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行业具体可分成五个子版块:生化诊断,免疫诊断,血球检测,分子诊断,以及POCT。
1.生化诊断
主题词:开放走向封闭
1.1 定义及分类
生化产品由生化仪、生化试剂、校准品共同组成检测系统来使用,一般是放置在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做常规生化检查。
国内生化诊断市场70%是开放系统
注:排序无先后
1.2市场格局
全球生化诊断市场半壁江山被罗氏和贝克曼·库尔特(丹纳赫)所占据,前四家占据85%的份额。
我国生化诊断市场经过十几年的进口替代进程,国产品牌开疆拓土,包括利德曼、迈瑞、科华、美康、九强、迈克、中生、迪瑞等企业。
2.临床免疫
主题词:发光是主流
2.1 定义及分类
临床免疫诊断包括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胶体金、生化中的免疫比浊和胶乳项目、特种蛋白仪等。狭义临床免疫通常指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分析仪系统是试剂、仪器和分析方法三位一体结合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已经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按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半自动(板式发光 酶免)和全自动(管式发光)两类。
2012年之前,国产品牌大多集中在半自动化板式发光产品领域,到2015年底,拿到化学发光注册证的国产厂家有50家,其中15家是全自动化管式发光,其余均为板式发光。
未来随着成本下降,管式发光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大。
化学发光主要用于诊断肿瘤、甲功、激素、传染病等项目。
2.2 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化学发光90%市场被进口厂家垄断,前4家占80%以上的份额。
化学发光2014年仪器(管式发光)保有量约2万台,新增约5000台
早期化学发光以板式为主,市场占有率前三的国产品牌分别是安图、科美和新波(被铂金埃尔默收购)。
2011年新产业的Maglumi2000是真正意义的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仪,上市后迅速占领市场,目前是国产装机量最多,销售额最大的化学发光厂家,其装机数量在2014年已经赶超罗氏。
主治功能:
化学发光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甲功、激素、传染病的检测。这些常规检测占整个市场金额的60%,占测试量份额的75%-80%。
在中国,这些检测占据市场金额80%的份额,某些套餐的应用广度与国家特点相关,比如药物滥用和药物检测,在欧美使用较广,中国相对较少。
3.血球市场
主题词:较成熟
3.1 简介
国产品牌替代最成功的细分市场
2015年血球中国市场约34亿元,2011-2015年平均增速11%。
希森美康和迈瑞医疗两家独大,占据60%份额。尽管如此,依然有新进入的变革者挑战现有稳定格局。
市场上新出现一些血球捆绑项目,比如全血CRP,仅此一个项目,预计会带来10亿市场空间。作为IVD重要细分市场,建议关注:嘉善嘉斯戴克(迈克生物控股)和帝迈(美康生物13.33%)。
血球产品在临床普及度高,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血细胞计数产品由血细胞分析仪、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血细胞分析仪又叫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仪器、血球计数仪等,是亿元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
血球分析仪通过电阻法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各细胞组分的比例等与血液有关的数据。
20世纪60年代,血球计数是通过人工染色和计数实现的,操作复杂,效率低下,检测精度差,分析参数少,对从业人员要求高,种种劣势限制其在临床检验领域的应用。
1958年库尔特采用电阻率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操作简便的血球计数仪。
3.2 分类
根据血球检测参数的不同分类
3.4 临床血球发展趋势
血球技术与流式细胞仪基本原理一致,但流式细胞仪的性能要求更为精细,在实验室作为科研仪器广泛使用。已经有一些大型高端医院,把流式细胞仪用于临床,分析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来诊断血液疾病。血球检验会朝更自动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一些生化检测项目,如CRP、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这两年来已经与血球检测捆绑进行,一管血即可完成,不需要再单独用血清进行生化检测,仅CRP一个项目,预计能带来10亿的市场空间。
4.分子诊断
主题词:待发展
4.1简介
分子诊断作为近几年的追捧热点,但临床应用尚有局限
分子诊断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与疾病相关的结构蛋白质、酶、抗原抗体和各种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检测。
根据检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核算杂交、PCR扩增、基因芯片、基因测序、质谱等。目前分子诊断已经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血筛、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遗传病、产前诊断、组织分型等领域。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二代测序,全球被Illumina和Life tech垄断,市面上基本无国产仪器。三代测序由于测序准确度的问题还未广泛推广应用,多在研究阶段,但由于其无需PCR,避免了在分子扩增过程中由于扩增偏好性产生的错误,且成本低,通量高,真正做到单分子测序,如能解决准确性和自动化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国内分子诊断应用最广是传染病,占整个分子诊断超过50%市场份额。产前筛查是另一块重要市场,占20%。伴随二胎政策放开,产筛未来会有较大增长空间。
分子诊断中空间最大的是肿瘤早筛,但是目前在临床的应用处于早期,与肿瘤早筛的相关标志物成百上千,特异性是制约该应用的最大因素。
分子诊断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血筛等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分子诊断的认知和需求会越来越多,医疗卫生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诊疗,而是延伸到预防性医学。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分子诊断在个体化精准治疗甚至大消费方面也有广阔前景。
分子诊断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但要警惕精准诊疗的泡沫
分子诊断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对医学诊断有很大贡献。目前在我国分子诊断主要应用是传染病的检测,比如HPV、HBV、HCV、HIV等。在产前筛查应用也相对成熟,如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胎儿外周血游离DNA检测已经逐渐替代羊水穿刺技术。
5.POCT
属于检验的分类,非产品或项目
市场份额分散,行业增速较快,技术日新月异
POCT市场尚未成熟,各厂家市场份额较小,,整体处于量多质次的阶段
由于检验平台方法差异较大,统一检测项目有多种方法,参考范围难以界定,测量结果准确度难以保证,行业也没有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将会较长时间保持混沌分散状态。参考POCT国际巨头Alere的发展历程,行业内并购整合是最高效的发展模式
POCT作为一个相对门槛较低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同时由于POCT市场难以应对其质量进行规范化,无相关行业标准,所以中国市场普遍呈现出量多质次的局面。
POCT市场特点:
1) 市场集中度低:POCT是IVD细分市场中较容易切入的市场之一,普遍规模较小。该领域的佼佼者是深圳国赛(特种蛋白)和南京基蛋(心肌标志物)
2)行业无统一标准
3) 国内检验科对POCT态度不一:
⊙二甲以上医疗机构由于资金雄厚,检验科设备多为进口品牌,常规检测为主,不需要POCT。临床科室使用POCT,会减少检验科的收入,因此限制POCT的广泛使用。
⊙对临床科室来说定量/半定量的POCT产品临床意义重大,而且用量很大。如能采取更合理的利益分成方式,比如由检验科集中管理仪器,临床科室外借,或将推动POCT的发展。
⊙二甲以下基层医院,检验科样本量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型设备的实用性差,因此检验科通常使用POCT产品替代传统检验方法来诊断。由于检测量小,产品分散,这块市场通常不受国际厂家和国内一线品牌公司重视。
这5个细分领域中,技术平台、销售渠道、市场格局、经营状况等差异较大。
国内上市POCT公司有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万孚生物、理邦仪器、乐普医疗等厂家,其他规模以上的未上市公司约20家,如南京基蛋(IPO披露)、武汉明德,深圳瑞莱,深圳国赛,深圳普门,北京热景,石家庄禾柏等。
来源:轻疗域(微信号: meditation-zone)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