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互联网+时代,谁家要没有和“云”扯上关系,谁都不好意思开口,大影像生态链厂商终于在2015年终盘点时陷入集体迷茫,不论是宣布“云战略”还是宣传“云产品”,或是远程会诊政策收费落地,高调背后都掩饰不住行业的恐慌、空虚、寂寞、冷啊%&¥#@!
一夜之间,传统PACS厂商都焦虑了,云存储和云计算带来的技术上好处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和消化,基于免费送软件和盒子、自备电脑或手机的商业模式,在做云计算中心的大佬推动下大行其道——云存储数据服务是我天朝“BAT”、电信、华为、小米等千亿级市值企业的地盘,PACS软件厂商和运营商你们可以做云计算开发和运营增值亿级服务……
于是乎,天空飘来各种云,影像云格局突变,在资本的推动下跨界整合序幕大开,从云计算中心厂商到软件开发商,从医生集团到设备厂商,从耗材厂商到医疗机构,从产业基金到医疗金融公司,从运营商到服务商,各种版本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B2C还是B2B+O2O?
然而,在2016年医疗影像行业大洗牌时代来临了:
预测一:传统PACS厂商崩盘,要么转型要么消失
十年前,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PACS领域曾经一度汇聚了国内数十位高考状元,在大型设备还是“GPS”一统江湖的时代,PACS厂商凭借软件和服务一度占领高端市场,推动了中国医院的信息化进程……然而盈利能力岌岌可危,各路状元纷纷出走……
故事继续,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演变为电脑和服务器价格透明化,PACS软件几乎白菜价,厂商眼巴巴的等着存储维护和保养服务费,一年又一年苦苦熬下去,终于熬到了房地产时代,花边新闻是曾有厂家软件没挣钱,但是北京办事处买的房产和土地倒是增值数千万;
资本泡沫时代,故事又有新版本,拉动内需的四万亿和全国范围内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终于让PACS厂商盈利了,起码是在股市上盈利了;
故事进入云计算时代后,医学影像云来临,花费数百万数千万建的传统PACS被宣布免费,只按数据流量收服务费,这,这,这,买PACS的贷款还没有还完保修费用,还在继续产生新的迭代开销……居然这个行业说免费就免费了?!让院长听到影像云免费消息,肠子都悔青……太不负责了,怎么能说免费就免费呢?连机房维护费用和人员不用医院养了!!!
都免费了,只剩下按数据流量服务和增值服务收费,传统PACS厂商崩盘不可避免,纷纷转型影像云服务或者被挤压到关联胶片、或设备领域……
当今的影像云软件厂商背景大致有以下流派:
1. 云计算中心(互联网+)系——电信、BAT、华为、金山等主动孵化一批新兴从事医疗影像云的企业;
2. 传统IT系——卫生信息化和PACS厂商转型而来,或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背景转型;
3. 设备厂商系——影像设备类生产企业关联影像云企业;
其实不论派系和背景,如果传统PACS企业不加速自身变革,崩盘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大胆设想,经过一番免费大战和兼并重组,能撑到最后的最大可能性是有云计算背景的上市企业——通过跨界整合兼并,凭借其资金实力和“屌丝”背景,经过几轮烧钱免费推广后使行业集中在少数品牌,预计其数量接近做云计算中心的厂家数量,且基本一一对应。
预测二:传统胶片厂商50%-70%倒闭,出现大批“无胶片”医院,电子胶片(或者叫数字化影像)和数字化远程应用更加普及
传统胶片领域四大家族KFAK其实早已在国际市场转型数字化——本质是去胶片化。欧美早已普及医学影像的数字化传播,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去看看欧美的大型医院,数字化传播和数字化阅读已是主流,甚至柯达因为转型过慢而破产,其出售传统胶片业务却在中国市场继续增长,所谓“中国特色”的胶片市场包被诟病,一个利益驱动下的所谓庞大“需求”,还有数十家纸胶片和蓝光胶片替代厂家所谓“创新”……畸形繁荣的中国医疗胶片市场,可能在2016年开始真正的颠覆:
1. 作为检查凭证的功能,传统胶片已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各种高端CT、MRI、PET-CT、四维彩超等设备的应用普及,动辄数百MB容量的临床影像数据(包括其三维、后处理彩色图像,甚至视频)已不能通过几张传统胶片来传递,专业影像医生需要看到完整的基于DICOM传输的数字影像甚至VR图像,而复制光盘和优盘完全没有传播的便捷性……大型影像设备动辄数百万数千万,忙碌的设备使用者也没有时间等待USB接口插上U盘来“loading”;
2. 作为阅读介质的功能,专业性上传统胶片远不如医用竖屏的显示层次,方便性上,传统胶片不如到处都是电脑显示屏、IPAD、手机屏,影像云技术的进步让多屏显示、随时随地成为可能;
3. 作为传输和存储的方式,传统胶片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病人等待时间和护士分工时间;而数字化的DICOM图像,有网络的地方就有传输,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影像云厂商的技术进步为传输和私密性提供了可能,电子胶片(或者叫数字化图像)还促进了远程咨询、诊断业务普及;
4. 作为收费凭证,唯一障碍是基于医疗保险和报销,大部分省份能报销传统胶片不能报销电子胶片费用,政府主管部门也是心中嘹亮,上海已取消传统胶片收费,浙江、北京即将出台政策,靠潜规则生存的传统胶片正在被行政收费手段回归本位;
随着技术的成熟,2016年电子“胶片”必将横空出世,客观分析,以利益瓜葛较少的基层和民营医院可能最为积极,以信息量大的高端检查(比如胎儿四维彩超、三维处理图像、肿瘤图像后处理等等)可能加速抛弃刻录光盘的做法;考虑互联互通和软件厂商平台的兼容性,价高的怕价低,低利润的怕免费送的,预测网络初装费免费+电子胶片按数据流量和增值服务收服务费的模式最终胜出。
技术领先的背后还免不了需要大量经济投入培养用户习惯……但是一场数字化的革命终将无法避免的开始落地!
来源:器械之家 作者:精英主义
为你推荐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启动战略合作 构建数字化肥胖防控新生态
今日(4月7日),全球肥胖症治疗领域领导者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的背景下,双方将依托基于微信平台的“腾讯健康”小程序与...
2025-04-07 17:52

复星雅立峰自研国内首款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狂犬病疫苗上市
次新上市的产品采用无明胶、无右旋糖酐、无抗生素和防腐剂的纯净配方,可以系统性降低接种不良反应风险,填补了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空白。
2025-04-07 16:42

去年亏超9亿,达安基因出现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近日,达安基因发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报显示,其2024年实现营收8 5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 28亿元,同比下降27 76%。
2025-04-07 14:27

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宣布达成药物发现及联合开发合作伙伴关系
近日,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以下简称RedRidge)宣布达成独家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合作进行针对多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BPA)候选药物识别及开发工作。
2025-04-07 14:20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产品描述为适用于16排及以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的进口医用X射线CT球管以及适配以上球管的管芯(包括单独管芯、球管半成品、完整球管等多种形式)。
2025-04-04 23:10

悦唯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投资,加速重症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研发与国产替代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和脉动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加速已获准上市的心脏稳定器等产品的市场推广。
2025-04-03 09:28

海尔盈康一生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创新罕见病可持续公益新生态
本次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诊疗,探讨交流AI赋能全流程防治康体系创新、前沿性生物科技诊疗技术等话题,旨在通过生态联盟的力量推动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星...
2025-04-03 09:11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教授团队携手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在《NPJ digi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2 4)学术期刊发表团队...
文/李林 2025-04-02 10:27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
近日,德国默克医药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及国际市场负责人周虹带领医药健康中国及国际市场管理团队开启了2025年度首次“中国行”。
2025-04-01 17:11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作为新辅助治疗,随后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辅助单药治疗,用于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成年患者。
2025-04-01 14:37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
昨日(3月31日),据“湖北发布”消息,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 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 次,非侵入式脑机...
2025-04-01 11:03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青峰医药下属子公司江西科睿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
2025-04-01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