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的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介绍了黑色素瘤的最新进展。
近几年黑色素瘤的治疗一直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3年前,CTLA单抗Ipi第一次证实了能够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2年前,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将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由过去的7-8%,提高到53%,并大大延长PFS和OS。一年前,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将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有效率提高到75%左右,并进一步延长了PFS并且这种联合的毒副作用比单药明显降低。而今年,抗PD1单抗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既往对免疫靶向治疗有效率低的认识,对于那些无特异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有效率达到40%,并大大延长了PFS和OS, 无异于在整个肿瘤治疗领域又一颗重磅炸弹。这样,无论是有突变还是没有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似乎我们都将会有解决办法,对于这个一向被肿瘤界认为的“不治之症”黑色素瘤来说,也许会变成“好治”的肿瘤。这些重大的成功仿佛一夜之间,来得太快。
免疫靶向治疗创佳绩
1、抗PD-1单抗再续神话
2011年美国FDA批准了Ipilimumab (Ipi, 抗CTLA4单抗)上市,这是近30年来第一个被证明能延长晚期黑色素瘤生存的药物,也初步奠定了免疫靶向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地位。抗PD1单抗和Ipi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别,PD1和CTLA-4表达于T细胞表面,主要与肿瘤细胞的PD-L1和抗原提成细胞(树突细胞)的B7配体结合,会导致T细胞免疫活性下降。而抗PD-1单克隆抗体竞争性结合PD-1,从而解除T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比抗CTLA-4单抗的效果更直接,因此报道的疗效更佳。
Antoni Ribas教授报道了MK-3475 (Pembrolizumab, 人源化抗PD-1单克隆单抗IgG4型) 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这是肿瘤史上最大宗的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共入组441例患者,全组23%为初治患者。结果显示IPI-N(未接受过IPI)组患者的ORR为40%(包括8%的完全缓解),IPI-T组(接受过Ipi)患者为28%。中位PFS时间分别为24周及23周,有效患者的中位疗效持续时间未达到(6+~76+月),有望超过2年。目前中位OS时间未达到,1年OS率为71%。毒副作用耐受性良好,12%患者出现3/4级副作用,仅有4%患者因副作用停药。
F. Stephen Hodi教授报道了BMS-936558(Nivolumab,人源化抗PD-1单克隆单抗IgG4型)的 1期临床研究。这是目前针对抗PD1抗体随访时间最长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共入组复发难治的黑色素瘤患者107例,分别接受0.1mg,0.3mg, 1mg,3mg和10mg/Kg,每2周重复治疗,无初治患者。全组有效率为32%,中位有效时间为22.9月,3mg/Kg组的OR率达41%,全组患者2年及3年的OS时间分别为48%及41%。46%的有效患者在停止治疗后仍持续有效。结果还发现肿瘤表面PD-L1(+)与(-)的患者PFS时间分别为9.1月及1.9月。
2、免疫靶向治疗的联合迸发新生命
Mario Sznol教授今年对抗PD-1(Nivolumab)单抗和抗CTLA-4单抗(Ipi)的联合研究做了详尽报道。该研究为一项I期临床研究,分为5个剂量组。共入组患者53例,其中初治患者55%。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率为42%,完全缓解17%,接近半数患者(42%)肿瘤缩小大于80%,1年 及2年的OS率为82%及75%;其中Niv 1mg/Kg和Ipi 3mg/Kg剂量组的有效率高达53%,完全缓解18%,2年的OS率为88%。亚组分析显示 BRAF突变状态和肿瘤组织PD-L1表达与否与疗效不相关。联合组虽然疗效显着,但3-4级的不良反应明显升高(62%),23%的患者因为治疗副反应停药,1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肠炎导致的多器官衰竭)。免疫靶向药物的联合剂量仍需进一步摸索。
3、疫苗研究终于有所突破
2013年曾报道了肿瘤疫苗T-VEC(OPTiM)的初步疗效。今年更新了该项III期研究的生存数据。T-VEC为溶瘤免疫治疗,以单纯疱疹病毒1型为载体,释放GM-CSF增加机体抗肿瘤免疫。研究共入组进展期黑色素患者436例,按2:1随机分组T-VEC及GM-CSF治疗组,初治患者27%。T-VEC的客观有效率为26%,其中11%获得CR,而GM-CSF仅有6%。在ITT人群中,与GM-CSF相比,T-VEC延长OS时间4.4月,且耐受良好,无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这项研究使得T-VEC成为第一在III期临床研究中可延长OS时间的黑色素瘤疫苗。但相比抗PD-1单抗来说,有效率仍略差一筹。
来源:医学论坛网
为你推荐

国家药监局要求进一步做好《药品生产许可证》发放有关事项
2025年7月1日以后发放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各省级局应统一以本行政区域内电子证照二维码形式管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正本、副本的纸质版和电子证照应分别标注二维码。
2025-04-08 21:34

第91届CMEF开幕:盈康一生携AI+创新成果亮相 共建数智医疗生态
本届展会,盈康一生以“AI在海尔,因AI盈康”为主题,携旗下明星产品、AI创新场景解决方案亮相。
2025-04-08 15:54

@医疗人士 生物相容、抗菌、精密注塑...梦寐以求的创新方案在哪?都给您归纳好了!
2025-04-08 15:10

德国默克集团宣布与恒瑞医药再度达成合作,推进辅助生殖领域口服GnRH拮抗剂的商业化落地
根据协议条款,默克公司将向恒瑞支付1500万欧元首付款;在此基础上,恒瑞有权收取许可产品的里程碑付款及在许可区域的年度净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2025-04-08 13:32

恒瑞医药、瀚宇药业、贝达药业等医药企业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回应
恒瑞医药(600276 SH)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海外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 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2025-04-08 12:49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启动战略合作 构建数字化肥胖防控新生态
今日(4月7日),全球肥胖症治疗领域领导者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的背景下,双方将依托基于微信平台的“腾讯健康”小程序与...
2025-04-07 17:52

复星雅立峰自研国内首款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狂犬病疫苗上市
次新上市的产品采用无明胶、无右旋糖酐、无抗生素和防腐剂的纯净配方,可以系统性降低接种不良反应风险,填补了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空白。
2025-04-07 16:42

去年亏超9亿,达安基因出现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近日,达安基因发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报显示,其2024年实现营收8 5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 28亿元,同比下降27 76%。
2025-04-07 14:27

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宣布达成药物发现及联合开发合作伙伴关系
近日,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以下简称RedRidge)宣布达成独家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合作进行针对多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BPA)候选药物识别及开发工作。
2025-04-07 14:20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产品描述为适用于16排及以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的进口医用X射线CT球管以及适配以上球管的管芯(包括单独管芯、球管半成品、完整球管等多种形式)。
2025-04-04 23:10

悦唯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投资,加速重症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研发与国产替代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和脉动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加速已获准上市的心脏稳定器等产品的市场推广。
2025-04-03 09:28

海尔盈康一生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创新罕见病可持续公益新生态
本次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诊疗,探讨交流AI赋能全流程防治康体系创新、前沿性生物科技诊疗技术等话题,旨在通过生态联盟的力量推动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星...
2025-04-03 09:11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教授团队携手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在《NPJ digi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2 4)学术期刊发表团队...
文/李林 2025-04-02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