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医疗话题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知名眼科医生、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林顺潮在“两会”上提出简化医疗审批程序、深港两地用药清单互通的建议。
事实上,在CEPA框架下,进入深圳的港资医疗越来越多,目前已有7家港资医疗机构和港方运营管理的港大深圳医院。不过,在深港资医疗机构的运营多多少少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一方面,港资医疗主办方感觉来深办医受限过多;另一方面,不少市民建议港式医疗服务也该更加灵活、多点人情味。
“来深办医处处受限”
全国“两会”上,林顺潮就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提出,希望政府下放权力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尤其是在审批程序上进行简化。他一直主张在深圳开展的角膜移植手术尚未进行,“因为涉及角膜来源审批的问题,需要广东省好几个部门批准再到深圳,而角膜的保存期只有几天,时间要求紧迫。”
“在深圳开设诊所比在香港更严格,审批程序很多。”深圳紫荆齿科负责人朱胜吉也深有同感。他表示,严格是好事,但在审批上需要灵活。“来深圳办医在选址上有很多程序,比如诊所开设要卫生部门审批,很多硬性标准必须要到达。要先租好地方并按照标准装修,然后申请。申请时还要经周边居民和医疗机构同意,如果不同意前面的投资就白丢了。”朱胜吉说,在深圳申请诊所牌照很复杂,在开业前期会有很大压力。而在香港,拿到政府牌照的医生都可以开诊所。
审批流程复杂和周期长大大提高了来深圳办医的成本。“港医门诊一般做高端,在福田区甲级写字楼,租金一个月就要10几万元。”在深圳开办志浩西医综合门诊部的香港人黄志浩说,缩短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中的一些硬性标准可以减少和降低运营成本。他透露,几家在深圳的港资医疗的运营效果没有预期中的好。
昨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东门的吴玮综合门诊,这是深圳首家港资综合门诊,2010年12月由香港中医吴玮开办。与开业时的景象不同,门诊部二楼已经全部是整形美容科室,原本是中医等相关科室的三楼已经出租给别人帮工。虽然该诊所名称没有变,但是服务内容已经完全“变味”,开业时主打中医的综合门诊现在只做整形美容业务了。显然,经营上的压力已经让门诊部转型,从深圳医疗市场来看,开办整形美容业务比中医服务更赚钱。
习惯不同,事与愿违
黄志浩说,港医来深圳开设诊所,有的一开始以为优质服务能吸引大陆患者。黄志浩口中的优质医疗服务除了港式预约挂号等模式,还包括医生开药、医生服务态度等。“暂时较少遇到医闹,因为病人知道我们的做法,医生收入不与化验、药费挂钩,只与诊费及病人数量挂钩。”黄志浩说,看病时医生对病人的解释做得多一点,比如得啥病、吃啥药,可能会有啥副作用,且有免费的售后服务。
不过,因为内地人的看病习惯不同,港式医疗服务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几家港式医疗门诊走的都是高端路线,诊费少则几百元老,多则上千元高额诊费让大多数深圳人接受不了。
在香港,医疗机构不允许做广告。然而,深圳民营医疗机构没有不做广告推广的。开业前期,紫荆齿科、林顺潮医院等港资医疗机构不愿做广告,后来迫于深圳人只愿去公立医院就医的习惯和民营医疗环境,纷纷在媒体和户外投放广告。
黄志浩说,香港的医疗服务管理经验来到深圳会有一些修正,因为首先必须要符合当地法规,要适应内地国情。但是在服务模式方面没有太大修正,因为已经受到部分内地患者的认同。
港式医疗服务质疑声日多
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目前深圳已经有7家港资医疗机构,包括6家门诊部、1家医院,年内还有1家准备开业。此外,港方运营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管理和服务模式上都承袭了香港“血统”。
不过,随着港式医疗服务日渐被深圳人熟悉,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部分市民认为港式医疗来到深圳后都有些水土不服,希望能更融入深圳的医疗环境,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港式服务带来的便利。
文小姐介绍,第一次去港大深圳医院看病没有预约挂号,没有事先预约,家人病情较急,就咨询护士有没有爽约不来的。但是,护士生硬地告知不能临时预约后就不再搭理。文小姐到诊室发现有人爽约,有的医生有大把空闲时间。“深圳许多医院都很灵活,可以现场挂号。”文小姐说,港式医疗服务来到内地后应适当调整,灵活地满足市民需要。
张先生则介绍,有次去港大深圳医院看病,见到一个老奶奶抱着高烧的孩子,告诉导医护士想看儿科,接待的护士说没有预约看不了,却没有告知可以看急诊或其他信息。老人不断央求,急得跳脚,还是旁边的好心人提醒她可以看急诊。
港大深圳医院和港资门诊的诊费要比深圳其他医院高,这种高收费应该建立在医疗水平和优质服务上。不过,一些市民觉得如此高的收费并不值。近日,港大深圳医院发生患者家属推搡护士的事件,患者向记者哭诉医院的港式服务存在问题,医护人员的态度冷漠,几次去港大医院看病的感觉都不好。而在林顺潮眼科医院就诊过的张女士觉得港式服务言过其实,家人花1000元诊费预约了名医林顺潮,哪知道看病全部是助理代劳,林医生只不过解释了一下检查报告,“报告没有解释完,护士就急急忙忙把我们拉出去啦。”
深圳可先试两地用药清单互通
进入深圳的港式医疗日渐增多,两地医疗合作越来越多,且在两地就医的患者也多了。朱胜吉说,内地医疗管理方面也有适合香港学习的地方,比如培训晋升制度给医生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尽管内地目前没有专科医生制度,但是内地大医院的医生专业技术并不比香港同行差,基于巨大的病人群,临床经验以及动手能力往往更好。
在两会上,林顺潮还提出希望香港和深圳能够用药清单互通,以减少两地居民的麻烦。林顺潮说,目前一些药在香港通过注册,在内地却不能使用。来深圳办医的港医在香港都开有诊所或执业,如果用药清单互通,深圳患者就可以用上香港药品。
作为香港医生,黄志浩觉得很多大陆的药要比香港贵很多,“香港还有几分钱的药,内地患者听了不敢相信。大陆胃药一般卖10—20块一粒,香港大概5—6块一粒。”
“现在很多政策是在国家层面制定、深圳执行,但有些政策需要做一些改变,希望深圳能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林顺潮表示。黄志浩也赞同,深圳特区应该先行试用,哪怕是前海也行。
朱胜吉则认为,要深圳先行先试通过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涉及改变现有的医药产品审核制度,“这是全国性问题,为深圳的港医单独破例可行性不大。”
观点
市卫计委医政处廖庆伟:
良药苦口利于病
关于几位深圳港资负责人对内地办医审批程序复杂、希望能简化审批程序的问题,市卫计委医政处廖庆伟表示,在深圳办医已经是最简单的了,深圳的程序和流程基本上是根据国家要求。港人来内地办医的审批权限主要在省里,深圳能做到的并不多。
在廖庆伟看来,港式医疗模式没有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预约挂号、全科服务等能引导市民有序就医。“良药苦口利于病。”廖庆伟指出,如果市民还不适应,不是这种模式或者服务需要去改进来适应市民,而是应该慢慢改进不好的就医习惯,去适应好的东西,把老的观念、不好的想法改掉。而且不能把港式医疗服务与内地的医疗服务对立起来,港式医疗进入深圳后就是深圳模式,“他们进入深圳的时候就已经有变化,是符合深圳的了。”廖庆伟说。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为你推荐

强生公司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携创新机制药物开启肺癌诊疗新时代
今日(4月12日),强生公司宣布,旗下创新肺癌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在华上市。
2025-04-12 17:25

2025全国爱鼻日:科学防治鼻病 技术赋能健康
今天(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以“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为主题,旨在提升行业及公众对鼻部疾病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防治的认知水平。
2025-04-12 08:23

医院因未完整上传追溯码数据,被医保基金拒付处理
能够实时监测追溯码采集数据,从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等方面配置监测指标,向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推送追溯码采集不达标明细数据,由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配置事中审核规则,形成...
2025-04-11 19:10

河北省统一规划,推动定点零售药店实现“无码不结”
近日,石家庄参保市民王先生在去药店购药时,发现药店工作人员仅使用扫码枪扫描了药盒上的追溯码,就完成了医保结算,比以往买药结算要高效很多。
2025-04-11 18:52

巴可携数字化手术室等亮相CMEF2025,以领先科技赋能精准医疗
巴可携标准医用显示与定制化方案、4K全光纤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以及Coronis OneLook多模态诊断成像显示器等创新产品亮相
2025-04-11 10:50

健康消费有哪些,《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强化药店健康...
2025-04-10 22:25

美的楼宇科技亮相2025CMEF,全维智变助力智慧医院绿色焕新
2025年4月8日-11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这场全球医疗健康科技的风向标盛会上,美的医疗携旗下万东医疗、楼宇科技、生物医疗等...
2025-04-10 11:41

科赴支持权威协会发布中国首个常见轻微病症管理专家共识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防融合分会联合编撰的《常见轻微病症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
2025-04-09 15:50

Cytiva蛋白A层析填料新品发布 推动单抗药物纯化工艺降本增效
全新发布的MabSelect SuRe 70与MabSelect PrismA X蛋白A层析填料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025-04-09 13:23

国家药监局要求进一步做好《药品生产许可证》发放有关事项
2025年7月1日以后发放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各省级局应统一以本行政区域内电子证照二维码形式管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正本、副本的纸质版和电子证照应分别标注二维码。
2025-04-08 21:34

第91届CMEF开幕:盈康一生携AI+创新成果亮相 共建数智医疗生态
本届展会,盈康一生以“AI在海尔,因AI盈康”为主题,携旗下明星产品、AI创新场景解决方案亮相。
2025-04-08 15:54

@医疗人士 生物相容、抗菌、精密注塑...梦寐以求的创新方案在哪?都给您归纳好了!
2025-04-08 15:10

德国默克集团宣布与恒瑞医药再度达成合作,推进辅助生殖领域口服GnRH拮抗剂的商业化落地
根据协议条款,默克公司将向恒瑞支付1500万欧元首付款;在此基础上,恒瑞有权收取许可产品的里程碑付款及在许可区域的年度净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2025-04-08 13:32

恒瑞医药、瀚宇药业、贝达药业等医药企业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回应
恒瑞医药(600276 SH)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海外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 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2025-04-08 12:49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启动战略合作 构建数字化肥胖防控新生态
今日(4月7日),全球肥胖症治疗领域领导者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的背景下,双方将依托基于微信平台的“腾讯健康”小程序与...
2025-04-07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