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两会”中,关于急救医生短缺的问题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去年12月,上海一名59岁市民突发疾病,家人数次拨打120均被告知“没车”,苦等一个半小时未盼来急救车,患者最终离世。
事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坦言,当日接线员回应“没车”,并非指没有救护车,而是人手不够。因为在上海市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仅有164名急救医生可供派遣承担急救任务,而在近一年就有近四分之一的急救医生离职。
事实上,急救医生紧缺在全国来说都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在上周,国家卫计委召集部分省市的急救中心主任到北京开会,研讨是否可以专门设置一批“急救员”来分担急救医生的部分工作。
杭州的急救医生短缺吗?他们的工作现状如何?这几天,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
杭城急救医生缺口近半
一名驾驶员、一名医生、两名担架工,这是杭州大多数急救站点的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我们杭州主城区设置了17个急救站点,基本上每个点要安排一组人和两辆车值班。现在有56辆车跑跑还能勉强应付,但人员上真的很难安排。”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说。
按道理,急救医生排班应该是跟医院里的护士一样“三班倒”,但实在是因为人手紧张,即使现在排班已经实行“两班倒”,急救医生的需求量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应主任给记者做了道算术题:
按一名医生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然后休息两天计算,一个站点至少需要4名急救医生,值班才能安排得过来。这样主城区17个站点,最起码要有68位急救医生,但杭州市急救中心实际在编的急救医生只有37名,存在31人的缺口。
“两班倒”的工作分组是:一个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共10个小时;一个夜班则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共14个小时。
“白天工作适合人体规律,所以上白班的时候即使多跑几趟也不会觉得特别累。但夜班事情多的时候一趟趟往外跑,有时候上一趟跑出去都还没回来,半路调度中心又会派来新任务,折腾到几乎一整晚都不曾合眼,这样违背生物钟的工作,真的觉得非常累。”做了近二十年院前急救工作的钱宏医生深有感触。
有些医生因为生物钟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工作不久后就出现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等健康问题。
连续两月招聘却无人问津
面对缺人现状,急救中心也想到了招聘。然而,尽管有事业编制作为“诱饵”,想招个急救医生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去年的10月和11月,我们曾两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院前急救医生,结果两次信息公告以后,都没有人来报名。”应主任有些失落地说。
每年从全国各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少说也有好几万,现在一般的大医院招聘医生,要求应届生起码硕士毕业,杭州市急救中心经特批招聘的要求是只要本科毕业就行,但仍然没太大吸引力。
同样是事业编制,为何院前急救医生的岗位不受青睐?应主任从院前急救工作的特性中分析出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职业发展前景渺茫。进入大医院的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后,随着职称一级级往上升,开自己的专家门诊。而急救医生的工作永远是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不可能有自己专攻的领域,甚至有的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干的是一线的急救工作。
急救医生在升迁上也存在瓶颈:杭州市急救中心目前没有正高职称的急救医生。4年前入职的周海斌医生,工作以来一直表现优秀,尤其是在危重病人的心肺复苏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成功率。不过,问起今后的打算,他只是笑笑说:“还没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很多事情都要凑机会。”
另一方面,则是工作又累又辛苦。“作为急救医生,每天风吹日晒,不管怎样的现场都得第一时间赶到。我以前在杭州市中医院站点,周边是西湖景区,经常需要爬山,有一次白班跑了一趟灵隐、两趟宝石山,第二天来上夜班两条腿都酸到抬不起来。”钱宏医生说。
急救医生背在肩上的急救箱有11公斤重,出现场时经常得上上下下爬楼梯,有时候还得帮忙抬担架。因此,长时间的特殊工作环境,导致他们中不少人有职业病,如关节积水与常爬楼梯有关,胃病与吃饭不规律有关,腰椎病与长时间坐车有关等。
向医院“借”医生弊端不少
招人的办法不行,于是只能另辟蹊径来解决人手问题。因为杭州各个急救站点设在各大医院里面,所以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向医院“借人”。“近年来,除了我们自己在编的急救医生外,缺少的部分就由各医院的急诊科出人解决。”应主任说。
然而,这部分人毕竟是向人家“借”的,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尽管借用医生的部分奖金由急救中心来考核,但每位医生借用的时间只有3个月,不少人觉得只要混过去就好,3个月的奖金少点也无所谓。
“虽然医院里的急诊科跟别的科室相比也算是累的,但肯定没院前急救医生那么辛苦,需要背着医疗设备到处跑。所以为了公平起见,科室里的医生都是轮流去做院前急救工作的,有时候大家开玩笑说这是‘流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医院急诊科医生说。
一方面,大医院里的医生不愿意做院前急救工作,另一方面,急救中心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大医院的医生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十分胜任院前急救工作。
比如说输液、气管插管,这些工作在大医院里都由护士完成,医生只要下个医嘱就行。但在院前急救中,很少有站点配有护士,所以医生还得兼干护士的工作。大医院里的医生这方面的业务不熟练,多少会影响到急救的质量,比如有病人投诉急救医生连扎了好几针都找不到静脉。
举措
救护员制度可行性如何
为了缓解急救医生紧缺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也在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在国外,院前急救工作不是由医生来干,而是救护员。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后,这些救护员可以从事一定范围的救援工作,基本上一辆车上安排两名救护员,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工的工作全部兼任,且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可以高到30%—40%。
因此,国内也想往这方面探索。去年10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计划在今年的2月1日实施。
其中的第二十条写明,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搬运、护送患者、现场心肺复苏,以及在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等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
“从理论上来分析,组建医疗救护员制度后,可以分担急救医生的部分工作。因为我们曾做过统计,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只有20%是真正危重的病人,另外的80%都是很简单的问题,有的病人甚至不需要任何处理。”应旭旻主任说,但要真正实施起来,源自国外的救护员制度可能会“水土不服”,上周在北京开会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急救中心主任觉得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当接到报警时,调度员根本不知道患者的严重程度,这将导致无法准确决定该派医生还是救护员去。
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执业医师法》规定,只有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才可以在一定的执业类别和范围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工作。而救护员虽可在业务上经过严格的培训,但始终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冲突。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将会带来法律上的“硬伤”。
一系列举措拓宽急救医生职业道路
急救医生流失的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不过,近三年来,杭州市急救中心逐步推出一系列举措,试图来改变急救医生的职业前景,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度,从而留住有工作经验的医生,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医学生来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比如:成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中心、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联合会培训基地,开展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让优秀的急救医生担任培训老师,经验丰富的急救医生从一线退下来后还能做培训师工作。同时,杭州市急救中心已经成为海南医学院教学基地,由急救医生从事带教工作,今后甚至还可能成为学校的硕导和博导。
另外,在急救医生中选拔优秀医生赴美国威尔重症医学研究所进修;建立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培养管理机制;安排急救医生参与全国院前急救各类学术会议,到全国各地优秀急救中心参观学习等,从而不断提高急救医生的自我修养和水平。
“急救医生干了一段时间后转去医院或是改行的人每年都有,不过近几年我们做了这些探索之后,情况已经明显改善,每年离开中心的急救医生的数量都只有两三人。”应旭旻主任说这些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急救医生今后的希望。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