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生微信视频看病 微信问诊看法不一

医疗健康 来源:现代时报
2014
04/18
10:06
现代时报 医疗健康

通过微信,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讯,有时还能用来看病。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医生已经开始尝试着用微信视频,隔空远程为患者看病,微信上一些“在线问诊”的公众账号也是多如牛毛。不过,由于是个新兴事物,专家们也非常谨慎。据悉,目前,关于微信等视频远程看病,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卫生部门目前也还没有出台关于“视频远程看病”的规范。

趣事

南京医生用微信视频看病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陈仁寿教授在微博上晒了一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称:“与时俱进,今门诊时用微信视频给远方的病人看病,可以望舌,看病灶,语言交流,直观了许多,很有意思。不过家人在身边,病人是复诊!”网友也感觉很新鲜,要是这样,大家都不用去医院,直接坐在家里就可以了。有人留言称,愿意尝试一下这样的看病方式。

陈仁寿告诉记者,患者是名年轻男性,患有皮肤病,已经在他门诊看病一年多了。今年,患者调到海南工作,实在没有办法赶到门诊。患者就让自己的妈妈,代为挂号看病。

“他妈妈说病情有所改观,想调整一下药物。但是看不到病人,我也没有办法开药啊。他妈妈说可以用手机与儿子微信视频一下。我想这样也行啊,直观,而且能问能答,挺好的。”陈仁寿说。

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微信,真的可以做到诊断准确吗?

陈仁寿说,从他的体验来看,微信视频现在图像高清晰,通话也很清楚,“望”“闻”“问”,基本上是没有问题。至于“切”,也就是摸脉象,微信视频目前肯定还没有办法做到。

“‘切’是排在最后一位,病人是复诊,我对病人病情之前很熟悉,这次只是微调一下处方,又主要是皮肤病,比较直观,所以基本没有问题。”陈仁寿说。

病人是来复诊的,没什么问题

一些疑难杂症,还是要去门诊

陈仁寿的微博发出后,也引起一些老患者的注意,甚至有的留言,要尝试一下这样的方式,省得总往门诊跑。陈仁寿笑着说,那可不行,首先初诊病人,必须到门诊来,见到病人,医生心里才有底。即使是复诊病人,也要看什么病,一些疑难杂症,还是要到门诊来。

“以前遇到不少患者家属,拿着照片过来看病的,这样是不行的。微信视频看病,至少要比看照片靠谱一点。”陈仁寿说,远程视频看病,是否能大面积的推广,也还要等等看。

微信“在线问诊”多如牛毛

现代快报记者搜索发现,微信上“在线问诊”的公众号可谓是“多如牛毛”,用户关注后即可问诊,可以用文字描述症状,也可以上传照片。一些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了“专家问诊”服务,不过是要收费的,有的甚至号称拥有3000位中国高级医生,但是打开资料发现,有的所谓“名医”,甚至连全名都没有留下,真实性很难考证。

其实,这与以前流行过的微博看病,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是一个公共平台,大家在上面提出自己的症状,然后所谓的“名医”,根据症状作出判断。一名专家告诉记者,有的微博、微信账号实际上就是“医托”,通过咨询将患者“钓”住,介绍到所谓的“名医院”。

不少南京医生还不敢用微信看病

昨天,记者咨询了十几位临床一线的医生,他们表示,平常用微信也比较多。比如自己科室,会建微信圈,如果讨论病情,就会将病人的资料上传到群内,大家不用聚在一起开会。这种“业务讨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过,用微信来看病,确实不敢。

“如果诊断正确还好,万一不准确,几乎百分百是自己的责任”,一名呼吸科医生说,即使病人已经有检查报告、片子等资料,也许到医院,医生也就看检查单,然后进行诊断,但是他还是不习惯,也不敢,用微信视频诊断疾病。“医学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就算患者本人到医院,还有不少的误诊率。如果弄个视频就看病,心里不踏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儿童医院等,也纷纷开通了微信平台,但是目前开通的功能很有限,将来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查询CT、磁共振等各类检查报告的状态。但是若想用微信视频直接看病,还做不到。

记者了解到,2012年11月23日晚,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大面积肺栓塞病人,这种病死亡率极高,但当晚值班医生毕业不久,如何治疗,心中没底。危急之下,年轻医生向专家求救。专家在外面回不来,利用微信的视频功能,十几分钟内,对病人作出诊断,救回了一条命。当事医生说,经常会接到一些紧急的“求援”电话。有时,他人在外地,有时,打来电话的是下面县市区医院的医生,自己一时赶不过去,或者病情危急,根本来不及赶过去。“微信可以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办法。”

宁波医生曾用微信视频救过人

争议

视频看病有优点也有弊端

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视频看病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人人都能坐在家里看病。但由于不能直接面对病人,也存在一些弊端。

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说,他个人不看好微信等看病的方式,有的病人需要按压部位来确定哪方面的问题,医生不能仅靠一个报告单以及病人的视频,就判断是什么病。

有专家表示,通过微信问诊,医生接触不到患者,西医没法“视触叩听”,中医没法“望闻问切”,诊断准确性难保证,很可能误诊,许多大病前期征兆不明显,需要通过化验、B超、CT等手段才能确诊,患者通过微信看病,大病若被误诊为小病,会耽误治疗。即使是有了视频,也容易出现误诊。

江苏尚无相关规定

由于微信等视频,是一个新兴事物,目前,江苏还没有远程视频看病的规范。其实,这也给管理部门出了道难题。专家告诉记者,现在远程会诊,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的比较多,个人通过微信等视频给病人诊断还不多。“不过,今后如果越来越多,确实面临着诸多的管理上的难点,比如如何收费,万一有了误诊,责任如何界定等等。”专家表示。

相关新闻

省人医医生

视频远程指导手术

其实,手机视频远程“看病”已经在悄悄推广,不过仅限于在院内或者院间的会诊。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抢救了一名80多岁的心脏病老人。病人送到医院时,医生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此时,科室主任医师杨志健恰巧在外地,他赶紧拿出手机,打开4G远程视频,查看病人情况,并交代手术医生一些细节。视频那一端的杨志健也一直查看手术进展,全部结束后,才放下心。

省人民医院专家说,目前已经有6家医院建立了4G远程系统,除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外,还包括江阴市人民医院、宿迁市人民医院、盛泽医院等等。

“现在外出,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视频,进行手术指导。”专家说,以后发展了,患者做完手术回去了,可以与医生继续交流。检查结果、影像资料能够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传输,患者通过手里的个人密码就能看到。

据悉,4G远程视频指导启动一年时间里,现在已经完成几百例这样的手术了。“有一次宿迁人民医院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有个病人造影好了,属于疑难病,能不能商讨一下。我在连云港用手机看宿迁的手术,给他一些指导,让对方顺利完成手术。”杨志健说。(刘峻)


来源:现代时报

为你推荐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资讯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资讯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资讯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 06亿元,同比增长3 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12亿元,同比增长23 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 52亿元,同比增长22 48%。

2025-04-17 21:18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资讯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

4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乌镇健康大会上,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

2025-04-17 20:34

高非球微透镜设计近视控制镜片6年临床试验结果发布资讯

高非球微透镜设计近视控制镜片6年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依视路星趣控亮相上海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2025-04-17 17:39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资讯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

近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通知,因未按要求调整药价,自2025年4月15日24时起暂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12片 板 盒,铝塑)采购资格。

2025-04-17 15:29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资讯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

日前,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Haleon CH SARL(简称“赫力昂(英国))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4 6%股权份额、7...

2025-04-17 15:08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资讯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资讯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是全球首创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HCM的创新治疗药物

2025-04-16 20:09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资讯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

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B(06998 HK)的合并交易正式进入上市申请阶段。

2025-04-16 14:52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资讯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资讯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

作为前“中国首富”钟睒睒旗下的公司,万泰生物的2024年业绩表现,未能再续写往昔的 “造富神话”。

2025-04-16 12:22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资讯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资讯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资讯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资讯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