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医院在大陆的生存之道及未来模式

医疗健康 来源:台湾医界
2014
03/18
08:40
台湾医界 医疗健康

相较于厦门长庚,只差一天开幕的南京明基医院,同样是大财团所设立,但明基友达集团在台湾却没有经营医院的经验。因此在创办初期,李焜耀董事长就获得“台湾医界的经营之神”--中国医药大学董事长蔡长海教授人力财力的强力支持,这使得南京明基有机会很快地站稳脚步,且大步向前行。

管窥大陆台资医院的生存之道及未来模式

年6月29日在重庆江陈会中签署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早收列表中,包括了大陆开放在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五个地区设 立完全台资的医院,接着马上传出第一家纯台资的医院已在广东批准设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中,台资医院在中国大陆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矗立起来。

大陆的台资医院

这里所谓的台资医院,指的是主要原始资金来自台湾的医院。在前几年连战访问中国大陆,获得台资上限可以达到70%的共识之后,大部分的台资医院,中资大概都占30%左右,未来则可能出现许多100%台资的台资医院。

目前在中国大陆,最早设立台资为主力的医院可能是近十年前坜新集团设在上海延安高架旁边的辰新医院。不过这医院只是在电力医院楼上租下几层楼来使用, 主要提供台商初步的门诊需求及转介服务,和一般认知的“医院”规模还有一大段距离,倒比较像个大型联合诊所,但装潢和空间相当高雅,又采用台式的亲切服 务,在当时的大陆可算是难得一见的。

坜新集团一直想在上海闽行区另建一个较大规模的医院,但可能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尚未实现梦想;不过,另一方面,眼光看得很远的集团执行长张焕祯早已成立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致力于医管know how的输出,倒是一个可以在大陆大大挥洒的蓝海。

其他陆续设立且较具规模的台资为主力之医院,包括有长沙的旺旺医院、昆山的宗仁卿医院(福特六和集团投资)、厦门的长庚医院和南京的明基医院,这些都 是近年内新建好的医院。众所瞩目的北京和上海,却似乎只有一家由徐立德投资的旧建筑新装潢的小型医院--位在目前居民还不太多的上海浦东地区之瑞东医院。 另外,正在兴建、积极筹备或扩大规模的大医院有苏州明基医院、东莞裕元医院(宝成集团设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这些大型医院中,首先设立且在媒体上轰 动一时的是旺旺集团开设,初期由桃园敏盛医院支持的长沙旺旺医院,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开幕,截至2010年6月底为止,根据该院的网站公开信 息,每日门急诊量为800多人次,开放病床507张。

相形之下,在2008年5月才启用的南京明基医院和厦门长庚医院有后来居上之势,因为到2010年6月,两院的单日门诊量均已超过1000人次,开放 病床也已超过500床,且两院的规模更大,尤其南京明基医院是第一家中国大陆中外合资的三级医院(即台湾的医学中心),规划为3000床,目前可投入使用 之病床数已有1500床,未来还将建一个电子生物科技城在院区内,充分发挥明基友达集团电子本业和医疗生技结合的综效。

厦门长庚医院

厦门长庚医院理论上是这几家医院中最容易上轨道的,因为有台湾庞大的长庚体系做后盾,同时也有丰富的营运管理经验可以复制。虽然第一家大陆的长庚,未能如愿设在北京,但厦门也有一些优势:

(1)闽南语人口众多,使得台籍员工少了一些语言用词的适应问题,也有较少的文化差异。

(2)离金门近在咫尺,离台湾也近,台湾长庚支持方便。

(3)也因为小三通、大三通都方便,原本预期可以因为大陆死囚器官取得较容易,可以好好发展器官移植,这对“一肾难求”、“一肝难求”的台湾民众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不过,厦门长庚建在海沧岛,距离厦门市中心有30分钟车程,可能当初认为林口长庚离台北开高速公路半小时,都可以门急诊皆门庭若市,应该可以用长庚的 响亮招牌,同样在厦门复制。不过1970年代林口长庚设立之时的台湾,除了台北市有台大、荣总、三总、马偕等大型医院之外,出了台北市只剩高医附设中和纪 念医院一所大医院,可以说医疗资源相当缺乏,因此林口长庚医院一设立,马上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医疗人才投入,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南部病人蜂拥而至,有很多 甚至只是“拜庙不拜神”,只要能到长庚看病,管他是哪个医师看,就如同到台大一样令人安心,而长庚显然又比当时多数公立医院有普遍较佳的服务态度。

然而厦门长庚在2008年5月开幕时,厦门市并非医疗资源很缺乏的地方,而长庚在大陆的知名度和口碑也需要时间去逐渐扩散,但厦门长庚却位在偏僻的郊 区,初期营运上难度比30多年前的林口长庚高得多。另一方面,大陆原有的医疗文化也是长庚的经营难题,因为原本大陆医师的正式收入都很低,教授级往往也不 过每月五、六千元人民币而已。然而他们的“灰色收入”,包括处方药品的回扣、病人的红包、名医出诊开刀的费用等,往往是本俸的三、五倍以上。这种状况很像 台湾早期公立医院医师的收入有A(salary)、B(bonus)、C(commission),还外加在家中开业。但厦门长庚一开始即下达禁令,不准 有“灰色收入”,可是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营运初期还未能全面实施PPF(private patient fee)制度,陆籍医师实际所得又不高,或许还加上其他地方性的因素。总之,在招募陆籍医师方面是有相当的困难度。

台湾长庚的支持是义不容辞,然而绝大多数医师却都是被迫轮调去的,大都是抱着“服义务役”的心情去的,而且由于每次一轮调就是几个星期,甚至一两个 月,才会导致台湾媒体报导,这些年轻和中生代主治医师的台湾病人抱怨就医权受损。相反地,对厦门民众而言,每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周就要换个台籍医师,再优 秀也不方便门诊追踪呀!尽管如此,在开幕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内,厦门长庚仍然有相当显着的成长,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其实,如果能把眼光放远,大陆其实是台湾年轻医师发展抱负的一个好地方。厦门长庚妇产科目前就有一位年轻的台湾主治医师,听说原本在台北长庚,不敌众位同年的女医师,干脆举家迁到厦门,现在已成为当地很受欢迎,业绩很好,成就感不错的“台湾名医”

南京明基医院

相较于厦门长庚,只差一天开幕的南京明基医院,同样是大财团所设立,但明基友达集团在台湾却没有经营医院的经验。因此在创办初期,李焜耀董事长就获得 “台湾医界的经营之神”--中国医药大学董事长蔡长海教授人力财力的强力支持,这使得南京明基有机会很快地站稳脚步,且大步向前行。

南京明基没有像上海、厦门那样位在沿海的优势,但事实上南京是中国长三角25个城市中的最西角,因此其实也是长三角的一部分,并且目前台湾已有好几个 机场有直飞南京的班机,且沪宁高铁只需不到一小时,即可连接上海和南京。因此对台湾人而言,南京其实也不是那么遥远的城市。

在地理位置最占优势的其实是,南京明基位在有如台北市的信义计划区的河西新城区,且在南京的两条捷运的交会点上面。更妙的是,有一个捷运出口根本就在 医院内,还没走出捷运出口,就进入了明基的牙科部,难怪捷运出口墙壁上居然挂了一些医院介绍图表。如此密切的捷运共构,可以想见明基友达集团在地方上人脉 经营着力之深。有道是“有关系的没关系,没关系的有关系”,明基医院在江苏省显然是很吃得开的。

由于一开始就决定采用台湾的服务模式来吸引病人,同时也期待因而带动中国大陆的医疗服务改革,因此明基一开始即启用台籍院长,现任的刘会平院长是从台 湾的长庚医院挖角的着名胸腔外科权威教授,医院内也尽量设法每一科都招募台籍医师担任科主任,由有丰富经验的台湾专家去带动陆籍医师。这点和厦门长庚的做 法不同。厦门长庚几乎都用陆籍医师担任科主任,另外再由定期前往支持的台湾各地长庚医院支持医师去担任各科“召集人”,以协助厦门的科主任。目前南京明基 正在台湾大举招募各科专家,一方面由于业务成长迅速需才孔急,一方面也可以因应2009年7月1日才动土,2011年11月11日即将开幕的1500床苏 州明基医院之需求。

其实南京明基并不是明基友达集团在中国大陆经营的第一家医院。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受官方之托,接管了一家南京的港口医院。据明基医院董事长雷辉表示, 马上又有一家无锡的公立医院将委托明基经营。因此到2011年底,明基集团在中国可能已有四家医院,看来的确在朝向预备在中国经营五万床的连锁医院迈进, 也难怪明基要在海外成立明基医疗控股公司,主导整个中国大陆的明基医疗产业。显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外行人”已经变成专家了!

如同厦门长庚一样,明基也是禁止“灰色收入”。不过明基在成立不到两年的2010年3月即开始实施PPF制度。这使得不少陆籍医师不再像从前在公立医 院服务时那样吃大锅饭,临床服务表现好坏影响收入很大。据闻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有不少陆籍医师已经月入人民币5万元了!如果考虑一下两岸的国民平均所得 差距,根据2010年4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资料以及台湾行政院主计处2010年的最新资料,台湾的国民平均所得是大陆的5倍,而目前兑换人民币约为 4.7比1,则人民币5万元其实相当于在台湾月入台币117.5万元了!如考虑城市人口收入会比全国平均收入高,则至少也是相当于台湾的50万元以上。也 难怪南京明基的陆籍医师源源不绝,还可以淘汰医德医术太差的医师,进用更优秀的医师。这点和厦门长庚的状况似乎不太一样。

相对于厦门长庚在开幕了将近两年才开始可以收医保(即台湾之健保)病人,南京明基在还没开幕前的试营运阶段就已经有医保。从这点来看,明基和官方关系 之良好,又是一个例证。当然,反过来说,也令人敬佩厦门长庚,在那样艰困的环境中,也可有如此亮丽的成绩,的确也弥足珍贵。

除了临床服务外,南京明基身为三级医院当然也必须重视教学和研究,因此目前也已经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此又名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 院”,据闻长远目标之一是在南医大内设一个“明基临床医学院”,自己培养医学人才。南京明基同时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南京明基的医师和其他医事 人员只要有足够的条件,都可以成为当地的大学教授,当然同时也可以有密切的合作研究发展。

大陆台资医院的未来

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说:“中国有三座大山亟待铲平,一是教育,上大学难;一是住房,买房子难;一是就医,看病难,看病贵。”而大陆传统的医病关系,完全 是权威式的,不仅医师高高在上,护理长亦然。慈济大学的叶金川教授说:“她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骂人,骂病人,骂家属。”这种状况笔者在参观南京的几家着名 的公立医院时,碰巧还真的亲眼目睹,护理长一人怒责病人和一群家属之时,还有个公安在旁边帮她护航呢!这和台湾的护理长时常忙着安抚小护士,忙着向病人家 属打圆场、赔不是的亲切服务态度真的有如天壤之别。

相对于这种命令式的医病关系,所有以台资为主力的医院都采用台湾的服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讲究医疗质量,也讲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和蔼可亲、宾 至如归的态度,常使得初到台资医院的大陆病人有受宠若惊之感,当然也不免担心,如此豪华高雅的大医院,收费会不会很贵,但一发现一般门诊的收费居然和公立 医院相同时,有些人就会开始要求公立医院“别人能,为什么你不能?”。这种趋势正在带动大陆医疗服务的宁静革命!而这种差异化的特色,也正是台资医院的核 心能耐(core competence),如果没有台籍医师和台式服务,在大陆经营医院未必有竞争力。差异化的特色同时也可以吸引大陆当地的高端客群、台商、外商等。

也因为台籍专家为主力所提供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台资医院的特色。因此未来想在大陆开台资医院的人,都应该体会,固然聘用台湾专家会提高成本,但 这是必要的投资,唯有训练有素的台湾专家,才能建立好所有的高水平SOP(standard of operation),才能带动陆籍医师提升水平,也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此则可以不断提高营运绩效,进入良性循环,支出自然得到回馈,乃至有更高的获 益。针对陆籍医师,则可以一方面就地训练,一方面择优送往台湾,乃至欧美日本受训,再过几年,这些优秀的陆籍医师就会成为医院的中间骨干。事实上长远来 看,陆籍医师逐渐提升素质,也提升他们的营运绩效之后,他们的收入也会逐渐和台籍医师拉近差距,对医院经营者而言,人事成本也就相差不多了。

有些有意前往中国大陆发展的医师不免担心,万一陆籍医师水平提升,医院就会嫌我薪水太高,浪费成本,把我赶走,岂不就成为“台流”?的确,大陆是有一 些台商公司有这状况,但医疗行业比较特殊,如果你手中有成千上万的死忠粉丝病人,医院还真担心你跳槽,病人跟着跑掉一大堆呢!更何况,经营得好的台资医院 会一直扩充或增设医院,会一直需要台籍专家投入一起打拼,毕竟中国大陆实在太大了,要出现不需台籍专家的时间,恐怕是几十年后了!

中国大陆的医院分为营利型和非营利型。私立医院几乎都是营利型医院,必须缴纳营业税,再加上大陆目前还没有全民的医疗保险,没医保的人口还很多,贫富 差距又很大,因此在大陆经营营利型医院需要“口袋很深”的大金主为后盾,才容易撑下去,并有利可图。尽管如此,相信后ECFA时代,台资涌入大陆一、二线 城市设立医院的,还是会络绎不绝,毕竟13亿人口中,目前每年人均所得超过一万美元的城市已有14个,人口达一亿人以上,这些人已是台湾人口的五倍,庞大 的人口带来庞大的商机,全世界都在看,“世界的工厂”已经变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时,有能力有机会的人,怎么可能不想去分一杯羹?

大陆过去的医学教育一片混乱,过去有一年短期训练的乡下赤脚医师,后来有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制的医学教育,从医学士到医学博士都有,水平参 差不齐,还好这点对台资医院困扰不大,因为工作条件不错,吸引力强之后,几乎都可以收到高水平的医学系毕业生,正如同目前在各着名大学附设医院的住院医 师,大都是念了七、八年医学教育的高材生。但是过去大陆的医疗水平和台湾有相当大的差距,一级城市以外的地方尤其明显,因此目前较资深的主任级、副主任 级、主治级医师,有不少甚至连当地的高端病人都不太信任,不乐意求医的;相反地,台籍专家对他们就是一股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大陆医疗市场对台湾医师的需 求,预期将随着台资医院的日益增加,而更加显着。

对台湾医师而言,理论上大陆医师的薪资和台湾有很大的差距,然而近年来这个差距已逐渐缩小,尤其民营医院采用PPF制度,使得医师收入已经越来越靠近 台湾的水平了,如果考虑到生活水平、物价水平,事实上有些已经高过台湾的医师平均收入了;更何况大陆台资医院通常用比台湾原有薪资更高的待遇礼聘台湾医师 去大陆。并且由于中国官方的政策在未来五年内,人均所得每年平均要上升15%,而鸿海集团的富士康公司在2010年6月初宣布调涨工资122%,也正拉开 的全国工资上涨的序幕。

另一方面,由于健保总额难以扩大,台湾医师的平均收入未来不太可能提高,甚至可能下降。对年轻医师而言,如果前往中国大陆发展,未来极可能不只专业成 就和生涯发展超过留在台湾的同学,经济上的所得也可能如此。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少数在台湾受过良好专科训练的各科医师,在南京明基、厦门长庚、昆山宗仁 卿、长沙旺旺任职,并且也大都相当胜任愉快。笔者曾经在台湾随机问一些见实习医师,“比我早一、二十年毕业的台湾医师,大量留在美国、日本,因为当时他们 缺医师,我这一辈的大都留在台湾,您们这些年轻人,将来会不会毕业后或训练完之后一大堆人去中国大陆行医?会不会您们将来的同学会常常都在大陆办了?”得 到的答案大都是“很可能!”预期随中国大陆的人力需求增加,薪资福利更好,台湾健保财务日益困难,不只是医师,其他的医事人员都可能大量前往中国大陆发 展。

在中国大陆行医,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了,成就感如何呢?目前大陆的民众普遍医疗知识不足,过去国家又没有很好的公医或保健政策。比方说在台湾,子宫颈癌 由于推广抹片15年下来,病例已经逐渐变少,目前大都在癌前病变(CIN)即已诊断出来;但在大陆,多数民众不知何谓“抹片”,有些大学的附属肿瘤医院, 一个医院一年开的子宫根除性手术(radical hysterectomy),就和全台湾一年的刀数不相上下,全中国每年有几亿妇女需要抹片、需要教育,每年有几十万的妇女需要做子宫颈癌大手术,可想而 知台湾专家在大陆会有多少可以发挥的空间,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因为可以挽救许许多多的生命!笔者甚至认为,陆籍医师可以送到台湾来代训,提升水平,但有些 台湾日渐少见的病例,其实也可以派去大陆的台资医院交流学习呢!子宫颈癌的大手术便是一个例子。其他的各种疾病,也是差不多状况。由于整体卫生水平和台湾 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每一位台籍医师在大陆应该都有不小的挥洒空间。

在中国大陆经营企业的最大风险是被非法侵占,血本无归,无语问苍天!根据台湾海基会截至2010年6月底的资料,目前已有3500家以上的台商在大陆 发生这类的纠纷,绝大多数都没办法解决。由于大陆仍不是完全法治的社会,人治的成分还不少,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现阶段大概只有和中央及地方关系良好 的台商,尤其规模庞大的财团最有保障。当然,奉公守法也十分重要,否则即使富可敌国,照样锒铛入狱呀!对一般想在大陆开设医院的台湾医界人士而言,最保险 的做法也许是找当地的有力人士合作。事实上签订ECFA之后,应该也有不少外资想与台资合作,藉助台湾的优势,一起进入大陆医疗市场。而这时候如果不是财 力雄厚、关系特佳的话,能够再找够力的陆资合作,应该也是比较保险的。另一方面,由于大陆有不少公立医院营运绩效不彰,这也是台资医院进驻合作,并且相对 风险不是很高的一个方式。

在大陆经营医院除了营业税、医师的“灰色收入”、文化差异与冲击之外,还有一些实务上的困难要逐一克服,例如大陆医疗普遍花大钱做广告,据闻有些医院 甚至有40%之支出是用于广告,这在根本不可以做医疗广告的台湾来看,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如何去适应或改变,而仍然保有自己的竞争力,是一门学问。又 如,大陆的医病关系,病人对医师信任度普遍偏低,抬棺抗议、殴打医师均时有所闻,如何妥善处理诸多医疗纠纷,更是一大学问!

此外,法令的限制也是一大问题,例如由于控制人口,计划生育在大陆是一个重点工作,想要接生,不是每一家医院都可以,必须经过审批;也因此,生殖医学 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发展的,很多人口500万、1000万的大都市,都只有两三个大医院被允许做试管婴儿。因此,在台湾目前人工生殖业务量最大的大医院-- 台大和北医,一年有6、7百人次的取卵,但在大陆,不少做人工生殖的大医院,一年往往是3、5千个以上,因为是寡占市场呀!又如心导管,在台湾只要有合格 的人力和设备就可以做,在大陆同样需要经过审批。往好的方面想,他们在控制医疗质量,不过是藉由官方力量管制,但在台湾或其他民主国家,通常第一线的质量 管理是由医学会做自律,政府的公权力居于后线。尽管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法令规章也会逐渐松绑。对台资医院而言,“打好关系”和“带动变革”两路进 行,应该还是可以继续前进。

大陆或引发台湾医师人力不足?

无论如何艰难,一家又一家的台资医院都已经在跌跌撞撞中学得不少经验,也练就了一身应付的功夫,甚至在和中国中央与各地的关系上,也大都逐渐得心应手,因而有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展望未来,由于中国在2008年,亦即“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时,推出了医疗改革新政策,过去医疗行业“账面亏损、实际暴利”的时代,会逐渐过去,政府 会加速市场自由化,尤其对台资企业,很快地不会仅限于五个地方开放纯台资设立医院;许多公立医院也可能逐渐转交民间经营,这也是台资医院的一个机会。

由于同文同种,比起同样位在附近的邻国,例如日本、韩国,乃至不同文也不同种,又位在千里之外,但仍磨刀霍霍、跃跃欲试的欧美国家,台商拥有最多的优 势。而由于台湾的财政困难,健保预算受限,因此可以预料未来一定有很多的台资医院在中国大陆各地区,尤其一、二线城市纷纷设立。

台湾年轻一代的医学院毕业生或刚训练完的年轻医师,将会“逐水草而居”,随着台资医院在各大城市落地生根,甚至一些45岁~60岁,年富力强、经验丰 富的壮年医师,也可能去中国大陆开创事业的第二春。这对于纾解台湾医事人力压力,也有好的一面;而台湾医师在中国大陆能够发挥所长,同时也一样服务人类, 其实和在欧美、日本或者非洲行医,对人类的基本贡献并无不同。

反过来说,台湾必须面对的一个严肃课题,就是签订ECFA之后,未来一、二十年内,会有大量的台资医院进驻大陆,当大陆和台湾医师的收入逐渐接近,甚 至超越台湾之时,势必有大量的台籍医师涌入大陆,可能有一天会发生台湾的医院普遍性的医师人力不足,反而必须开放招收较落后地区毕业的医学生,那真是一个 令人深感无奈的状况,但是经济学的供需原理是不变的法则,在多变的世界中,台湾必须及早做出因应的策略。

 

来源:台湾医界

标签

为你推荐

国家医保局官网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专栏资讯

国家医保局官网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专栏

目前,国家医保局正以编制出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的方式,统一指导各地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现已印发护理、综合诊查、康复等17批立项指南。

2024-11-23 12:16

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资讯

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

1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

2024-11-23 11:51

限制B证,增加复活机制,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文件正式发布资讯

限制B证,增加复活机制,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文件正式发布

11月22日晚间,第十批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根据文件显示,此次集采将于12月12日在上海市奉贤区进行报价。采购周期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与此前与第...

2024-11-23 11:18

恩凯赛药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NK细胞免疫产品管线资讯

恩凯赛药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NK细胞免疫产品管线

近期,恩凯赛药(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生制药领投,张科禾润、易津资本等跟投。本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恩凯赛药在研产品管...

2024-11-22 09:22

CDE: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资讯

CDE: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本指导原则所涵盖的细胞治疗产品是指来源、操作和临床试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用于治疗疾病的人体来源活细胞产品。

2024-11-21 22:11

又一款针对晚期肺癌的创新药获批上市资讯

又一款针对晚期肺癌的创新药获批上市

日前,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晨泰医药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佐利替尼片(商品名:泽瑞尼)获批上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号外显子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

2024-11-21 16:04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男性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资讯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男性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近日,万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万泰沧海生物)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通知书》(通知书编号:2024LP025...

2024-11-21 13:31

百济神州,达成了一项和解资讯

百济神州,达成了一项和解

近日,百济神州美股发布临时公告宣布,其两家子公司BeiGene USA,Inc 和BeiGene Switzerland GmbH(与百济神州有限公司合称“百济神州”)与MSN Pharmaceuticals,Inc 和MSN...

2024-11-21 08:54

山西公布2023 年国谈药品(竞价药品)同通用名药品(第二批)医保支付标准资讯

山西公布2023 年国谈药品(竞价药品)同通用名药品(第二批)医保支付标准

国谈药品(竞价药品)同通用名药品(第二批)医保支付标准。

2024-11-20 20:40

TPP亚太区总裁叶惠琦:以AI赋能医疗,推动“一人一生一份电子病历”理念中国落地资讯

TPP亚太区总裁叶惠琦:以AI赋能医疗,推动“一人一生一份电子病历”理念中国落地

作为英国NHS(英国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首选的医疗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TPP凭借其前沿的理念和创新的技术,正加速在中国市场深耕,推动中国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智慧化进程。

文/张蓉蓉 2024-11-20 15:51

将获超4000万美元现金付款,博奥信2款自免资产授权出海资讯

将获超4000万美元现金付款,博奥信2款自免资产授权出海

日前,博奥信生物宣布与Aclaris Therapeutics就BSI-045B和BSI-502达成全球(除大中华区外)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博奥信将获得超过4000万美元的现金付款,作为首付款以...

2024-11-20 14:19

中国心梗救治日|欧翎先锋赋能基层药师,共筑基层血脂科学管理资讯

中国心梗救治日|欧翎先锋赋能基层药师,共筑基层血脂科学管理

目前,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治疗率与达标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血脂管理亟待加强。

2024-11-20 13:12

因美纳宣布扩展TruSight Oncology产品线资讯

因美纳宣布扩展TruSight Oncology产品线

最新解决方案将亮相于分子病理学协会年度会议,以实现对肿瘤的全景变异分析。由因美纳客户主导的研究和分享将提供最新的肿瘤分析证据和相关内容。

2024-11-20 10:01

一家中国Biotech企业反向收购了美股上市公司资讯

一家中国Biotech企业反向收购了美股上市公司

在当今的生物科技领域,Biotech公司正积极探索新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或选择“卖身”大药企怀抱,或寻求“联姻”以壮大自身。而在这股潮流中,睿跃生物(Cullgen)却独辟蹊径,通...

2024-11-20 09:21

共创共享眼科智慧!首届泛大湾区眼科学术会议(PGBO·2024)圆满落幕资讯

共创共享眼科智慧!首届泛大湾区眼科学术会议(PGBO·2024)圆满落幕

11 月 15 日至 17 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主办,东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承办的“首届泛大湾区眼科学术会议(PGBO·2024...

2024-11-20 09:16

让急救更便捷,晖致在研新药亮相长城会,期待助力心梗救治资讯

让急救更便捷,晖致在研新药亮相长城会,期待助力心梗救治

11月7—10日,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暨亚洲心脏大会(ASH 2024)在北京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企业之一,晖致携在研新款高选择性的P2Y12受体拮抗剂...

2024-11-19 16:51

康弘药业荣获2024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奖资讯

康弘药业荣获2024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奖

经过激烈角逐,凭借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践方面的卓越表现,康弘药业下属子公司——济生堂药业,从众多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登榜“2023中国中药企业传承与创新最佳实践案例50”。

2024-11-19 13:19

上海公布2024年9月挂网公开议价超“黄线”、未通过公允性评估、重点监控药品幅度靠前且有一定采购金额的品种资讯

上海公布2024年9月挂网公开议价超“黄线”、未通过公允性评估、重点监控药品幅度靠前且有一定采购金额的品种

近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公布了2024年9月挂网公开议价超“黄线”、未通过公允性评估、重点监控药品幅度靠前且有一定采购金额的品种。

2024-11-18 22:09

华东医药创新研发加速,两款GLP-1药物获批脂肪肝相关适应症临床试验资讯

华东医药创新研发加速,两款GLP-1药物获批脂肪肝相关适应症临床试验

由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HDM1005注射液(靶向GLP-1 GIP长效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

2024-11-18 20:02

美的楼宇科技携制药行业暖通解决方案亮相2024药机展,赋能制药行业绿色智慧升级资讯

美的楼宇科技携制药行业暖通解决方案亮相2024药机展,赋能制药行业绿色智慧升级

11月17日,第65届(2024秋季)中国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以下简称“药机展”)于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作为楼宇智慧生态集成解决方案引领者,美的楼宇科技以“以智提质,构...

2024-11-18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