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在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针对近期国家医保局出台的《医疗保障飞行检查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蒋成嘉介绍了飞行检查的相关情况。
在飞行检查的制度设计方面——
一是突出飞行检查的突击性和发现问题的真实性。主要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组织开展,避免被检查对象提前应对而造成检查结果失真,既充分彰显飞行检查的震慑效益,又倒逼被检机构做好日常内部管理。
二是飞行检查一般采取以上查下、交叉检查的方式,主要是为有效规避“熟人社会”的监管难题,有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查工作。
三是突出检查的专业化程度。飞行检查组来自于多部门多领域,专业领域涵盖医保、医疗、医药、财务、信息等,专业的复合化程度较高,有助于实现“穿透式”“深入式”监管。
四是实施规模化集中化检查。飞行检查组内一般要设立政策、医疗、信息、财务等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相互补充、互为印证,可以实现区块化、规模化、集中化作战,有利于提升飞行检查效率和检查结果质量。
在飞行检查的组织方面,一般是由国家或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检查队伍一般由组织飞行检查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从被检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抽调人员组建,实行组长负责制。参加飞行检查的检查人员一般以医保部门人员为主,财政、卫生健康、中医药局等部门委派人员参与,还有医学、药学、信息、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协助。
在飞行检查启动条件方面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二是重大举报线索,三是智能监控或大数据筛查提示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四是新闻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
如何做好智能监控或大数据筛查?
针对监管对象量多(两定机构超过95万家)、结算量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日均结算量约为1800万人次,最高日结算量约为3476万人次)、监管人员不足等情况,国家医保局积极推动推动智能监控常态化。
通过智能监控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医院前端提醒、经办端事中审核、行政端事后监管的全流程防控。
2022年开始,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反欺诈数据监测专区,研究开发了“虚假住院”“医保药品倒卖”“医保电子凭证套现”“重点药品监测分析”等大数据模型,并与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线索联合查办,取得了初步成效。
“虚假住院”模型。以诱导住院、虚假住院为例,不法分子多通过返还现金礼品、提供免费体检等方式,收取参保人的就医凭证办理住院,参保人“被住院”情况屡见不鲜。骗保方式从个体到团伙,再到医患合谋联合骗保,应该说形式愈发隐蔽、手段也更加多样。去年国家医保局通过建立“虚假住院”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仅一周时间就完成对全国42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近38亿条海量数据筛查分析,发现大批可疑线索,有效破解了传统人工核查发现难、效率低的难题。在公安机关大力支持下,最终查获医药机构62家,抓获犯罪嫌疑人499人,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医保药品倒卖”模型。非法倒卖医保药品事关医保基金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涉及人员广泛,环节多、链条长、跨区域作案特征明显,可以说是顽疾难除。国家医保局针对性的开发了“医保药品倒卖”模型,现在已经筛查出一批高度可疑的案件线索,下一步将联合公安机关开展精准打击,重点惩治倒卖医保药品的“中间商”,彻底斩断黑色“产业链”。
“重点药品监测分析”模型。对医保基金使用量大或出现异常增长的药品开展动态监测分析,如我们发现某医院工作人员长期留存患者医保卡,盗用同事工号,违规为自己和亲朋好友开药,该案件已经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理。目前药品监测已发现并查实不少违法违规行为,在挽回基金损失的同时,也促进医疗机构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合理诊疗。
针对异地就医,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模型。如监测发现某医院门诊慢性病异地就医结算费用异常增长,且异地的次均费用远高于本地次均费用,加大了异地就医群众负担。经核实,追回违规资金并通过批评教育、整改等方式,改变该医疗机构异地就医基金使用存在的“宽松软”现象,让该医院异地就医基金使用回归正常水平,有效维护了异地就医群众的权益。
2022年,全国通过智能监控拒付和追回医保资金达到38.5亿元。
2023年,国家医保局将在大数据监管方面着重发力,开展大数据监管试点,通过强化已有医保反欺诈大数据模型应用,推动建立一批重点领域的反欺诈大数据模型,逐步构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模式,推进医保基金监管能力提升。
《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支持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如何作用于医保监管?
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介绍:
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是经办机构每日审核结算的必备工具,也是信息化时代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医保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其中,“两库”建设是智能审核和监控的工作核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智能监控应用的成效。因此,加强“两库”建设十分必要。
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上线以前,各地自建了自己的智能审核监控系统。他们的规则、数量从几十条到几百条不等,知识点数量也是从几万条到几十万条不等,可以讲五花八门、繁简不一。有的地方应用的比较好,智能审核和监控的应用成效较为明显,能够通过智能审核和监控挽回大量基金损失。但有的地方由于“两库”的权威性、精准性不足,智能监控的成效不大。去年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后,智能监管子系统上线运行,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统一规范的“两库”框架体系,为此,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国家医保局“两库”业务论证、学术论证和行业论证。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主动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两库”,推动全国“两库”走向规范统一。
知识库是智能审核监控所需的知识和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医学药学知识、管理规范等。规则库是基于知识库对违法违规行为划出的“红线”。智能审核和监控系统,通过运行规则、调用知识,发挥了提示提醒作用。比如儿童用的药,只能给儿童开,假如开给成人,系统就会通过年龄和儿科药的逻辑校验,发现违背这一逻辑,就会对这一现象自动发出预警。医保经办机构每天每一笔结算都要应用智能审核和智能监控“两库”进行审核,发现疑点、查出问题。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智能监控,对医务人员明显违规的行为进行自动提醒和拦截,对可疑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提醒。目前,越来越多定点医院主动借助智能监控实现自查自纠,这样减少了违规行为发生,最大限度减少被事后追责或者惩戒处罚。可以说智能审核监控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安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第一道防线”。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
2025-07-14 16:33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此次Danaher Beacon项目致力于开发基于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的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全流程工艺技术平台
2025-07-14 16:16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
今年6月,康方生物因“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引发舆论风波,昨日(7月13日),重庆市药监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对于该事件的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
2025-07-14 09:37

云南省集采药品“三进”实施方案
对符合规范且实际配备集采药品品种数较多(零售药店达到50种,民营综合型三级医院达到80种,其他民营医院达到50种)的定点民营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可由当地医保部门明确为“集...
2025-07-13 20:36

抢 “先” 一步!澳门引入新药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
澳门镜湖医院于7月5日成功举办“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会上,镜湖医院方面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在于延缓病情恶化。
2025-07-12 14:03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
爱尔康于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CSCRS)上,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眼科手术产品、设备技术和屈光性白内障解决方案。
2025-07-11 21:17

“智医随行”大模型发布,用AI驱动专科全病程管理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7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推出“智医随行”大模型,用AI赋能全流程患者管理。
2025-07-11 18:02

今日,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开始申报
昨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相关...
2025-07-11 17:11

又一款抗ED国产新药获批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旺山旺水的1类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2025-07-11 12:37

2025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重庆站)圆满召开,共筑眼底诊疗新高地
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承办的“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5(重庆站)” 于7月4-5日在山城重庆圆满召开
文/叶秀玲、李林 2025-07-09 16:49

630元一盒,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价格披露
据信达生物官微消息披露,其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日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也标志着该...
2025-07-08 16:17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