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该蓝皮书中的投融资专题,是基于对全国范围内约150家民营医院及部分考虑转制的公立医院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得来的。
调查及分析发现,受社会办医势头强劲的整体环境影响,民营医院对未来业务发展有各类强烈的融资需求,具体资金量取决于医院规模及所处发展阶段。在融资渠道选择方面,传统渠道(银行贷款)仍为主流选择,对股权融资等多元化途径也有尝试意愿。面对越来越多的股权与债权投资者们,民营医院希望投资者能在提供资金的基础上,为医院带来更多具有协同效应的资源。其中,人才、管理及土地是医院最关注的附加值。
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需求
在民营医院未来发展规划中,融资需求大多体现在三大领域:引进新项目技术及大型医疗设备,扩张现有院区,以及新建院区(包括异地新建、合作建院等)。
添加大型设备的资金需求
调查发现,投资规模大于3000万元的医疗机构几乎全部表达了对于新添置医疗设备的需求。医疗设备投资往往针对资金规模需求有限的机构。设备投资资金缺口未来3年内平均每家医院在2000万元左右,占年营业收入6%左右。其中大型民营医院(投资1亿元以上)会相应需要更多设备资金投入,3年内平均每家医院需求在6000万元左右,占年营业收入的7%左右。
眼科、牙科、骨科等专科医院在添置医疗设备上未来三年的资金需求略有不同。其中,眼科对设备投资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专科,牙科也有一定资金需求,骨科对设备投资需求相对较少。
院区扩建的资金需求
对于一些发展运营情况良好的民营医院,由于现有院区不能支持目前的运营与病人量,不少民营医院计划在现有院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但这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现有院区规划土地使用面积的限制。
在所有受访的医院中,有扩建资金需求的比例约为60%~70%,其中大多数是利用目前空余的土地支持扩建规划。年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的中型民营医院,扩建资金需求一般在5000万元左右。而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民营医院,未来3年平均每家医院对扩建的资金需求则可达2亿元~3亿元。
新建医院的资金需求
在调研的样本中,各类规模的民营医院均表现出对新建医院的强烈兴趣。同时民营医院市场整体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使得不少医院逐步考虑在扩张与新建的发展中求生存。不少中小规模的民营医院院长表示,会关注一些潜力较好,关注度较高的专科作为新建医院的方向。如安徽淮南一家180张床的一级综合医院,计划在当地新建一所三级脑专科医院,正多方考察寻求资金支持。
新建医院在所有对资金的需求中是投资规模最大的一类,新建医院的资金需求规模往往与民营医院现有的规模相关性很高。大于1亿元营业收入规模的民营医院,3年内对新建医院的整体资金需求平均高达6亿多元,其中包括了土地购买、院区建设、设备添置等各种投入。
对资本外附加值期望有时超过资金
人才、管理及土地是医院最关注的附加值。民营医院对于这些附加值的要求,有时会超过其对于资金的需求。
人才:一方面,能为民营医院带来人才资源的投资者往往最受医院管理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和投资方也可以共同探索多元化的人才获取方式,例如和公立医院合作,PPP模式等。
管理能力:投资者能为医院带来具有国际标准的医院管理经验,例如JCI认证与流程管理等,从而帮助医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成本管理,可以使投资更具有吸引力。
土地资源:具备一定政府资源与协调能力,能够帮助民营医院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者,也是具有吸引力的。
银行贷款仍是最常用融资渠道
在所有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仍然是最常用的融资渠道,对于股权融资、融资租赁以及民间借贷等也有小部分医院曾进行尝试,这其中与不同融资渠道对民营医院逐步放开的速度不无关系,但也显示出民营医院对于不同渠道融资的方案有尝试意愿。
虽然有过股权融资经验的民营医院目前来看比例较少,但受到社会资本办医热潮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有43%接受调研的医院对股权投资表示出兴趣,其中专科医院兴趣最为浓厚,有69%的专科医院表示愿意考虑,综合医院该比例为38%,而诊所对于股权投资的意愿相对较低,仅为14%。连锁专科医院的扩张模式及其带来的资金需求,往往是该类型医院对于股权投资兴趣旺盛的主要驱动因素。
对不同融资渠道,民营医院有着不同的偏好,自身实力、融资成本及医院拥有者对控制权的想法,对渠道选择有很大关联。
自身资金实力:民营医院资金多数来源于自身运营利润,利润率一般在10%~25%左右,并不能支持医院扩建时的大量资金需求。对于规模较大且自身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民营医院来说,如果维持内生增长,那么银行贷款以及自筹资金足以填补资金缺口,且风险及难度相对较小,规模大于1亿的医院几乎全部都尝试过银行贷款。这类大型医院,往往在其扩张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过大且银行贷款不足或利息压力过大时,才会考虑与股权投资者的合作。当然,也有一部分成熟医院由于股东寻求退出,考虑股权融资。
医院控制权:特别是一些从小诊所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民营医院,在股权融资的机会面前,往往不愿意失去医院的实际控制权。
融资成本: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多数民营医院在银行贷款中会遇到不能抵押、贷款金额有限等限制,而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往往资金成本很高,使得医院债权融资渠道少、筹资量有限,成本又高,周期相对较短,对扩张期的医院压力尤为巨大。
最大挑战是三个“不知道”
不知道如何选择投资人、不知道如何合理估值、不知道如何设置股权比例,是医院在股权融资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选择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由于投资方类型很多,所能为民营医院带来的资源也不同。例如私募基金投资人带来更多的是资金和标准化的治理结构与管理理念,追求的是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收益回报;医疗集团投资者则更多从长期运营的角度,对管理方式及运营效率给予较多的建议等。
在面对不同的投资人时,医院往往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从而最终作出选择。同样,对于民营医院的估值与股权结构设置,由于不少民营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财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医院实际运营情况,这为谈判阶段的估值以及股权结构设立都带来不小的难度。而目前中国市场上,可以借鉴的案例并不多,使得不少民营医院在接受股权投资方进入时,都会担心自己在估值与股权分配的谈判过程中处于劣势,从而加大了双方合作的难度。
当然,有过股权融资经验的医院,往往会对整个过程更具有信心。例如新疆某家年诊疗量为5万人次的综合性二级医院,年营业额规模不到3000万元,但他们曾经与投资者合作,引入了180万元的股权融资。对于未来新建扩建院区遇到的大约4000万元的资金缺口,院方明确表示他们欢迎股权投资者的进入。
不能过多期待政策红利
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多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的支持态度是明确的。但落实到执业环境方面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在涉及医保和定价、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一。
总体说来,政策的壁垒慢慢消除,但投资者和运营者还不能过多期待政策红利。在与成熟的公立医院体系竞争人才和病源过程中,民营医院并不具备政策性的扶持和优势。
在准入方面,目前,各地对中心城区投资医疗机构往往希望规模大、水平高、投资金额多,并且受到区域人口规模和医疗机构距离的限制。而离中心城区越远,相关限制越少,规模和投资金额也逐步降低,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增加。此类制度旨在引导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平衡。同时,各地的投资指导政策旨在引导非公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专业互补,在中医、康复护理、慢性病与老年疾病等特色专科往往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另有个别省市针对区域市场空白提出重点鼓励领域,例如海南省支持举办心血管糖尿病医院、肛肠医院、口腔医院等专科医院,对于医院规模、等级、地点都有较为详细的初步规划。然而,这些受政府鼓励的地域和专科领域往往是经济效应欠佳的市场,没有实际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很难受到寻利资本的青睐。民营医院的投资和运营者仍需遵循当地市场的供需规律。
在医保和定价方面,一方面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已经放开,另一方面,只有符合医保定价要求,民营医院才可在医保定点资格上享受平等待遇。这让既希望得到医保定点资格,保持对病人吸引力,又希望适度自主定价,体现服务价值的民营医院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目前民营医院或者遵循医保定价要求,以获取医保定点资格,或者放弃医保定点资格,走高端定价路线。要让非公医疗服务价格放开的政策红利真正得到体现,仍然需要医保相关政策的进一步配套。
在人才流动方面,第一执业地点的审批一直是前期多点执业在各地推行较为缓慢的关键瓶颈之一。目前优质医疗人才仍然聚集在大型公立医院,但要公立医院的院长点头放行医生多点执业,阻力较大。如果第一执业地点完全放开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审批,也会造成医院对全职人才无法进行合法、合理管理的问题。同时民营医院也应该看到,多点执业一方面推动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的对外流动,一方面也增加了民营医院人才的自由流动。在期待多点执业进一步放宽和落地的同时,如何真正培养自己的全职人才梯队,打造吸引优质医疗人才的能力,才是民营医院更加应该关注和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发展方面,私立医院固有的劣势仍相当强。
在土地方面,很多操作细节还有待明确,对于社会办医的整体支持力度有限。调研中,听到不少民营医院表示,医院需要扩张,但无法获取土地成为主要的瓶颈,或者是土地购买价格过高。尤其对营利性医院而言,相关政策一直比较模糊。一方面,营利性医院应当如何获取土地,以及土地价格如何定价,还没有比较明确的政策。另一方面,非营利性医院如果改为营利性医院,其原来低价获得的土地如何进行溢价,也缺乏统一的政策。在防范“以医疗为借口,赚取土地回报”的同时,政策也需要考虑如何减低土地成本对社会办医带来的巨大资本要求。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既是大势所趋,也有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当前的阶段无疑是各类大力鼓励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的“蜜月期”。但长期而言,各地政策必将走向更为理性支持的“成熟期”。因此,在保持对于政策合理预期的同时,打造医疗机构自身的核心能力,建立扎实的内功,才是非公医疗机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