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编者按:最近1-2年,很多体检机构和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开始出现胶囊内镜的宣传广告,在宣传语中无疑都在强调对传统胃镜的优势,无痛、方便,那么胶囊内镜实际如何呢?
人的消化道,上有口,下有肛门,这种天然的开口对医生观察消化道的病变提供了便利。于是我们有了胃镜、肠镜,可以观察食管、胃、还有结肠的情况。
可是,成年人的消化道有 5-6 米长,一般的胃镜只能看到从食管到十二指肠的一部分,结肠镜只能看到大肠。中间最长的小肠,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可以观察到。
值得庆幸的是,这段我们不容易观察到的小肠,发生癌症的几率也比胃啊、结肠啊要小得多。但是,万一小肠出了问题,医生怎么观察呢?
这时候,一个伟大的发明就出现了:胶囊内镜。
什么是胶囊内镜?
顾名思义,胶囊内镜就是一颗可以拍照的胶囊,再加上一个背在身上的、很轻便的用来接收图像的传输设备。
进行检查的时候,确定设备没有问题后,患者像吃药一样把胶囊吞下去。
1. 这么厉害的胶囊,能干嘛?
胶囊内镜目前主要用于观察小肠的情况,适用于诊断不明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
• 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胃肠镜检查都正常的时候;
• 怀疑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病变等小肠疾病时。
与胃肠镜检查相比,胶囊内镜其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整个检查没有一点痛苦,感觉和吃一粒药没有区别。
2. 吞进去如何取出来?
从入口腔的那一刻起,胶囊内镜会以每秒 2 张的速度拍照,在消化道蠕动的推动下一路走一路拍,图像实时传送至记录仪。
胶囊内镜的电池通常可以持续 6-8 小时,这时,一般情况下,它已经通过小肠,来到大肠,等待随大便排出体外。它的使命也基本结束了。
患者在随后的一两天内排便的时候注意一下,胶囊有没有排出来就好了,但无需回收,因为胶囊内镜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3. 胶囊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 检查前一天需要用安全的泻药清洁肠道,同时晚餐进食流质;
• 检查当日空腹,只需吞服下胶囊即可。胶囊随着胃肠道的蠕动自然前进并拍摄图像。
胶囊内镜和它拍的小肠图片
取代了胃肠镜?
有些人会问,既然胶囊内镜可以从口腔一直拍完小肠,胃肠镜检查又那么痛苦,为什么不用胶囊内镜来代替胃肠镜呢?
其实胶囊内镜也有自身的缺点:
1. 贵
因为胶囊内镜是一次性用品,没有传播各种病原体的可能。但同时也意味着价格不菲,就目前来讲,国内进行胶囊内镜的价格,大约在 5000-10000 元。
2. 看不全
这是胶囊内镜最重要的缺点。
在消化道内的运动是被动的,比如在食管内,随着吞咽胶囊内镜在几秒内就会通过食管,到达胃里,所以它对食管的观察是非常不可靠的。在胃里也是,胃像一个布袋一样,胶囊内镜在里面完全随着胃的蠕动而运动,很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盲区,目前,胶囊内镜只能观察到胃里 20%-30% 的区域。
至于肠镜,主要是用来观察结肠,大部分的胶囊内镜在使用时间内只能到达结肠的开始部位,对结肠的观察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胶囊内镜在胃和结肠检查中扮演的角色还只是随带看一眼胃和结肠,要是有很明显的病变也能发现,但总体来说漏检率还是比较高,达不到临床应用的要求。
所以,胶囊内镜目前是不能替代传统胃肠镜检查的。
3. 不能取活检
这也是重要的缺点。
当胃肠镜检查发现病变时,检查者通过活检钳,取病变的组织来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胶囊内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4. 风险
由于胶囊内镜的运动完全是被动的,当消化道内有结构异常,比如大的溃疡、或者肠壁向外突出形成憩室时,胶囊内镜很可能会卡在溃疡或憩室当中出不来,这时候,就要依靠其他手段比如传统内镜甚至手术来取出胶囊内镜。
另外还有一些病人是不合适做胶囊内镜的:例如结肠癌导致肠腔狭窄、克罗恩病合并回盲部狭窄的病人,胶囊内镜有卡在病变狭窄部位无法通过的风险。
胶囊内镜的未来
作为一项无痛苦、易操作的检查手段,胶囊内镜一直在不断的发展,随着它的一些缺点也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一项项被克服。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会出现能够控制运行方向、并且能够取活检的胶囊内镜,可以替代胃肠镜检查。
到时候,可能病人在家里就能完成对全消化道的内镜检查。科技,会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医疗。
医谷+
磁控胶囊内镜
文/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内窥镜中心主任夏璐
在消化科门诊,常常有因各种不适而被医师建议做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很多人往往“谈镜色变”拒绝检查,甚至有人已经预约检查,但到了检查室门口因畏惧检查过程比较痛苦而临阵脱逃。
众所周知,传统的插入式胃镜和肠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只听到名字就让人直冒冷汗,检查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也让部分受检者难以忍受,导致不少病人对这项检查说“No”。现在的无痛胃镜和肠镜通过静脉麻醉,使病人在检查时处于睡眠状态以达到无痛无不适的目的,但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麻醉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必须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使内镜检查不再痛苦,又不用面临可能出现的麻醉意外?令人欣喜的是,新近的磁控胶囊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既往的胶囊内镜是一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当受检者吞下这粒胶囊后,它能够借助消化道蠕动在消化道内运动并实时、动态地拍摄图像,使医生了解受检者的消化道情况,检查完成后胶囊会顺着胃肠道自然排出体外,但它的缺点是运动仅受重力及胃肠自然蠕动影响,不能人为控制胶囊的运动及走向,因此可能错过许多重要部位的观察及对可疑部位的重点探查,而胃腔由于其结构部位的特殊性也不适合以往胶囊内镜的检查,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疑似小肠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磁控胶囊内镜,顾名思义,是可以通过磁场控制其运动的胶囊内镜,简单来说其原理就与拿吸铁石吸引带磁性的物体运动一样,临床医师在受检者周围施加磁场并通过操纵磁场的旋转与平移驱动带磁矩的胶囊在人体消化道系统内运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控制胶囊内镜的运动轨迹,使医生能够从各个方向全面观察胃肠道,减少死角。如果普通胶囊内镜只是一艘随波漂流的小木船,那么,当这艘小木船有了舵和发动机后它就成了磁控胶囊内镜,我们能够驾驶它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而不是让它随波逐流,故又称之为“巡航式胶囊内镜”。
你可能会问,这种磁控胶囊内镜较传统内镜而言,优势在哪里?磁控胶囊内镜与我们平常服用的感冒药等胶囊相比略大,检查时只需轻松吞下一粒小小的胶囊,这个步骤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不适,随后它便能在医生的控制下由磁场驱动在胃肠道内完成平移、跳跃、旋转、倾斜等动作,能全方位观察,将胃肠道看得清清楚楚,这使得磁控胶囊内镜的应用得以从小肠扩展到胃部,并且现有的临床试验证明它的检查效果与传统胃镜相当。
此外,它还具有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无交叉感染、检查过程无痛、无创,也无需麻醉的优点,并且与以往胶囊内镜相比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它的出现有望提供一种新的胃部检查方式,成为胃肠道疾病的最新筛查手段,将使以往被视作“噩梦”的内镜检查不再痛苦。
磁控胶囊内镜还具有独特的定位功能。这种定位功能有别于X光定位技术,它是一种专有的磁感应技术,不存在辐射。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不再需要通过腹部X光平片来确认病灶的位置,可以随时检测胶囊是否滞留于体内,受检者不再需要时刻紧张地关注便器内的动态了。
关于这项检查安全性的问题,目前研究显示,迄今为止的上千例临床应用中尚未出现不良事件。虽然理论上的确有发生胶囊滞留的可能,但通过严格排查禁忌症,一般均能避免。随着医师及患者对此项技术认知的提高及检查的推广应用,将有更多有上消化道不适或需胃部病灶筛查的患者从中受益。
来源:丁香医生 作者: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