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移动医疗投资热
2014年以来,如果问资本市场上什么概念最热,那无疑是移动医疗。春雨融资5000万美元,丁香园融资7000万美元,九安医疗iHealth获得小米2500万美元的投资。无论医疗圈儿,还是TMT圈儿,大家都处于十分关注、深度研究、看不太清、跃跃欲试的矛盾中。一些业内起步较早的公司频频融得数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其估值逻辑引发业内惊呼看不懂,连投资界的一些资深老将也质疑这个行业是不是泡沫了,过热了。
移动医疗作为新事物,其并非致力于取代传统医疗(事实上,我们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在短期内代替医生的智慧),而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传统医疗带来了效率上的提升,这种提升体现在两个层面:
1、把能在医院外解决的事情在医院外解决,不到医院里面浪费医疗资源,形成良好的业务边界;
2、必须在医院里解决的问题,采用信息化手段使流程更加通畅,进而提高医院效率。
从商业逻辑上讲,移动医疗是有生命力的。但就像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新一样,移动医疗会诞生极少量的大型公司,而多数公司难成气候。想在移动医疗领域创业并取得成功,必须精准地定位公司业务范畴,找准用户痛点;同时,协调好与现有利益链条的合作与冲突,确保市场推广的阻力可控;此外,摸清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抓紧时间窗口迅速争取到行业龙头地位。我们不去评价目前市场是否有泡沫,但沿着前述脉络去寻找最终能成大器是符合逻辑的。
移动医疗公司痛点何在
移动医疗公司立足,首要任务就是找准用户的痛点,而且是越痛、越没有好办法解决的那种最佳。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移动医疗公司自身的痛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以今年市场上最火的几家公司来讲,春雨医生的轻问诊模式存在有数据没流量的问题(有大量的用户需求,但这些需求粘性不高),丁香园则是有流量没数据(有大量高质量的用户,但是没有数据,无法做精准的营销),小米+iHealth有数据有流量,但小米的用户与九安的用户存在错配(小米用户普遍年龄偏低,而慢病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尽管可能存在年轻人为父母购买或者慢病年轻化,但这个体量相对较少)。可见,行业里最实力派的几家公司也都有其痛点。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有一种观点是对接线下医疗资源。这种观点固然没错,但如果你自己去创业,就会面对一个难题:中国线下医疗资源是割裂的,现在医院之间都不能达到信息互通,获得医生资源需要非常大的能量,以及极其漫长的时间(好大夫8年,丁香园14年,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讲已经是几代人了),线下医疗资源有什么动力去跟这些初创的移动医疗公司去合作呢?
从最接地气的角度讲,移动医疗公司还是应该采用互联网公司的经典打法,先集中一切力量把用户数量做起来,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海量用户群的实现,对接线下医生资源的底气才会逐渐充足。
从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看,基本上也是传统TMT公司类似的框架,主要基于用户来测算。当然,仅仅是用户数量还是不够的,评价公司价值还应该考虑另外两个因素:一是活跃用户数,二是用户可能带来经济价值的转化率。目前业内主要的可穿戴设备、医患互动平台普遍面临用户粘性的问题,即活跃用户数不高。可穿戴设备往往是用户觉得好玩,或者感觉很酷而用几次,但过段时间新鲜感结束后,就放弃使用了;医患互动平台则往往是用户身体不舒服时下载了App,但用完一次后可能半年甚至永远都想不起来用第二次,毕竟大部分用户一年没有几次与医生互动的必要。
通过分析业内公司现状,可见移动医疗公司务必牢牢抓住用户这一核心资源,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获取海量用户;
2、定位于活跃度高、最好是刚性日活的用户;
3、客户应具有较高的商业转化率,即很容易衍生其他的业务收益。
依此逻辑,我们认为慢病管理市场最有潜力。作为人口大国、慢性病大国,中国未来在慢性病管理领域是有望诞生出大型公司的。
最近拜读由村夫日记撰写,Dr.2推荐的《移动医疗:下一个互联网金矿》,感觉很有共鸣,书中观点也是充分肯定了慢病管理的市场潜力。同时,书中强调对接线下医疗资源,我们对此也赞同不已,不过从创业实践的角度看,先积累用户,后积累医生资源要更可行。
慢病管理领域有望酝酿出大型移动医疗公司
中国拥有一件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创业者都十分羡慕的资源,即占世界1/5的人口。俗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屌丝就是指天下最广大的人口群,在中国凡是能成就伟业的,基本都是抓住了最广大的屌丝。毛泽东团结了广大农村的屌丝,打下了江山;马云服务了亿万败家娘们儿,成为了首富。在中国创业,如果不去在最广大的屌丝层面做文章,就好比在产油国做煤炭生意,虽未必一定不能成功,但却大大加大了难度。
从移动医疗公司角度看,广大慢病患者是最理想的用户,他们具有如下特点:
1、 人数多:人口数基数大,多达数亿,且长期增长,能够撑得起大型公司;
2、 日活高:具有刚性的、每天的生理数据监控需求,日活度高;
3、 线下医疗资源依赖相对弱:由于久病成医信息相对对称,这些人并不需要天天去医院对接线下医疗资源——这正符合移动医疗公司的能力范畴;
4、 医疗产品购买需求强烈:慢病人群通过生理数据的监控,很容易衍生出各种药品、器械、医疗方面的服务需求——这正好为移动医疗公司实现流量变现奠定了基础;
5、 医患粘性高:慢性病患者基本上有固定的寻医需求和寻医频率,医患关系更加牢固,具有更强的线上沟通需求;
6、 医生有动力推广:对于相对健康的人来说,建立并管理自己电子病历的动力很低,他们就诊频率低,大部分是小毛病,不太需要长期的测量和记录。慢性病患者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现实中,医生一直苦于患者的资料不连贯,缺乏病史数据,这会严重影响到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所以医生也有很强的动力去督促病人收集并存储这些数据和资料,这就为慢病管理的推广提供了条件。
就慢病各细分领域而言,我们最看好高血压。
1、高血压拥有最大的患病人数;
2、高血压几乎是常见慢性病的入口——可以认为,掌握了高血压的用户群,基本就掌握了一切慢病的用户群。
慢病管理的入口:软件还是硬件
所谓软件入口,是以App为前端,以收集、分析用户数据的服务来提高用户数量及用户粘性,跑马圈地后通过合作的方式对接硬件的策略,简言之,就是以App拉动硬件;而硬件入口,则是以硬件销售为前端,通过为硬件增加自动上传数据的App来服务用户,简言之,就是以硬件拉动App。关于这两者孰是孰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的观点是坚决要采取软件入口,即采取以App拉动硬件的策略。原因是:
1、 软件入手更符合移动医疗的内涵。
传统硬件增加一个App模块,在后台接个服务器实现云存储和简单的分析,这其实不能算移动医疗,只能算是传统硬件的升级。移动医疗的生态圈必须建立在海量用户的基础上;
数据分析本身是一个自学习的迭代过程,样本数量足够大大,数据分析才会足够准,进而对用户构成更有意义的医学建议;
从创业本身的角度讲,硬件投资大、资产重,产品迭代不易,试错成本高,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些情况都不适合移动医疗的实践。
2、 软件入手更有望成长为平台型公司。
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不可能装太多的App,未来每个应用场景可能只有1-2个App生存下来。这样,终端用户很容易就转向市场上用户最多、名气最大的App,而这个App必将是以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大量硬件厂家提供服务,事实上就是中国的慢病管理入口,其价值巨大,不可估量。
从经济史的发展规律看,能成为垄断地位大型公司的企业基本三种:基础设施、资源型公司、互联网公司。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生产硬件的公司能处于垄断地位,但很容易说出一堆互联网公司在细分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从App等软件入手,公司不仅可以推广的更快,而且更为贴近终端用户,这些都是从硬件入手难以企及的好处。
来源:血压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