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能下载的医疗健康类App已有两千多款,一份《2013-2014年移动医疗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9.9亿元,比2013年增长26.8%。
在现实世界里从医8年的刘芳只是个普通的儿科医生,她不仅要应付因等候而焦躁的父母,还要面对家长们各种的不信任,她无法想象他们为什么会拿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来折磨她,她甚至想不通为什么这些家长愿意凌晨奔来医院带孩子看一些根本不要打针吃药就能痊愈的病……移动医疗的发展成了这些矛盾的调停者。她在移动医疗上普及儿科知识,缓解医患矛盾,收集“怪病”案例,快速在虚拟世界中成为“权威专家”,在医院挂她的号只需要5块钱,但在网络上,每向她咨询一个问题的收费就是83块!
事实上,2011年就开始掀起的移动医疗革命已经越来越深入医生圈,当然其中的医生也许有“投机的淘金者”,但大部分的医生都是抱着做公益的心态投身到移动医疗上来的,只是这个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个通过虚拟网络搭建起来的医患平台似乎是个很好的“操练场”,它能让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提升,还包括处理棘手医患关系的能力。移动医疗时代的到来正在加速一大批年轻医生的成长。
在现实世界里,刘芳仅仅是个主治医师,而在虚拟世界里,她俨然已是“专家”。
刘芳自己也没想到,她在“春雨掌上医生”的App上会那么火,尽管她已经一再提升自己“挂号费”了,从45块、50块到如今的83块一个问题,但等待她回答的人还是一个接一个,对于只能用碎片化时间来回答问题的她而言,一天收到17条问题已经让她吃不消,她不得不暂时关闭了一些提问请求,并且酝酿再次为自己提价,她现在给自己设定的接诊时间大概是1天1小时左右。
这个挨近“80后”的年轻医生,只有8年从医经验,在现实世界里,她还仅仅是个主治医师,经常会遭遇家长们投来不信任的目光。譬如一次有个父亲带着发烧39℃的女儿来看病,在她看来发烧不一定就要打针吃药,但是刘芳发现这个孩子的心率比一般健康的孩子高出很多,这样的情况有5%的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况,于是她给女孩开了退烧药,同时要求这对父女在医院待上半小时观察一下,但无论她怎么劝说,这位父亲都义正词严地“教育”她,“退烧药是有风险的,我是不会随便给女儿吃的。”
但在虚拟世界里这种情况则顺畅、愉快得多,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排队患者的压力,她大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回复网络上家长们的提问,对她而言医生本来就是她的兴趣,甚至在别人看来最为辛苦的急诊科却被她视为最有挑战性的科室。于是她能做到耐心地询问孩子的各种症状,并给出完满地解释,让家长们彻底放下心头大石。同时她自己也在快速的提升,积累了一些从前也许她没能接触到的症状,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解决难题,她觉得这个过程甚至和侦探破了案的感觉一样兴奋和刺激。
她因此聚集起了一批“铁粉”,其中有一个妈妈从孩子四个月开始包月向她提问,包月费500元,问题从专业的儿科问题,“小孩为什么容易吐奶”、“小孩血便是什么原因”等,一直发展到“和婆婆的喂养方法不一致应该如何说服”,甚至连她给孩子做面条的擀面杖在哪里买都会成为问题之一,“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专业范畴了,但在这个过程里大家已经慢慢成为了朋友,所以我告诉她,先把老公搞掂,婆婆就搞掂了。”刘芳笑着说。
虚拟世界里的“专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随性”。一次一位妈妈问刘芳孩子的指甲上为什么总会出现小白点,在她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小以至于根本无法回答,于是她向那位妈妈咨询了一下孩子的一些身体状况,在得知一切正常后就告知这位妈妈这个问题只是小case,不需要关注了,没想到事后居然遭遇了差评,评语是:“收费高,没开药,没说出病情,一句没事就搪塞了。”刘芳当时的回应是,“退钱退钱,老子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只是回到现实的医院里,遭遇到无理取闹的病人时,她还得苦口婆心,实在劝不动,也只能说一句,“要不你明天来吧,明天我不上班。”
幸运的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所造成的落差并没有让性格大大咧咧的刘芳有太多的感触,互连网给了刘芳一个切口,她在春雨以及新浪微博上都发布了关于儿科知识的普及很受欢迎,比如“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小儿腹泻的家庭护理”、“小儿生长发育评估的重要性”、“解开预防接种的谜团”,她甚至还举办过主题为“如何成为医生喜欢的病人”讲座,“这能很好提高交流的氛围,要知道在平均诊疗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过程里,只有愉快的交流才能最有效。”
刘芳承认在这方面的普及上她并不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事实上普及这些知识的专业医生很多,从前也有不少这些书籍出版,“但由于之前没有互联网的及时反馈,他们并不知道病人其实听不懂。我第一年开始做这件事时经常有网友反馈看不懂,于是我开始反复学习怎样的文字才能更接地气,现在大家看到的100多字‘真言’,也许要花我一个多小时整理呢。所以如果你认真看完我的科普知识也许就能省下提问的钱了。”刘芳知道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耐性做这件事,他们大多会“临时抱佛脚”,这时他们才真正需要她,于是她就在这种供需关系中越来越受欢迎。
不仅在国内有如“春雨医生”这样的移动医疗平台给千万医生打开了一个切口,在国外,这样的平台不乏少数,HealthTap就是其中之一。
2010 年成立的 HealthTap 是一家专注于医疗服务的网站。它从问答网站起步,汇集了专业医生来回答问题。近几年,HealthTap 获得了快速增长。如今,它的用户数量达到了1亿人,答复的医疗问题达到19亿个。
据 Wired 网站报道,HealthTap 刚刚推出了新服务:HealthTap Prime。用户交付99美元的月费,就能够与医生进行视频对话,达到远程医疗的效果。Health Tap Prime 的推出,是远程医疗的需求快速增长的结果。据市场调研机构 IHS 的报告,到 2018 年,远程医疗将会成为一个19亿美元的大产业。
远程医疗或许永远替代不了传统的服务,但是,它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同时也方便了医生的诊断。随着可穿戴设备和家用监控工具的发展,远程医疗的使用范围将会更为广泛。
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但是,在 HealthTap 创始人 Ron Gutman 看来,HealthTap 是唯一一个全程满足病人需求的公司。从症状问题,到虚拟咨询,然后到诊断和开药方,都可以在 HealthTap 的平台上完成。同时,Gutman 和他的团队设计应用时,就考虑到 Prime 服务在视频对话外的其它功能。
Prime 用户将有一些特权,比如他们有个性化的信息流。根据用户的个人健康记录,HealthTap 可以生成相应的医生回复和相关文章。Prime 用户还能够看到医生认可的医疗类应用,从而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健康。当然,对于 Prime 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服务就是与医生的视频对话。他们还可以向医生发送图片和文档,而医生也可以看到病人的健康记录。
Gutman 说,即使是最细心的医生,通常也无法掌握如此多的信息。“人们通常去自己熟悉的医生那里。但事实上,这并没有什么道理。医生或许了解你,但是你需要相信,他的头脑能做你的数据库,” 他说,“如今,我们有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数据。”
HealthTap的视频服务也面对着一些障碍。许多人不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同时,99美元的月费也显得有些贵。Gutman 也承认说,远程医疗是有局限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病人必须亲自去医生那里检查。从这方面来说,Prime更适合那些慢性疾病或者对健康有持续需求的人。
对于 HealthTap 这样的医疗服务,Forrester 分析师 Peter Mueller 还是比较看好的。他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医疗费用会持续增长,而患者需要自己支付的部分也在增多。结果就是,消费者会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工具,并且在传统的医疗渠道之外寻求解决方法。
来源:医谷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