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编者按:3月17日,迪安诊断发布了其2014年年报,以下为一位投资人士对于迪安诊断业绩的解读。
年报一开头就是董事长的一篇抒情散文,看得我汗毛竖起。节选标题和结尾,大家感受一下:虚心:梦想源于变革;立根:梦想立于战略;抱节:梦想精于融合;持志:梦想耀于再启程。我们有希望延伸迪安梦,因为这个梦想聚焦人类的健康,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保持初心,记得当初出发的理由;保持健康,这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保持梦想,因为我们就是梦想!十年前,我们为梦想而来,十年后,我们为梦想再启程!
来看公司的2014年总结
2014年公司营收13.35亿,同比增长31.5%,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44.7%。基本符合业绩快报,也落在业绩预告的上限区间。同时公司公告2015年1季度净利润增速为25%-45%,增速出现下滑(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诊断服务业务收入达8.3亿,其中医学诊断服务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35.21%,而司法鉴定业务较去年略有下降;各连锁实验室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速发展,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成熟市场仍保持了30%左右的增速;各培育期实验室扭亏或减亏使现阶段盈利能力扩大,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持新区域的扩张与新实验室的培育。医学诊断外包服务整体较上年同期增长35.21%。
稍微拆分一下公司的业务:
1.继续“跑马圈地+精耕细作”的扩张策略,新建完昆明、昆山、天津、长沙实验室开业运营,通过投资控股整合甘肃地区唯实验室,全国网络已扩展至西南、西北地区,并逐步形成以大区为核心的分布式运营模式,公司也完成了控股、参股子公司的股权回购,重庆迪安、北京迪安成为全资子公司,山西迪安成为控股子公司;同时启动四家新实验室的筹建,确保了15年的扩张策略延续落地。截止期末,公司已建或在建实验室网点超过20家。
2.运营管理中心继续向全国推广复制,该类业务模式的收入贡献已超过1亿元。公司通过输出标准化运营管理、利用集中采购成本优势、专业技术优势与医疗信息化资源共享,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提质增效,推动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公司前期通过标杆客户的建设与运营,如在瓯海、江北等区域共建临检中心,与衢化、康宁以及济民医院等检验科整体运营管理合作,该类合作模式逐渐成熟并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
3.CRO业务,暂时并无太大贡献,但未来前景很好。报告期内公司获得CAP、ISO15189、NGSP-level1资质,依托上海实验室成为“综合诊断平台+CRO临床中心实验室”,定位为服务于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心实验室和服务于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心实验室;随着CFDA对新药临床研究质量要求的提高、个体化用药开发与治疗的日益升温,公司积极与国内外各大药厂、全球多中心实验室、各类癌症专业委员会顶级专家或意见领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配合进行靶向治疗药物的基因诊断产品设计、报证注册、临床测试、疗效跟踪与患者教育。
4.司法鉴定业务,涵盖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病理、法医毒物、痕迹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等。公司在2014年开拓与公安共建DNA数据库业务;通过引进高端鉴定专家,建立特色鉴定学科,比如图像鉴定类,是省内唯一能够高水平独立展开声像检验、视频图像鉴定项目的鉴定机构,鉴定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已经为广大公安基层警队、派出所侦办案件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视频图像鉴定证据,多次用科技还原了事实真相。从收入的角度看,司法鉴定业务在2014年下滑,这个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太强,我持中性的态度。
5.诊断产品业务方面,同比增长26.8%,拉低了整体收入增幅,主要是代理商调整影响。未来公司的诊断产品生产平台将继续建设,将搭建诊断产品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现代化冷链物流仓储基地,提升大供应链服务能力。
6.之前几期财报跟踪的时候也谈过公司和韩国公司的合作项目:1.设立香港迪安,启动海外投资平台建设与运营。与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集团--韩国SV Investment(株)合作,双方共同投资设立“迪安医疗大健康产业基金”,通过投资合作支持培育在韩国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医疗健康服务企业或具有独特性或竞争性产品的生物技术企业,通过搭建中韩两国医疗大健康企业战略合作平台与中韩技术专家的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索与研究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以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主要目的是以投资驱动诊断产业细分领域的快速整合。
7.健康体检业务尚处于培育期。此前也说过了,公司与韩国SCL集团合资设立的韩诺健康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试运营,以个性化产品设计、星级客户服务与先进诊断技术为特色,定位中高端人群,目前平均客单价在1400元/人次左右,目前累计实现收入336万元。目前韩诺健康已建立了可容纳100人/天的流程体系与健康管理延伸服务。后续韩诺健康将继续在内窥镜、肿瘤早期筛查、免疫系统疾病、功能医学以及抗衰老等方面扩大项目特色,利用自行开发的慢病管理APP平台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与实施健康管理追踪咨询服务;搭建链接国内外高端医院的绿色快速转诊平台,实现预防与治疗全程服务的健康管理模式。
公司将择机实施健康体检连锁扩张战略,意在进军高端健康管理。不过我并不是很看好这项业务的进展。
8.最大的看点还是公司开展的精确医疗项目——基因检测。
公司与国内优生遗传检测领域领军企业博圣生物启动战略合作。博圣生物作为“出生缺陷防控”全套技术解决方案的专业性公司,拥有与产前诊断筛查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丰富的合作资源以及妇幼保健医疗机构网络,双方合作将进一步进行区域资源与业务渠道对接,共同完善基于免疫学技术、串联质谱技术、二代基因测序或基因芯片技术与遗传病诊断技术等多层次技术平台,实现诊断业务链融合与服务体系的高度嫁接,全面渗透大妇幼健康领域。
这也使得公司搭上了基因检测的概念,股价短期大幅上涨。
9.公司还组建生命科学研究院,针对重大疾病、常见疾病、特殊疾病,选择性确立有特色、创新性的课题,进行持续稳定的科研攻关;公司搭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平台,如:二代测序技术平台、数字PCR技术平台、质谱分析技术平台、分子病理技术平台、CTC分析技术平台、TfDNA分析技术平台等。此外,在相关领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数据诠释方面也同时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目前集中研究和开发的领域包括:微生物快速诊断领域,与药物基因组相关的个体化用药和治疗监测领域,肿瘤、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及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及风险筛查、肿瘤个性化治疗领域,染色体非整倍体、缺失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领域,传染性疾病诊断领域,已经设计出多达上百种疾病的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或SNP改变。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延伸至人类健康的筛查与体检、重大疾病的预警与诊断和公众分子基因档案的建立等领域,为疾病预警、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及疾病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看来正如董事长年报开篇的序言,公司意在为人类发展作贡献……而我到不关心这些虚的,关键是看未来做得怎么样,步子太大很容易扯到蛋。
10.迪安诊断四季度公告定增10亿补充流动现金,这也很好理解,并购需要钱(这也隐含着公司和韩国共同成立的并购基金有项目了)。这10亿的定增基本被内部消化了:董事长陈海斌5.8亿+迪安控股1.93亿+迪安员工持股平台1.16亿。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疾病为导向,提供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导的整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1300项常规检测项目,以此为基础,公司建立了各类特色学科群,形成基于临床路径或疾病特征的整体化解决方案,重点疾病诊断平台包括:血液病、糖尿病、肿瘤、免疫性疾病、大遗传、大病理诊断等平台,汇集包括John Hopkins、MD Anderson等众多具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专家与各疾病领域的专家,通过平台混搭、流程贯通、优化组合与互补,有利于全方位的诊断、全面的疾病筛查,创新性的建立疾病诊断新模式,已完成开发或正在开发的诊断产品有涉及500多个易感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肿瘤基因诊断组合等。
2014年,是公司进入独立实验室行业转型发展十年,也是公司谋划“大健康”产业平台的战略布局之年。公司立足医学诊断核心主业,布局覆盖医学诊断外包服务、诊断产品生产与销售、健康管理以及其他第三方检验检测等健康产业链相关的业务板块。
财报解读
2014年公司营收13.35亿,同比增长31.5%,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44.7%。其中第四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至21.7%,净利润增速保持在46.9%。
公司毛利相对稳定,2014年出现小幅下滑(迪安的毛利率下降是因为公司今年价格战特别厉害,不过目前看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因为迪安通过价格战跟执行力牺牲了一点毛利率但是快速扩大了市场份额,现在整个行业竞争优势越来越向迪安倾斜,迪安以前是行业第三,按这么发展下去有十分大的可能会超越前两家),不过公司的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0.71个百分点(主要是三费的增速低于营收),这也是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的原因。
公司的ROE不断上升,2014年末为19.57%,同比去年增加3.83个百分点。在资产周转率小幅提升的基础上,ROE大幅提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的提升,从27.32%提升至36.7%。
公司的应收款同比增长41.75%至3.75亿,高于营收增速,存货同比增长24%,控制相对较好。年末经营净现金流为1.18亿,同比增长56.35%,很不错!速动比为2,流动比为1.78,优秀。
公司研发投入逐年提升,从3.2%提升至4.27%。研发技术人员占比42.4%!
公司一如既往地承担医学、检验行业的继续教育项目,如:国家级Ⅰ类学分继续教育项目《现代实验室自动化分析与质量管理》学习班等,及时向检验医生与临床医生传递前沿的医学诊治理论与发展趋势,定期举办各专项技术的交流研讨会,参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近100次。
目前公司2014的PE为135倍……这估值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我肯定不会买了。2013年底就开始强烈看好迪安,但一直没有跌倒我心里的“好价格”,唉,只能怪自己发现的太晚了。
最后多说几句,迪安的管理层真的“很懂”资本运作,什么热门做什么,比如之前CRO热,他做CRO,体检行业热,它与韩诺合资做高端体检,而现在精确医疗热,公司开始搞基因测序。不过我认为公司的CRO和司法检测基本没前途,因为隔行如隔山,而体检短期也很难盈利,因为利润率很低,司法检测是公益性质。
而至于基因测序,我觉得短期是必然看不到很大的利润,这是一个10年乃至20年的布局,但现在的趋势就是第三方实验和外包检测都会把基因检测作为必备项目,所以迪安不可能不做。而公司收购的博圣确实也是非常不错的标的,拥有全国三甲妇幼医院的渠道优势,毕竟现在基因检测在产前基因筛查方面发展的很好,利润点也很高。
简单介绍一下产前基因筛查。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我国过去10年间每年新出生人口基本稳定在1600-1800万左右,随着2014年国家卫计委正式放开单独二胎政策,预计未来5年将新增出生人口100~150万左右。目前全国传统血清学筛查率仅为22~25%左右,产前诊断能力严重不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以常规4 种疾病为主,覆盖水平低,平均每个出生人口用于出生缺陷干预的费用不足100元。未来五年,以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和串联质谱为主的高、新技术平台的迅速推广将大大提升筛查和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大幅降低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率;同时全国范围的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筛查率也将大幅提高;以遗传风险检测和流产组织物鉴定为代表的婚前与孕前筛查手段将进一步得到普及,尽早的预知出生缺陷风险。保守估计,婚前及孕前筛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市场在未来5年具备发展成百亿级市场的潜力,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市场容量在未来5年也将超20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来源:摩尔金融 作者:价值at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