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资源分布不均,国产检测产品夹缝中生存,我们的问题是,未来还是这种玩法吗?这篇文章,主要帮助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传统体外诊断企业的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大家可能最先考虑的是市场占有率,所以拼命找代理、签经销协议,然后压货,资金入账。无可厚非,要去组织一支销售团队,前期的投入太大,效果也很难保证,不分销,可能客户都已经买竞争对手的了,风险太大。后期的问题也很多,客户回款、物流配送也会很麻烦,诸如此类的问题让经销商去解决,这样,渠道销售就是一个合理的存在。
一个外资企业的某一片区域,2011年销售额到2013年每年增长率40%,2014年75%负增长。global的高层表示无法理解,实际情况是:连续几年的压货到2014年货已经压不动了,仓库全是货,好几千万,可以卖个两三年。加上今年经济低迷,货又卖不动,很多Forecast没有实现。有人认为,这一行已经走到尽头了。
成也萧何败萧何,原先渠道销售的优势正在快速消失。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最直接地到达客户手里,销售价也是出厂价。为什么要通过代理?客户要承担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贴资、转运费、培训费一大堆?有人想把这些费用砍掉,客户为什么不欣然接受?说到物流,淘宝一个配送中心就解决了每天配送货件成千万计、区域跨度大的问题。让经销商做物流,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很多货效期短没人要烂在仓库里,碰到紧急调货的还要跑香港当水军。
互联网思维:如何把产品以出厂价格最直接到达客户手里?
要先区别开价格和价值。销售们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产品价值的重要性,只有客户承认了价值后,再沟通价格的问题。以前公司开销售会议,有一位业务员说,竞争对手比我们价格便宜多了,我们没有竞争力。领导说,公司在中国已经30年了,产品一直比别人贵,按你这个说法,我们早就倒闭了。所以,一个合格的业务员并不担心价格贵,而重在突出产品的价值,再贵的东西都有人买。我认为,同质化的产品,如价格有优势,很多机会就可以把握住。厂家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产品,同样的价格,在欧洲可以卖的很好,在中国就不行,原因在哪里?劳动力成本!很多企业做预算,领导要求质量经理做个成本核算表出来,算了半天,买一台自动化仪器的价格是A,雇两个人用手工方法检测的成本是B,结果A是B的5倍,要用五年的时间才能赚回来,太亏了!在欧洲两年不到。不是说价值很重要吗?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都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对很多人来说,价格就是决定因素。这一部分客户叫企业,不是政府,也不是医院。所以,低价所能争取到的是更大范围的客户。要降价格,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经销转直销,然后是怎么做物流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做物流,问题是怎么做“九块九包邮”那么有竞争力。互联网的C2B模式,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先预估,配送中心要根据预估来确定储备情况,非常成功,这家经销商做了十多年了,客户很认可,关系很融洽。
羊毛出在狗身上,让驴买单
公司喜欢把一个设备的初始价格定得很高,耗材很低,仪器根本卖不动,客户根本没机会体会到耗材的实惠。公司有一个服务产品叫“流程优化”,价格也贵的吓人,无人问津。高价低卖,低价高卖,羊毛出在狗身上,让驴买单,这也是互联网思维,可以借鉴。检测这一行,服务很重要,不是一锤子买卖,东西越大越贵越要强调服务,把服务当做一项强项发展。诊断行业可以拼价格、拼模式,但是有些东西改变不了,这个东西可以成为优势。公司要求代理商有售后服务团队,但是也要求代理商每签一笔售后服务订单都要向其报备,有一天公司直销了,售后服务系统这个优势也会跟着做起来。
差不多饱和了
很多资深业务员觉得这个行业的客户已经做尽了,差不多饱和了。互联网迭代思维说明用户的需求快速变化,电商要做到快速失败,廉价失败,所以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周最佳前十产品”、“月最佳前十产品”,永远有卖不完的东西。实际上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每个人都有危机感,每个行业都有危机感。很多人的错误在于用己知否认他知。船小易掉头,经销商是最灵活的单位,只要掌握了客户,把握了客户需求,即使厂家直销了,也会围着你转,仪器卖不动,卖耗材,耗材卖不动,卖服务,服务卖不好,做物流,一样东西要是做到极致就不会衰退,关键在于会变。事实上,厂家也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解决方案,全奔着全面解决方案去,大船也要掉头。
不能让客户当哑巴
体外诊断行业不是让大家去评论产品的好坏,而是要建立学习探讨的平台,让同行之间围绕一个方法或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很多客户相信,好产品不是靠销售员说出来的,而是靠同行、专家品出来的,同行以及专家们的意见往往成为决策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样做对这个行业才会更健康,行业才会更进步。
来源: 医学仪器与试剂-医学检验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