报,为后续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总局精心遴选了 “十三五”期间开展的100个重点监测品种,将在“十三五”期间针对“十二五”重点监测中已发现的风险点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

此外,总局还狠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提升。2016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规定(试行)》,并举办了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培训班,极大的提高了相关人员对报告质量的认识。

附报告全文

一、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2016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已超过35万份。在报告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报告质量也不断提升,为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一)2016年全国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1、2002年至2016年全国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353240份,比2015年增长了10.0%(图1-1)。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累计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1,675,299份。


图1-1 2011-2015年全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52,331份,死亡可疑不良事件报告181份,共计52,512份,比2015年增长了11.1%(图1-2)。2016年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占报告总数的比例为14.9%,比2015年增长了0.2%。


图1-2 2011-2016年全国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比较

3、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

2016年,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264份,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24份(图1-3)。


图1-3 2011-2016年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比较

(二)注册基层用户数量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在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中,注册基层用户(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共231,872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534家,占注册基层用户总数的4.5%;经营企业115,622家,占注册基层用户的49.9%;使用单位105,716家,占注册基层用户的45.6%(图1-4)。


图1-4 2016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注册基层用户情况

2016年,注册基层用户(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总数比2015年增长了16.8%。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注册基层用户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1.8%、26.6%和9.1%(图1-5)。


图1-5 2015年和2016年全国注册基层用户分类比较情况

二、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

(一)按报告来源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使用单位上报297,435份,占总报告数的84.2%;生产企业上报6,604份,占总报告数的1.9%;经营企业上报49,002份,占总报告数的13.9%;还有190份报告来自于个人,占总报告数的0.05%;此外还有9份报告来源不详(图2-1)。


图2-1 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来源情况

总体来看,不良事件报告仍主要来源于使用单位,其次来源于经营企业。生产企业提交的报告所占比例不足2%,与其器械使用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不符,其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二)按事件伤害程度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事件伤害为死亡的报告共181份,占总报告数的0.05%;事件为严重伤害的报告共52,331份,占总报告数的14.8%;事件伤害为其他的报告共300,728份,占总报告数的85.1%(图2-2)。2016年,各类伤害程度的报告所占比例与2015年基本一致。


图2-2 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事件伤害程度情况

(三)按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涉及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6,689份,占总报告数的41.5%;涉及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8,945份,占总报告数的42.2%;涉及Ⅰ类医疗器械的报告38,728份,占总报告数的11.0%;部分报告涉及的器械管理类别不详,共18,878份,占总报告数的5.3%。数据显示,涉及Ⅲ类和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占绝大多数,这与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低相吻合(图2-3)。


图2-3 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产品管理类别情况

(四)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统计分析

按照现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共涉及43类产品,涵盖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所有医疗器械类别。其中,报告数量位列前十位的产品类别见表2-1。与2015年相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没有变化,仅部分产品类别的排名略有变化。


表2-1 2015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情况

(五)按医疗器械产品名称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分别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宫内节育器、静脉留置针、角膜接触镜、玻璃体温计、导尿包、医用胶带、医用输液贴和导尿管,占总报告数的38.26%,详见表2-2。


表2-2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分别为病人监护仪、输液泵和注射泵、电子血压计、心电图机、血液透析机、呼吸机、血糖仪、婴儿培养箱、电子体温计和微波治疗机,占总报告数的8.79%,详见表2-3。


表2-3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

(六)按涉及实际使用场所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使用场所为“医疗机构”的报告278,561份,占79%;使用场所为“家庭”的报告37,343份,占11%;使用场所为“其他”的报告7,559份,占2%;使用场所未填写的报告29,777份,占8%(图2-4)。使用场所的复杂性是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时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图2-4 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实际使用场所情况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情况

(一)“十二五”重点监测结果应用

“十二五”期间,总局组织对100个医疗器械品种开展了重点监测工作,主动收集产品的不良事件信息,分析评价暴露的风险,对发现的值得关注的产品风险,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对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建议进行了汇总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将相关的评价结果反馈给生产企业、国家卫计委和各省局,为更好的开展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提供参考。

(二)“十三五”重点监测工作情况

2016年,总局在总结“十二五”期间开展100个品种重点监测经验基础之上,精心遴选了 “十三五”期间开展的100个重点监测品种。在遴选品种上,充分考虑了产品的风险特点、使用状况、不良事件数据、抽验中发现的问题、文献报道中存在风险隐患以及刚上市的创新产品临床例数少等因素,并邀请临床、工程学以及总局相关专家对品种进行多次讨论、筛选,最终予以确定。其中,输液泵等46个产品为“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展过的产品,“十三五”期间将针对“十二五”重点监测中已发现的风险点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

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情况

(一)发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规定(试行)》

2016年是总局狠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一年。为落实这项工作,2016年6月国家中心发布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规定(试行)》,为基层报告单位提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标准。

该规定明确了质量评估工作职责、开展质量评估的报告范围以及具体的报告评分标准,可操作性强。报告的评分标准中规定,报告真实性为否决项。评分项目包括报告时限、报告来源、患者信息、不良事件情况、器械信息以及评价处理六部分,共计100分。评分项目中的不良事件情况和器械信息为评分重点,分别占到46分和34分,因为这两部分内容为开展报告的分析评价提供了主要信息。

(二)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工作情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规定(试行)》颁布后,国家中心举办了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培训班,对全国31个省(区、市)、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及所有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了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人员对报告质量的认识,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规定(试行)》的要求,各省(区、市)从2016年第三季度起对本省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按季度开展了质量评估工作。

五、2016年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发布情况

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发布10期《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包括49条国外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发布的安全性信息,涉及电子十二指肠镜、神经外科头部固定器、人工膝关节、注射泵、便携式应急供氧系统等产品。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小贴士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获准注册或已备案、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的原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要时应当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按照“可疑即报”原则收集报告,即为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4.严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4)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5)由于医疗器械故障、可用性等问题可能导致上述所列情况的。

5.死亡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指患者最终结果为死亡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不表示患者的死亡与使用医疗器械有明确的关联性。

6.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

(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要是指其质量不符合注册产品标准等规定造成的事故。

(3)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摘自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谷链

CFDA发布2014年度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

CFDA发布2015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来源:CFDA

为你推荐

阿斯利康涉两款抗肿瘤药物走私案资讯

阿斯利康涉两款抗肿瘤药物走私案

信息显示2025年1月,阿斯利康收到深圳海关出具的《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及《鉴定意见通知书》,显示其涉嫌偷逃进口税款,金额为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56 万元),共涉及两款产品。

2025-02-06 21:55

倍捷乐®全国多地开出首方,惠及更多强直性脊柱炎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资讯

倍捷乐®全国多地开出首方,惠及更多强直性脊柱炎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

近日,用于治疗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S)成人患者及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成人患者的一线生物制剂倍...

2025-02-06 13:14

暂停HPV疫苗中国市场供应,默沙东回应资讯

暂停HPV疫苗中国市场供应,默沙东回应

2月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称,默沙东暂停向中国供应HPV疫苗佳达修(Gardasil)。对此,默沙东方回应称受整体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疲软及渠道库存高等因素影响,默沙东与本土合作伙...

2025-02-06 12:16

国家药监局扩大eCTD药品电子通用技术文档申报实施范围资讯

国家药监局扩大eCTD药品电子通用技术文档申报实施范围

自2025年1月27日起,化学药品1类至5类的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化学药品2类、3类、4类、5 2类的上市许可申请,以及预防用生物制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至3类的药物临床试验申请、2类...

2025-02-05 16:17

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华大智造今日大涨14.36%资讯

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华大智造今日大涨14.36%

经查,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存在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

2025-02-05 15:51

百特医疗肾脏护理业务现已正式成为万益特,一家全新独立的重要脏器疗法公司资讯

百特医疗肾脏护理业务现已正式成为万益特,一家全新独立的重要脏器疗法公司

2025年2月3日,万益特(Vantive,前身为百特医疗肾脏护理业务)宣布,随着全球投资公司凯雷(Carly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G)管理的基金完成了对百特医疗(Baxter Internation...

2025-02-04 09:45

赛可益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与标准治疗VRd联合的抗CD38单抗,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资讯

赛可益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与标准治疗VRd联合的抗CD38单抗,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1月24日,赛诺菲抗CD38单抗赛可益®(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今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Rd)联合,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

2025-01-24 22:43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资讯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本指南所称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等;化学药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品包括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按生物制品管理...

2025-01-24 17:30

9岁男孩在红房子医院完成HPV疫苗接种,9-26岁男性都可以打资讯

9岁男孩在红房子医院完成HPV疫苗接种,9-26岁男性都可以打

1月23日,以“和合共生,健康共护”为主题的“HPV男女共防计划”区域媒体圆桌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举办

2025-01-24 15:27

复宏汉霖私有化计划失败,将保留H股上市地位资讯

复宏汉霖私有化计划失败,将保留H股上市地位

宣布其关于吸收合并及私有化复宏汉霖(02696 HK)的特别决议案未获通过,因此吸收合并计划将不予实施,复宏汉霖将继续保留H股上市地位。

2025-01-23 10:57

国家药监局:关于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的公告资讯

国家药监局:关于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的公告

本公告适用于由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2025-01-22 17:48

宫颈癌关注月:预防到治疗,夯实“消除宫颈癌”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资讯

宫颈癌关注月:预防到治疗,夯实“消除宫颈癌”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在宫颈癌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

2025-01-22 15:14

国家医保局21日上海调研交流提纲资讯

国家医保局21日上海调研交流提纲

国家医保局决定1月21日由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

2025-01-20 21:41

一款国产肺癌药物2024年大卖超30亿元资讯

一款国产肺癌药物2024年大卖超30亿元

日前,艾力斯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 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 32亿元,同比增加75 9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

2025-01-20 20:47

华东医药高端玻尿酸、PARP抑制剂于中国上市,创新医疗器械美国获批资讯

华东医药高端玻尿酸、PARP抑制剂于中国上市,创新医疗器械美国获批

2025年1月20日晚,华东医药同时发布三个产品获批上市公告,其在创新及医美领域连续获得多个里程碑进展。

2025-01-20 19:38

快舒尔推出全球首款女性专属无针注射器资讯

快舒尔推出全球首款女性专属无针注射器

快舒尔推出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创新成果,在京东平台首发开售全球首款药械结合“QS - X”无针注射笔。

2025-01-20 16:26

早筛与创新疗法并进,共筑前列腺癌防治堡垒资讯

早筛与创新疗法并进,共筑前列腺癌防治堡垒

前列腺癌偏爱“高龄+遗传”的双重风险人群,特别是55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者及携带特定遗传变异(如BRCA1 2基因突变)的个体。因此,提高公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加强早期筛查...

2025-01-20 14:49

国家医保局将赴上海当面听取医生关于集采药效反馈资讯

国家医保局将赴上海当面听取医生关于集采药效反馈

近日,上海两会期间,来自上海多家三甲医院的 20 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其中提到集采药药效不稳定的情况。其中,该提...

2025-01-20 13:50

中粮集团领航央地合作,2025年大兴区CGT项目路演专场活动成功举办资讯

中粮集团领航央地合作,2025年大兴区CGT项目路演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历时17个月的精心筹备与建设,国内首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特色产业园——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落成,并于1月17日举办2025年...

2025-01-20 12:25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资讯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

今日(1月18日),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举办的“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

2025-01-18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