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等检索工具的的前世今生 它是如何上神坛的

医疗健康 来源:科学网
2013
12/09
10:09
科学网 医疗健康

每天邮箱里几乎都有论文代写、代发之类的邮件,而且什么EI收录、SCI收录、影响因子多少、北大核心期刊、中科院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等等,弄得门清。有的时候看着这些邮件真的会觉得又可气又可笑,什么时候图情专业的看家学问竟然扭曲变形至此?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很长一段时期内,EI、SCI这样的检索工具曾经是人们查找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而核心期刊的概念也是因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却都用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身为图情专业的人,真不知道是应该骄傲呢还是汗颜!

所以一直想科普一下图情专业中的这些检索工具,简单介绍它们主要用来干什么的,那些评价功能又是如何越来越发扬光大起来的。当年没有数据库的时候,科研人员包括图书情报服务人员要从那些期刊中找到与研究相关的文献比现在可困难多了,于是便有了被称为二次文献的检索期刊,它们把分散在不同期刊中的相同学科或主题的文章集中报道,标出来源以便循着检索期刊的线索可以找到原文。当时几个最著名的检索期刊EI、CA、SA、SCI,其实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有明确的学科界线,比如EI主要收录工程类的文献,纯理论性的文献是不收的,CA收化学化工相关的文献,SA的四个分辑也有明确的学科范围,A辑:物理文摘、B辑:电气与电学、C辑:计算机与控制、D辑:信息技术,而SCI则除了揭示文献间的引用和被引关系外,在学科上也是偏数理化生理论性文献。这种学科特点其实一直到现在还留着影子呢,不少工程类学科的学者经常会抱怨以SCI作为成果评价依据对他们的不公,因为被SCI收录的工程类期刊还是占比相对较少的。但从信息检索的角度看,这样的学科划分更有利于文献的收集和利用,特别是没有电脑和数据库的情况下,检索工具要兼顾收集文献的全面性与检索的效率。这些检索期刊在收录文献的时候是经过筛选的,如EI的收录原则是对工程类研究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所以对来源期刊中的论文还要进行再次选择,一些专题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和参考价值不高的短论文、报道类文献都不收,SCI则对入选的期刊有比较严格的选择,入选的期刊都必须有比较完善的引文规范。稍早时候,被这些检索期刊选为源期刊,对期刊来说算是一种荣誉,至少从某个角度说明期刊的质量相对较高,这一点基本可算是期刊界和图情界的共识,因为图书馆在采购期刊的时候,该刊是否被某个检索期刊收录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再来看看核心期刊是个什么概念。这在开始的时候是图书馆采访人员提出的一个概念,因为期刊的特点,有些期刊专业面比较窄,有些则比较宽泛,而大多数某研究方向的学者都愿意把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期刊上,这样更能实现同行间的交流,所以,图书馆在采访某研究领域的期刊时,便会按期刊收录该专业文献的情况画几个圈,最中心的期刊收录了该领域的大多数文献,便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当然,这个圈可大可小,如果核心圈的百分比为60%,也许20种期刊就差不多了,核心圈的百分比如果是70%,也许就有40种期刊了,第二个圈为相关圈,能包含该领域大概95%的文献。图书馆一般能把某学科相关圈内的期刊都采购了,就算基本收全了该领域的相关期刊了,因为剩下的那5%的文献也许分散在数百种期刊内。所以进入核心期刊圈的期刊其实都属于专业比较明确的,一些综合类、交叉学科类的期刊大多不会进入核心期刊圈,只能进入相关圈内。当今如此著名的《Science》、《Nature》这样的期刊估计都不能进入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圈,当然它们可能进入许多学科和领域的相关期刊圈。类似大学学报之类的综合性期刊也不会成为核心期刊,除非一些专业院校的学报。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SCI、EI、核心期刊,这些在评价期刊的时候可以作为重要依据的东西,不仅图书馆的人在应用,科研管理人员也拿来用了。当然,在基数比较大的时候,被这些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引文数等等,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机构的科研情况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用它来评价一个人、一篇论文的质量,那一定是不靠谱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图情界的人还是很高兴本专业的成果能有更广阔的用途的,但深谐此中原理的图情人士很快发现一些评价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只看影响因子的话,不同学科间影响因子相差是很大的;只看被引的多少也难反映文章的质量。可科研管理人员接受这些意见的结果是又弄了什么期刊分区、TOP期刊等概念。而所有这种做法的前提其实都是在“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好论文”这个概念下的,甚至期刊有多好便等于论文有多好,这才有把发表Nature或Science论文的事情作为新闻来报道的,其实从科研的角度看,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论文完全不是一件值得报道的事情,只有某研究有什么重大意义和价值,比如解决了某难题,有新的创造发现等等,才是一件应该报道和介绍的。

在这过程中,SCI、EI以及核心期刊本身也开始凌乱了,逐渐背离了它们最初的目标,而更多关注论文的形式和期刊的质量,并以数据库的评价功能作为主要的卖点,这一点WOS数据库表现尤甚。而检索工具的专业特性却不断淡化,现在可以看到SCI也收录许多工程类的文献,而EI更是大量收录了基础科学的文献,专业性却越来越模糊了。核心期刊更是出现了“综合类核心期刊”的概念,说实话,刚看到的时候我有很长时间都困惑着,后来学习了“与时俱进”这个词,才让自己慢慢适应起来的。

SCI是如何走向神坛的?

SCI是如何获得现在这样的崇高地位的?回顾这个过程其实蛮有意思的。SCI其实也就是一种检索工具而已,它现在的被重视主要是因为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决定的。

其实从检索工具的作用可知,它主要便是把各学科的重要研究论文都能收录齐全,让科研人员通过检索了解本领域同行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并循着文献线索找到该文献。同时由于检索工具对来源期刊和论文作了再次选择,过滤掉期刊本身包含的一些水分,所以用检索工具收录的文献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科研能力的指标,也成为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当年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检索工具为SCI、EI、ISTP、ISR,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成为评价国家、单位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科研人员发表的外文论文很少,在科研能力的国际排名都非常落后。于是作为一种导向,国家开始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大概是80年代中开始,中信所每年会发布国内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被四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并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排名。后来发现我国几乎没有被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文献,便改为仅统计三大检索工具的论文数。我记得当年我们图书馆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每年为学校科研处核实中信所提供的数据,由咨询部的老师从检索工具中检索,特别要注意单位拼错、作者弄错的情况,把中信所漏掉的文章找出来。一般每年都会查到多篇这样的文献,由于学校间差距并不大,往往增加几篇论文便会让学校的排名提高几位,这也算图书馆为学校作出的比较重大贡献了。

为了鼓励教师多发表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据说是南京大学带的头,这个我没有考证过,不过各高校很快都有了这样的政策。但论文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难度还是有区别的,其中EI因为主要收工程类论文,来源刊比较多,其中还有不少中文期刊,发表相对比较容易。ISTP收国际会议的会议文献,只要参加相应会议并有论文,收录也比较容易,特别是后来在国内开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ISTP论文也就越来越掉价了。唯SCI因为对源期刊要求比较高,要发表SCI论文便是最困难的,所以高校奖励政策中对不同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的奖励金额是不同的,ISTP最低,EI次之,SCI最高。一些学校把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奖励定得很高,甚至有上万的。早期SCI论文少的时候,有一篇SCI论文在晋升高级职称、评奖等方面是占很大优势的。
不过,政策引导的作用非常明显,我国的国际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增长速度让老外都感到吃惊,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你追我赶,于是,原来还是稀罕之物的EI论文、ISTP论文因为数量增多便不断掉价,连SCI论文也变得很平常了。这让原来仅以论文数量作为考评和奖励依据的科研管理手段暴露出明显不足。但EI和ISTP除了数量外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比了,此时SCI的论文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凸显了其价值。

从SCI的起源我们可以知道,它原本只是一种文献检索工具。但是,它与EI、CA、SA等文摘型检索工具不同,那些检索工具主要是通过主题和分类途径来揭示并检索文献的,而SCI却采用了独特的“引文索引”,通过某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由引文数据人们发现,论文被引的多少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通过对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统计,可以折算出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该数据是评价期刊质量很好的一个参数。而基于“某论文被引频次高,说明该论文在它所研究的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国际同行重视,学术水平也高”这样的认识,SCI的论文被引频次的数据也成为评价学术论文的重要参数。于是,SCI为科研管理者提供了数量以外的参数,可以用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等指标为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划分三六九等,所以,SCI便在三大检索工具中地位不断提高,大有一枝独秀之势。目前在三大检索工具中,EI论文基本成了鸡肋,不能丢,但已经不那么重视了,主要由研究生去支撑那个论文数量,奖励金额也降了不少。ISTP论文在我们学校已经排除到职称晋升成果计算之外了,包括EI的会议论文也都不算了,所以基本可以算已经被抛弃了。大家的目光都盯着SCI论文,而且要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和高被引频次的论文。

于是,SCI便这样一步一步走上了神坛。当然,并非都是科研管理者把SCI捧起来的,不少科研人员其实也还是认可SCI的,认为至少SCI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数和标准,比起那些掺杂更多关系和交易的评价体系来更公平。其实,现在能提供引文数据的已经并非仅SCI一家了,像GoogleScholar、Scopus数据库等都有引文数据,不过SCI数据库一直强调它在选择来源刊上的严格等,希望维持它的权威地位。但从数据量上看,SCI早已没有优势了,全靠它在科研评价上的作用支撑其地位呢。
 

 

来源:科学网

为你推荐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资讯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资讯

医保落地!玛伐凯泰为梗阻性 HCM 患者带来全“心”希望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是全球首创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HCM的创新治疗药物

2025-04-16 20:09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资讯

港股18A首例创新药企合并案落地: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

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B(06998 HK)的合并交易正式进入上市申请阶段。

2025-04-16 14:52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资讯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资讯

万泰生物净利暴跌九成的背后

作为前“中国首富”钟睒睒旗下的公司,万泰生物的2024年业绩表现,未能再续写往昔的 “造富神话”。

2025-04-16 12:22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资讯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资讯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资讯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资讯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

磷酸奥唑司他片国内正式上市,用于罕见病库欣综合征资讯

磷酸奥唑司他片国内正式上市,用于罕见病库欣综合征

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的口服新药。

2025-04-14 16:49

【视频资讯】中国首个男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16~26岁男性可接种资讯

【视频资讯】中国首个男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16~26岁男性可接种

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

2025-04-14 16:25

新型降脂药“佩玛贝特”在华获批资讯

新型降脂药“佩玛贝特”在华获批

佩玛贝特是一种高选择性PPARα调节剂,其作用机制区别于传统他汀类药物。

2025-04-14 16:07

中国胃癌创新大会(CGIC)在广州盛大开幕,以精准医疗开创胃癌治疗新未来资讯

中国胃癌创新大会(CGIC)在广州盛大开幕,以精准医疗开创胃癌治疗新未来

由安斯泰来中国主办的“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 CGIC)”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以“以精准,创‘胃’来”为主题,汇聚国内胃癌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通过多维视角剖析...

2025-04-14 15:28

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在华获批上市男性适应证资讯

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在华获批上市男性适应证

佳达修®9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可供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

2025-04-14 15:25

强生公司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携创新机制药物开启肺癌诊疗新时代资讯

强生公司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在华上市,携创新机制药物开启肺癌诊疗新时代

今日(4月12日),强生公司宣布,旗下创新肺癌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在华上市。

2025-04-12 17:25

2025全国爱鼻日:科学防治鼻病  技术赋能健康资讯

2025全国爱鼻日:科学防治鼻病 技术赋能健康

今天(4月12日)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以“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为主题,旨在提升行业及公众对鼻部疾病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防治的认知水平。

2025-04-12 08:23

医院因未完整上传追溯码数据,被医保基金拒付处理资讯

医院因未完整上传追溯码数据,被医保基金拒付处理

能够实时监测追溯码采集数据,从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等方面配置监测指标,向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推送追溯码采集不达标明细数据,由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配置事中审核规则,形成...

2025-04-11 19:10

河北省统一规划,推动定点零售药店实现“无码不结”资讯

河北省统一规划,推动定点零售药店实现“无码不结”

近日,石家庄参保市民王先生在去药店购药时,发现药店工作人员仅使用扫码枪扫描了药盒上的追溯码,就完成了医保结算,比以往买药结算要高效很多。

2025-04-11 18:52

水痘疫苗,也开始降价了资讯

水痘疫苗,也开始降价了

继流感疫苗之后,降价的风也吹到了水痘疫苗。

2025-04-11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