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图谱:2家上市,12家获得融资,近三分之一的团队来自哈工大

医疗器械 来源: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2017
04/25
10:33
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医疗器械

医疗机器人领域一直是机器人领域及医疗器械产业“金字塔上的皇冠”。因其需要复杂的多学科尖端技术,又将对民生、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革,这一高门槛、高价值领域又可称为医疗领域的航天工程。但是机器人在精度、稳定性、力量和耐力等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医学领域的应用被普遍看好。

医疗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种类较多,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临床医疗用机器人(包括外科手术机器人和诊断与治疗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移送病人机器人、运送药品机器人等。我们按照现在普遍的分类方式分为四种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据 BCG 波士顿咨询数据,截止 2016 年 1 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 74.7 亿美元,预计未来 5 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未来将形成万亿的产业链。

对此,动脉网盘点了一下中国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了解一下中国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此次,动脉网一共盘点了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其中上市企业两家,楚天科技和新松机器人。共12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大约在80140万人民币(数千万、数百万按照1000万、100万计算)。

由于机器人是实体行业,有18家企业未公布其融资情况,所以真实融资额会远远大于8亿人民币。

另外,在盘点过程中,动脉网发现了一个很令人惊讶的信息,在所有可查到创始人或主要技术团队的教育背景中,有超过28%的人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以下简称哈工大),哈工大俨然成了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的人才摇篮。

由于时间和信息量的关系,相信我们收集的数据并不全面,未收录到的企业和机构请与我们联系,另外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我国科研院校的研发成果也很喜人,此次不做盘点,不过会在文中专门阐述。

医疗机器人企业扫描


超过28%的科研团队和创始人来自哈工大


在收集到的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中,除了10家企业的团队资料不明确以外,在剩下25家企业中有7家公司的创始人或者主要技术团队来自于哈工大,比例超过了28%。

当然除了哈工大,创始人来自清华有2家,来自上海交大的有3家,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3家,但是这些与哈工大相比差距不小,于是记者带着好奇,去探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器人领域为何如此厉害?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个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主体是1986年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

哈工大人才培养厉害,不仅仅是教学的原因,更多的是产、学、研结合的原因,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共同投资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仅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旗下就有14家企业与机器人有关,其中哈尔滨天愈康复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挚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还未计入本次盘点。

在代表人物方面,我想大家对孙立宁教授并不陌生,几乎大多数有关医疗机器人的会议、论坛都可以见到孙立宁教授的身影。主要从事纳米级微驱动及微操作机器人、高速高精度机构、工业机器人技术、并联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仿人手臂及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他院校实力

当然除了哈工大,北京航空航天的实力也不同凡响,北航有一个机器人研究所,于1987年由张启先院士创建,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研究实体。目前其医疗与服务机器人产品包括:小型模块化骨科机器人系统、脊柱磨削导航及机器人系统、幕墙清洗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床、床椅一体化系统以及脑立体定向机器人。

北航和海军总医院联合研制的脑外科手术机器人,获得了CFDA的认证,已经完成了几千例的临床手术。

北航的王田苗教授在这个领域也同样有名,在先进机器人技术,在医用机器人、仿生机器鱼与嵌入式技术等方面取得过突出成绩。现在被真格基金、雅瑞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聘为高级科技顾问。

中科院(深圳)在2013年9月研发出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它能够和现有的红外跟踪定位设备融合,实现术中手术器械的准确实时定位。

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内置马达外科手术专用机器人系统(NSRS,Novel Surgical Robotic System),这项研究借助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外科临床经验,并已成功应用于动物试验。该技术预计两年后进入临床测试,最快将于2019年推向市场。

总的来说哈工大、北航、清华、天津大学都是国内医疗机器人研发的佼佼者,其研发产品涉及到手术、康复、服务、辅助各种类型机器人,基本代表了国内医疗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各位机器人公司的HR要是想招聘人才,这几个学校的毕业生要赶紧抢到手啊。

动脉网盘点的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中,手术机器人有7家,康复机器人有11家,辅助机器人有12家,服务机器人6家。

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大类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外科机器人系统、神经外科机器人系统、可操纵的机器人导管、及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手术机器占全球医疗机器人份额60%以上,占比最重。

其中,腹腔镜检查是手术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手术机器人行业的88.5%。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占比11.5%。未来由于微创手术只需要5毫米到1.5厘米的创口,可以在对病人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手术操作,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高广阔。

比如深圳罗伯医疗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或者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通过使用电脑和软件技术来控制和移动手术仪器进入病人身体上的小切口(微创)来完成不同的手术步骤。

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包括促进微创手术和协助完成人体内不易通过的复杂区域的导航功能,同时也可以缩短手术后的康复时间。设备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机器人因为在手术时还需要人的操作。手术计算机复制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个手术期间供医生坐着的控制台。控制台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同时通过一个内窥镜在3D显示屏显示的影像来观察手术和器械控制的情况;

在病床旁边的推车上含有三到四个链式固定的机械臂,摄像头(内窥镜)和手术过程中医生控制的手术器械。

与推车分离的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支持部分,例如一个电子外科手术集成,抽吸冲洗泵,和一个内窥镜的光源装置。

大多数外科医生使用多种外科手术设备来协助手术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手术刀、医用镊子、抓紧器、解剖器、烧灼器、剪刀、牵开器以及冲洗器。

康复机器人

在此次盘点中,康复机器人企业占比最高,在31%左右。康复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与人口结构与疾病模式的改变、利好政策、市场产品匮乏,急需借助智能康复产品有重大关系。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致残几率和残疾人数量。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脑卒中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慢病患者急性期治疗模式导致慢病致残率越来越高。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行动障碍的患者(如因脑卒中、创伤性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肢体残疾、老龄化引起的行动障碍等)进行高效治疗和康复。

从2009年至今,国务院、卫计委等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康复医学发展壮大。《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企业医院等转型为康复医院,有条件的机构根据业务需要配备康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10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通过社保、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促进产业升级。

另外按照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从2016年6月30日开始,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并且各地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其中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评定均纳入医疗支付范围。

根据卫计委数据,截止2012年底,在全国近万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实际拥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约3288家。另据残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2181个,就目前人力物力而言,可对36.7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而我国肢体残疾者有2400多万人。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康复机器人企业有Hocoma、Lokomat、Armeo、Erigo等,国内的企业,如广州一康,他们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产品主要包括上、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通过实时模拟人体手指与手腕运动规律开发而成,具有手指屈肌肌力信号与伸肌肌力信号评估功能,同时既可以训练手,也可以训练腕部。

睿瀚医疗生产的可穿戴式手部康复机器人。由基础的肌肉康复向大脑的神经元康复提升,用手部残存的机电信号去控制康复机械手。大脑发出主动运动命令,引起手部表面肌电的变化,捕捉电极能够检测到这一变化的信号,经过处理后驱动机器手运动。

现阶段国产的这几种康复机器人的售价在20-60万之间。

辅助机器人

本次盘点的辅助医疗机器人企业占比33%,其实目前并没有辅助医疗机器人准确的定义,此次盘点动脉网将胶囊机器人、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机器人、虚拟助理、导诊机器人等都归纳为辅助机器人。

据动脉网了解,热消融治疗技术作为治疗肿瘤的可靠方法已经被国内外各大医院所重视,而与其配合的辅助机器人也被各大医院所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新松科技最新研制的松康医疗辅助机器人,是在磁导航的引导下,结合了影响技术,完成了机器人末端对患者病灶肿瘤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辅助医生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的机器人。

辅助手术的机器人:为确保手术精准,新松机器人可以实现人体上身多位置多角度的定位功能,并在磁定位传感器的导引下避让人体骨骼对进针的影响。在工艺设计上,医疗辅助机器人将机械人本体、热消融设备、导航系统、诊疗床集成一体。机器人的研究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

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静脉用危害药物调配模式已经逐步从普通治疗室调配模式发展到生物安全柜集中调配模式,到目前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的调配模式。卫邦科技自主研发的WEINAS智能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主要针对危害药物调配,她立足于解决临床需求,用独特的智能化技术平台解决了目前临床90%以上西林瓶、安瓿瓶调配,并支持多种溶媒及输注模式调配。

胶囊机器人:安翰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对传统的胃镜检查术进行了革命性的“不插管”创新,受检者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大小的胃镜机器人,即可在15分钟内完成无痛无创无交叉感染的胃镜检查,全程无需麻醉,检查后胶囊机器人随消化道排泄,一次性使用不回收。

虚拟助理:基于云计算、IOE和Web3.0语义等先进技术,万物语联研发了具备自我认知学习能力、能够像人脑一样理解复杂数据并形成结构化知识的SEMIOE生物元引擎等一套认知技术,创建了领先世界同行业的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专注为医疗智能设备连接、个人数据集管理以及健康知识运营领域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药师小乔则是一款集症状分析、用药推荐、售后服务、自主学习为一体的定制化药房智能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在此次划分中,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帮助护士进行输液服务、配药服务、体检服务、情绪抚慰的企业和家庭看护、服务、陪护机器人。

钛米机器人的特种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功能包括按时输液服务、配药服务、体检服务、康复护理等,医生也可以根据机器人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诊断。另外,特种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代替一些医疗人员,去那些具有放射性、传染性的工作环境工作,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

陪护机器人主要是辅助老年人、儿童生活。具有服务、安全监护、人机交互以及多媒体娱乐四大功能。

艾米机器人的产品功能主要包括了纯语音控制交互、智能家居控制、在线健康管理、在线教育辅导、自主安防巡视、智能导航定位、定制导购讲解、远程视频通话等,因而有着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比如,AMY-A1可在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在线学习、情感陪护、家庭安防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AMY-M1未来则可能根据不同企业的定制需要,成为商场的“导购员”、医院的“巡诊护士”……

中国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从需求方看,医疗机器人行业需求空间大;从支付方看,支付主体目前是自费为主,保险支付占比在逐步提升;从供给方来看,医疗机器人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行业整体处在一起做大蛋糕的阶段;从资本方看,投资界大热,值得持续关注。

因为需求方需要培育,支付方医保支付较少,医疗机器人投资回收期较长,但是随着销售扩大规模效应等影响利润率预计会逐步提升,我们也希望中国机器人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尽快出现像“达芬奇”一样的企业,这需要院校科研机构、资本、企业、政府多方的努力。

来源:动脉网   作者:王晓行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资讯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