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企业服务与医疗结合会得出什么?前方已经有东软、西门子、GE,以及一大批HIS厂商为“岛屿型创业”探路,后期不仅大体量玩家们开始谋求拓展,从孤岛走向互联,更有像微云影像这样的高能技术流,实现医学影像的展示移动化、查阅碎片化和操作高速化。
用通俗的话来讲,微云将原来医院专有系统中的CT、X光等医学影像内容通过自身技术压缩并传输到云端,满足医生查阅、诊断等需求,同时也帮助用户实现会诊、二次诊断和自我病历管理,且实现秒速查阅与载入。
在展示上,微云使用H5页面来实现,电脑和手机端都可以查阅,web端主要用作精确诊断,手机端适合做预判。包含功能有:改变序列内图像布局、调整窗宽窗位、放大缩小、反片、播放等。
影像也会分为有损和无损两种,相对来说,有损和无损大小上虽有很大差异,但从手机端来看视觉差异不大。
这些功能与操作看上去似乎极其简单,但事实上医学影像存储和应用经历了较复杂的变革,微云更是从存储、传输到展示三方面做了很大变革。要讲清楚这个故事,首先,要从PACS系统开始说起。
根据百度的说法,PACS系统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缩写,意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其中,DICOM是较为普遍的接口方式,自身有着特殊的格式和协议。于是,医院大多都会花费较大成本来购买、维护自身的PACS系统,甚至有一位专门的“网管”——PACS工程师。
刚开始,这些影像并不具备任何流动性,只通过NAS存储在医院内系统里,医生想要调取的时候,要在特殊网络内看,图下载到本地再转换,甚至需要专业的医学屏。毕竟,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素材之一(其他还包括视频、组织切片等),对精度和质量要求甚高,且病人隐私也非常重要。另外,医院更不愿意将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分享给“非亲”医院。
面对这样的局面,卫生局和其他机构都有牵头,在市级或区级中心建立区域影像中心,类似于医疗影像的备份中心,里面会有专门医生来输出报告。但缺点是,医生始终不能在除医疗系统外的场景下查看影像。且因为数据量大,比如一组片子两三百张,大小在500M或以上,对带宽要求高,传输慢,在本地查看时速度也较慢。
当遇到会诊复查等需求时,医院就会将图通过PACS系统推送到互联网会诊中心,再推送至目标医院系统里,这些推送多数只发生在大的三甲医院与小的县级医院之间。
不论是以上哪一种,病人都无法将自己的影像数据方便带出。
幸运的是,很多团队看到了H5页面的展示方便性和移动性,并且将PACS显示成功转化为H5页面,而微云在这些团队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优化:
从存储角度来说,微云将传统NAS存储改变为云存储和云计算,提高大数据存储能力。影像生成后迅速压缩存储,再通过网络看的时候,利用CDN加速,网络访问透明,平均loading速度在五秒以内。
到了传输阶段,压缩技术也很关键,目前无损影像可以做到源文件的二分之一大小,而有损的则为十分之一甚至到三十分之一。团队还科普了下,做的比较好的压缩产品,会在有损时将肉眼无法识别的精度高区域省掉,增强效果。
到了展示的阶段,现有H5都是基于Canvas绘图能力来做,基于javascript做计算。但团队发现,基于浏览器本身接口做计算,可以将窗宽窗位调整等操作锁定在毫秒内,但遇到低版本的IE,以及部分的安卓手机,暂时只能使用兼容模式,iOS没有问题。
用户可以管理并且转出自己的影像资料,支持生成链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分享。
在技术上的探索创新,让微云成为医院系统和互联网医疗团队之间的强大枢纽,为需要影像诊断的创业团队提供第三方技术和方案支持。
在团队看来,潜在合作伙伴有三类:
1.以垂直社交和社区为主的移动医疗产品;
2.有强烈病历分享、讨论和学术研究需求的产品;
3.有会诊、复诊、随诊等需求的产品。
目前已经合作了一家远程会诊服务提供商。虽说是企业服务,但团队并不打算初期直接走入医院系统,相对成本高,需要的资源也多,不过在后期会考虑签约一些体检机构和中小医院。
团队有5人左右,创始人都曾做过10年以上PACS系统研发工作,正在寻求洽谈伙伴和天使轮融资。
再科普下,传统的PACS厂商有GE、飞利浦、西门子,国内有华海、东软等,有H5方案的厂商有海纳医信,H5开源DCM4CHE的oviyam,cornerstone等。
来源:36氪 作者:L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