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低廉的便携式高质量超声波设备可以使医生最常用的成像技术为更多人所用。
企业家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thberg)正在着手研究开发一款新的扫描仪,只有苹果手机大小,却能够用3D图像技术栩栩如生地扫描出人体内部构造。
罗森伯格表示,他已经筹措到1亿美元的融资来打造一个新的医学成像设备,在未来这个设备几乎可能和听诊器一样便宜,而且还可以使医生们的问诊更加有效率。根据专利文献,这项技术依赖于一种新型超声波芯片,最终可能通过它来用热力来摧毁癌细胞,或者向大脑细胞传送信息。
罗森伯格很善于将半导体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他先后创办又出售了两家DNA测序公司,454和Ion Torrent Systems,从而收获5亿美元。这笔利润足以让这个不讲究穿着的富翁开着名为Gene Machine 的游艇在大海里遨游以及研究一些高深的兴趣爱好,例如对数学天才的基因进行测序。
目前,成像系统由Butterfly Network进行开发,这是一家创办了三年的公司,也是少数几个极具优势的公司之一,罗森伯格认为它将来可以脱离4Combinator独立融资,4Combinator是罗森伯格创立的孵化器,用于创建和投资将医学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科学(称为深度学习)相结合的公司。
罗森伯格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Butterfly公司当前研发的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甚至连设备的外观也被严格保密。“产品的所有细节我们会在产品上市的时候一并公布,也就是18个月之后,”他说。但是罗森伯格保证这款设备一定会尽可能小巧,价格为几百美元,可与手机连接,并且可以诊断乳腺癌或胎儿成像。
根据Butterfly在一份专利申请报告中的描述,它旨在开发一款简洁且多功能的新型超声波扫描仪,可以创建实时三维立体图像。把仪器放到用户腰部,就可以像透过玻璃窗一样观察腹腔内部结构。
Butterfly Network向专利局提交的小型3D超声波成像装置的概念图。
有了由罗森伯格和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德国Aeris Capital在内的投资者提供的大量资金,Butterfly将全部精力放在新兴技术领域——将超声波发射器连同电路和处理器一起嵌入半导体晶片上。这样的设备被称为“电容器微超声波转换器”,简称CMUT。
目前,大多数超声波检测仪都是使用小型压电晶体或者陶瓷来发射和接收声波。但是连接这些零部件需要特别严密,然后再通过电缆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盒子处理信号。如果有技术能将超声波元件直接集成到计算机的芯片上,那么就可以大批量地生产这样的装置,并且可以与软件结合更加容易地生成精确的3D图像。
“ 人们一直在设想这样的产品,只是怎样实现并且投入到商业应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使用最多的超声波,例如检查孕妇肚子里有胎儿,找出软组织例如肝脏中的肿瘤,还可以用声波使细胞温度升高来治疗前列腺癌。
超声波微芯片的想法可以追溯至1994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布图鲁斯·胡里-阿古柏(Butrus Khuri-Yakub)(罗森伯格公司的顾问)制出了第一个超声波微芯片,虽然包括通用和菲利浦在内的公司用了十年的时间想使之商业化,但是由于功能不稳定和制造困难,最后都失败了。
“人们一直在设想这样的产品,只是怎样实现并且投入到商业应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理查德·普兹贝拉(Richard Przybyla)说道,他是加利福尼亚伯克利Chirp Microsystems 公司电路设计主管,这家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可让计算机识别人类姿势的超声波系统。“也许大量的投资和一个专业的团队是实现人们一直以来的设想的关键。”
罗森伯格对超声波技术产生兴趣完全是因为他的大女儿,她现有已是一名大学生了,她患有结节状硬化症,这种疾病会导致癫痫的发作以及引发肾脏恶性囊肿的生成。因此,在2011年,罗森伯格赞助担保了一项在辛辛那提进行的实验,研究是否可以采用高强度的超声波脉冲加热破坏肾脏肿瘤。
这项研究后来启发了罗森伯格,他看到研究中的整个设备包括一个观察肿瘤的核磁共振仪,以及一个加热破坏肿瘤的超声波探头。这套设备不仅昂贵且效率低下,就像“一台激光打印机连续工作8天,然后打印出来的画面就你是小孩的蜡笔画。”他希望开发出一款便宜、快速、精确的设备来取代这个价值600万美元的笨重机器。
罗森伯格声称,他有Butterfly技术的“秘密武器”,但他不会公布出来。但他透露,这个秘密武器具有智能设备的功能,其电路设计可以解决CMUT技术所面临的物理局限性和制造问题。
Butterfly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内华达·桑奇兹(Nevada Sánchez)曾帮助天文学家设计了一种成本非常低的射电望远镜,它的信号处理方式就是蝴蝶网络(butterfly network),这就是这个公司名字的由来。格雷格·哈尔瓦特(Greg Charvat)也是Butterfly的合作伙伴,他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即使隔着厚厚的墙也能看到人体内部器官的雷达。
4Combinator的总部坐落在康涅狄格的吉尔福德,哈尔瓦特和桑奇兹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示了用原型芯片拍摄的一副一枚一分硬币照片,你可清楚地看见硬币上的字母和数字。哈尔瓦特解释到:“随着芯片制造产业的发展和雷达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更大胆地想象未来,把分辨率从毫米精确到微米甚至更小。”
超声波的工作原理是发出声音和捕获回音。超声波还可以生成一束能量集中的声波,集成了超声波芯片的设备最终可以用来治疗肿瘤。再小一点的设备可以用来给大脑传送信息(最新的发现表明神经元可以被超声波激活。)“我认为,它能帮助人们更快速地辨识疾病,尤其在时间紧迫的时候,这项技术可以使医生事半功倍。”
罗森伯格说,他的首要目标是降低成像系统的市场价格,即使是最贫穷地区的人们也可以用上这种设备。他表示,这种设备的关键在于软件,包括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开发的技术,通过提取大量图像和关键特征来实现自动诊断。
“我们希望这个扫描仪能够像iPhone的‘全景拍照’功能一样工作,”罗森伯格说,他指的是一种智能手机功能,可以让拍摄者移动拍摄全景,自动合成一幅图像。罗森伯格表示,除了能够识别目标(身体器官,例如胎儿)和帮助使用者找到特定的器官之外,该仪器还能够结合相关的软件初步诊断病情。
“当我们有成千上万的照片做参考依据时,我认为,人们就可以更快速地辨识疾病。尤其在时间紧迫的时候,这项技术可以使医生事半功倍,”罗森伯格说,“我有信心这项技术必能实现。”
罗森伯格说,他的孵化器除Butterfly外已经创建三家公司,他给予每家公司500万美金至2000万美金的基础资金。其中包括研究结节性硬化症治疗的生物公司Lam Therapeutics;尚未公布开发何种技术的初创公司Hyperfine Research;以及一家未命名的公司。
来源:MIT科技评论 作者:Yiyi
为你推荐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