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药品支出≤5%

医疗健康 来源:国家卫健委
2019
02/14
09:58
国家卫健委 医疗健康

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


通知明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从基本要求、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推进医改工作情况、医院绩效等6个方面做了规定,并列出了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清单,疑难病种清单和关键技术清单。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当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500台、床位数≥150张;医护比≤1:1.2、椅护比≤1:0.9、床护比≤1:0.6;

(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椅位总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椅位总数≥20%;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椅位数均≥10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7万人次;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5%;

(三)近三年,年均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病例数≥800例,占年总手术病例数比例≥10%;

(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

在医院绩效中,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均要求:医疗收入占比不低于85%,药品支出不超过5%。另外,近三年,每椅位日均接诊量,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要求不低于8.5人次,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则要求不低于6人次。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中还规定:

近三年,牵头制定国家级和涉及全行业规范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指南≥30项,承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部门委派的公共卫生项目≥3项,开展口腔疾病防治管理模式研究。牵头组建医疗集团或者专科联盟,应当覆盖行政区域内至少3个省份,跨省医疗机构≥5家,探索建立符合口腔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10家(其中包含县市级以下医院≥3家)。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一、基本要求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或者具备相应口腔专业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全国患者就医。诊疗科目齐全,具有完善的配套医技科室,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承担全国口腔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学科整体发展。组织或协调国内口腔相关专业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500台、床位数≥150张;医护比≤1:1.2、椅护比≤1:0.9、床护比≤1:0.6;

(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椅位总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椅位总数≥20%;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椅位数均≥10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7万人次;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5%;

(三)近三年,年均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病例数≥800例,占年总手术病例数比例≥10%;

(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

具备开展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能力。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并具有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能力,辐射和引领我国口腔医学发展。已构建口腔疾病防治初级网络,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防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国际口腔疾病防治交流与合作。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种植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全科、口腔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口腔麻醉科、复苏室、口腔急诊科、口腔修复工艺科、医学检验科(血库)、药剂科、营养室。

(二)诊断服务项目。

提供口腔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X线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摄影、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锥形束CT)、DR(数字化X线摄影)、B超、病理等诊断服务。

能自主开展下列较为先进的诊断方式:肌电检查、神经电检查、下颌运动检查、数字咬合分析、唾液腺内窥镜检查、唾液腺造影检查、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颞下颌关节造影检查、微生物检测、腭咽闭合功能检查等。

(三)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诊疗能力。

提供针对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见附表1、2)的诊断与治疗服务,近三年收治病例覆盖清单所列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95%以上,诊疗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关键技术开展情况。

具备利用关键技术(见附表3)解决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能力。近三年开展技术覆盖清单所列技术95%以上,关键技术病例数占总治疗病例数比例≥45%。

三、教学能力

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及培训工作,应当承担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员工在职继续教育以及面向全国提供医、护、技、管全方位继续教育培训等教学工作,培养高水平口腔疾病防治专业人才。教学能力、水平及硬件设施应能满足教学需求。

(一)教学条件。

收治的病种与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口腔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具有面积≥2500㎡的独立教学区域;教学硬件资源应包括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图书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面积≥2000㎡的独立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并具备相应的模拟教学设备,例如口腔教学仿头模设备≥100套;学生临床轮转科室的示教室配备率应≥90%,示教室面积≥20㎡;近三年,进入口腔临床学习及培训的本科生、长学制学生、专业型研究生(博士及硕士)、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进修医师的人均椅位数≥0.5;具有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基础医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二)师资构成。

研究生导师人数≥1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0人;口腔专业医学生和住院医师与带教师资的生师比不超过6:1;主要专业教研室应有脱产带教教师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近五年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教育部认可的规划教材编写≥5本。

(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积极承担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任务,至少满足以下2个条件:

1.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1名;

3.国家医学考试口腔类别命审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4名、专业组长≥6名;

4.受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委托,开展国家口腔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制和试题开发,主编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4本。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当为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遴选设置并由国家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按照规定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招收培训对象≥80人(含并轨培养研究生);本院住院医师纳入规范化培训率达100%。

(五)培训和接收进修情况。

近三年,举办国家级培训项目数量≥100个;接收进修人员≥500人次,进修结业考核合格率≥95%;每年接收国际学员≥10人次。

四、科研能力

应当拥有高水准的专家、高起点的科研人才、重点科研部门、国家级课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参与国际合作。在临床研究、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中发挥示范作用,具有开展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的能力,在国内或国际上取得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一)科技人才及平台设置。

1.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的3项:

①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②具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

③具有国家重点学科;

④具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⑤具有口腔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的6项:

①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②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2人;

③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2人;

⑤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人选≥1人;

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⑧全国学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10人;

⑨万人计划≥1人;

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

(二)科研项目。

近三年,年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5个、临床型科研项目≥8个。

(三)科研成果。

近三年,累计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5项,临床应用转化项目≥5项;有自主创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保健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得到应用与推广;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500篇,且在影响因子≥5分的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50篇或在JCR分类Q1区的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0篇;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00篇。

近十年,以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

五、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推进医改工作情况

(一)承担公共任务,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

1. 近三年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牙病防治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支撑单位,引领和带动全国口腔专业的持续规范发展。近三年,全国学、协会副会长(包括前任)以上任职数≥5人。承担国家口腔医学专业质量控制工作,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人。近三年,牵头制定国家级和涉及全行业规范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指南≥30项,承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部门委派的公共卫生项目≥3项,开展口腔疾病防治管理模式研究。

2.开展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研究、实施和推广工作。近三年,年均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50次,年均参与培训人员≥1000人次,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牵头组建医疗集团或者专科联盟,应当覆盖全国至少10个省份,跨省医疗机构≥30家,探索建立符合口腔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医疗联合体内开展合作科研课题≥10项,或诊疗规范推广≥5项;近一年安排联合体内医院进修≥100人次,联合体内分级转诊≥1000例次。

4.远程医疗服务。借助互联网手段提高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30家(其中包含县市级以下医院≥10家);有效配置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和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可用于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满足年远程医疗服务量≥200例次需求。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量≥20种,覆盖全院50%以上的临床医疗科室,不断提升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医院管理相关的培训,近三年举办全国性医院管理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500人,参加培训医疗机构≥50家。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要符合《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的要求,信息化功能要具备《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的要求,信息技术要符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版)》的要求,数据上报要符合《委属(管)医院信息服务与监管系统数据上报管理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医院电子病历和信息平台建设;医院电子病历建设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电子病历应用等级测评”四级要求;信息平台建设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要求;医院核心业务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级要求,使用国产密码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保护;能为区域医疗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支撑。

(四)健康宣教工作。开展全国性口腔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宣教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面向患者的口腔疾病预防、保健、诊疗等科普教育。

(五)承担政府公益任务和社会公益项目情况。组织开展义诊、支援贫困地区、扶助贫困患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活动,具有覆盖全国的社会公益号召力和影响力。

六、医院绩效

(一)医院收入结构。

医疗收入占比≥85%。

(二)医院支出结构。

药品支出≤5%。

(三)临床医疗服务绩效。

近三年,每椅位日均接诊≥8.5人次(按工作日计算),平均住院日≤8.5天,术前平均住院日≤4天。

附表:1.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清单

2.疑难病种清单

3.关键技术清单

附表1

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清单

附表2

疑难病种清单


附表3

关键技术清单


附件2:

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一、基本要求

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应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或者具备相应口腔专业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所在区域患者就医。诊疗科目齐全,具有完善的配套医技科室,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承担对本区域内医疗机构口腔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学科整体发展。积极配合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组织开展的工作。

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300台、床位数≥100张;医护比≤1:1.1、椅护比≤1:0.9、床护比≤1:0.5;

(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总椅位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总椅位数≥20%;口腔急诊科椅位数≥5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2万人次,口腔预防科椅位数≥8台,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3%;

(三)近三年,每年均开展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

(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

具备开展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能力,积极开展临床研究,配合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带动提升区域内口腔专业诊疗能力。已构建口腔疾病防治初级网络,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防治结合服务模式。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种植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全科、口腔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口腔麻醉科、复苏室、口腔急诊科、口腔修复工艺科、医学检验科、药剂科。

(二)诊断服务项目。

提供口腔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X线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摄影、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锥形束CT)、DR(数字化X线摄影)、B超、病理等诊断服务。

能自主开展下列较为先进的诊断方式:肌电检查、下颌运动检查、数字咬合分析、唾液腺内窥镜检查、唾液腺造影检查、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颞下颌关节造影检查、微生物检测、腭咽闭合功能检查等。

(三)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诊疗能力。

提供针对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见附表1、2)的诊断与治疗服务,近三年收治病例覆盖清单所列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85%以上,诊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关键技术开展情况。

具备利用关键技术(见附表3)解决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能力。近三年开展技术覆盖清单所列技术85%以上,关键技术病例数占总治疗病例数比例≥30%。

三、教学能力

高度重视医学教学及培训工作,应当承担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员工在职继续教育以及面向全国继续教育培训等教学工作。教学能力、水平及硬件设施应能满足教学需求,并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

(一)教学条件。

收治的病种与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具有面积≥2000㎡的独立教学区域;教学硬件资源应包括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图书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面积≥1500㎡的独立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并具备相应的模拟教学设备,例如口腔教学仿头模设备≥80套;学生临床轮转科室的示教室配备率应≥80%,示教室面积≥20㎡;具有口腔临床医学或口腔基础医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二)师资构成。

具有接收口腔医学生培养能力的教学团队;研究生导师人数≥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近三年每年招收本科生≥50人,研究生≥70人;主要专业教研室应有脱产带教教师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近五年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教育部认可的规划教材编写≥1本。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当为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遴选设置并由国家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按照规定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接收培训对象≥60人(含并轨培养研究生);本院住院医师纳入规范化培训率达100%。

(四)培训和接收进修情况。

近三年,举办区县级以上培训项目数量≥50个,其中国家级培训项目数量≥20个;接收进修人员≥200人次,进修结业考核合格率≥95%。

四、科研能力

应当拥有高水准的专家、高起点的科研人才、重点科研部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临床研究、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中具有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科技人才及平台设置。具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并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的一项:

1.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2.长江学者或长江客座教授≥1人;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或优秀青年≥1人;

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人选≥1人;

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7.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8.全国学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5人;

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二)科研项目。

近三年,年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0个、临床型科研项目≥6个。

(三)科研成果。

近三年,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0项,其中至少1项具有转化临床应用前景;有自主创新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得到应用与推广;作为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50篇,且在影响因子≥3分的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50篇或在JCR分类Q1和Q2区的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0篇;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50篇。

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科技成果奖励≥1项。

五、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推进医改工作情况

(一)承担公共任务,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

1.近三年作为省级口腔行业学、协会等支撑单位,引领和带动本区域口腔专业的持续规范发展。近三年,省级学、协会副会长以上任职数≥5人。承担省级口腔医学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的工作,承担本省公共卫生项目技术指导和评估。

2. 开展口腔疾病防治事宜技术研究、实施和推广工作。近三年,年均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10次,年均参与培训人员≥150人次,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牵头组建医疗集团或者专科联盟,应当覆盖行政区域内至少3个省份,跨省医疗机构≥5家,探索建立符合口腔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医疗联合体内开展合作科研课题≥5项,或诊疗规范推广≥3项;近一年安排联合体内医院进修≥30人次,联合体内分级转诊≥200例次。

4.远程医疗服务。借助互联网手段提高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10家(其中包含县市级以下医院≥3家);有效配置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和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可用于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满足年远程医疗服务量≥100例次需求。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量≥10种,覆盖全院40%以上的临床医疗科室,不断提升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医院电子病历和信息平台建设;医院电子病历建设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电子病历应用等级测评”四级要求;信息平台建设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要求;医院核心业务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级要求;能为区域医疗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支撑。

(四)健康宣教工作。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宣教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面向患者的口腔疾病预防、保健、诊疗等科普教育。

(五)承担政府公益任务和社会公益项目情况。组织开展义诊、支援贫困地区、扶助贫困患者等活动,具有覆盖本区域的社会公益号召力和影响力。

六、医院绩效

(一)医院收入结构。

医疗收入占比≥85%。

(二)医院支出结构。

药品支出≤5%。

(三)临床医疗服务绩效。

近三年,每椅位日均接诊≥6人次(按工作日计算),平均住院日≤8.5天,术前平均住院日≤4天。

附表:1.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清单

2.疑难病种清单

3.关键技术清单

附表1

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清单

附表2

疑难病种清单

附表3

关键技术清单


来源:国家卫健委

为你推荐

雄安创立全国唯一省域内单独医保目录资讯

雄安创立全国唯一省域内单独医保目录

北京疏解人员到了雄安,医保待遇能否不降低?雄安给出的答案是:不仅不降低,还优于北京。

2025-01-09 22:41

Cytiva发布《2024全球生物制药可持续发展报告》资讯

Cytiva发布《2024全球生物制药可持续发展报告》

探索企业可持续增长范本,赋能生物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1-09 17:29

拜耳诺倍戈(达罗他胺片)第三项适应症注册申请获NMPA受理,实现新适应症全球同步递交资讯

拜耳诺倍戈(达罗他胺片)第三项适应症注册申请获NMPA受理,实现新适应症全球同步递交

日前,拜耳公司宣布,诺倍戈®(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的新适应症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

2025-01-09 16:10

优时比携手晶泰科技Ailux Biologics,共启生物制剂AI平台合作新篇章资讯

优时比携手晶泰科技Ailux Biologics,共启生物制剂AI平台合作新篇章

今日(1月9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优时比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世界前沿的创新研发型平台晶泰科技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一项许可协议,合作围绕晶泰科技旗下品牌Ailux Bi...

2025-01-09 15:50

伊布替尼片剂型国内首仿获批上市资讯

伊布替尼片剂型国内首仿获批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齐鲁制药的伊布替尼片仿制药获批,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伊布替尼片剂仿制药。

2025-01-09 14:02

赛诺菲抗CD38单抗赛可益在华获批,成为首个基于乐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作为关键证据获批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资讯

赛诺菲抗CD38单抗赛可益在华获批,成为首个基于乐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作为关键证据获批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

赛诺菲今日(1月9日)宣布,旗下抗CD38单抗赛可益®(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

2025-01-09 13:41

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默沙东佳达修®新适应证获批资讯

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默沙东佳达修®新适应证获批

佳达修® [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

2025-01-08 20:03

中纪委:2025年,着重抓好金融、国企、医药、高校等领域系统整治资讯

中纪委:2025年,着重抓好金融、国企、医药、高校等领域系统整治

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

2025-01-08 20:00

国家药监局批准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癌资讯

国家药监局批准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癌

今日(1月8日),安斯泰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备思复(通用名注射用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可瑞达(通用名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

2025-01-08 16:09

12亿美元,又一款国产ADC再“出海”资讯

12亿美元,又一款国产ADC再“出海”

日前,映恩生物和Avenzo Therapeutics共同宣布,双方就前者的EGFR HER3双抗ADC产品DB-1418(AVZO-1418),签订一项独家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Avenzo Therapeutics将获得DB-1...

2025-01-08 10:3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资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2025-01-07 21:50

金唯科完成数千万元阶段性融资,加速推进AAV基因治疗药物开发资讯

金唯科完成数千万元阶段性融资,加速推进AAV基因治疗药物开发

近日,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阶段性融资,本轮融资由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四川

2025-01-07 11:30

港澳药械通:27种境外中药获批进入内地临床应用资讯

港澳药械通:27种境外中药获批进入内地临床应用

广东允许港澳外用中成药人用证据替代临床试验资料,用于上市注册,15个港澳外用中成药获批在内地注册上市;首创港澳持有+大湾区内地生产模式,目前港澳2个药品已跨境在大湾区内...

2025-01-06 17:48

医美再生材料PLA从1.0到 3.0时代的历史沿革资讯

医美再生材料PLA从1.0到 3.0时代的历史沿革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同样也是因为命名规则的原因,高分子材料因为其分子的设计可以有无数种可能的构造,不同的构造呈现出的材料性能也不相同;从物理的角度而言,其结晶体硬度、...

2025-01-06 13:28

第三批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降幅超过前两次资讯

第三批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降幅超过前两次

相比此前开展的两批中成药集采(2021年、2023年),此次整体降幅超过前两批。

2025-01-04 17: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将药品注册检验、生物制品批签发检验和进口药品通关检验每批次用量从全项检验用量的3倍减为2倍。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逐步向滴眼剂、贴剂、喷雾剂等剂型拓展。

2025-01-04 13:23

首个干细胞药物获批,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资讯

首个干细胞药物获批,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024年1月12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曾发布了《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2025-01-04 11:25

星汉德生物全球首创HPV相关肿瘤全新一代TCR-T获批资讯

星汉德生物全球首创HPV相关肿瘤全新一代TCR-T获批

用于治疗HPV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口咽癌、头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和阴茎癌等。

2025-01-03 11:49

国内首款干细胞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国内首款干细胞疗法获批上市

昨日(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铂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申报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商品名:睿铂生)上市,用于治疗14岁以上消化道...

2025-01-03 11:35

远大医药创新温敏栓塞剂GPN00289取得临床新进展,已获得药监局创新型医疗器械资质认定资讯

远大医药创新温敏栓塞剂GPN00289取得临床新进展,已获得药监局创新型医疗器械资质认定

其用于治疗富血管的良性及恶性肿瘤的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产品GPN00289在中国开展的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已于近日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

2025-01-02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