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医改关注的人们,最近也许注意到了三条很有戏剧性的新闻。
第一条,10月29日《羊城晚报》发出的标题为《我国启动医改4年 九成民众表示“看病更贵了”》。报道引述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81.3%的公众表示目前看病难,与新医改启动之前相比,仅有两成受访者表示比以前容易些,57.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看病比以前更难;95.6%的人认为目前看病较贵,其中有46.6%表示非常贵。即使与四年前新医改启动之前相比,仅3.5%的受访者认为看病便宜了,87.4%的人表示看病更贵了。
第二条,《健康报》11月4日在头版发表《基层医改:8成群众认为看病方便了便宜了》,文章引述国务院医改办某专职副主任介绍的国务院相关部门关于基层医改工作的专项督查结果。认为超过90%的群众反映基层看病方便了,超过80%的群众反映看病便宜了,患者对环境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第三条,11月15日,《南方日报》发表的题为《卫计委发言人:医改有人想走计划经济老路》,报道中提到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认为“前几年医改大讨论时,往往将医疗市场化泛化、负面化,甚至有人借此反对市场机制,想走回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并提出“下一步改革,会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医改就是要改掉阻碍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不能因为在改革中碰到了问题,就说是改革错了。”
把这三天新闻放在一起,大家除了看到尖锐对立的观点,还看到了什么?这说明公众和医改的主导部门关于医改的成就、医改的路径,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在主流媒体的主旋律报道中,过去几年医改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老百姓的体验却和政府宣传的想去甚远。
而在新闻三,《卫计委发言人:医改有人想走计划经济老路》中,传统中公众认为是医改保守派核心的卫计委,竟然公开来批评“有人想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其实,在过去几年的新医改中,哪是有人想走计划经济老路,是有人真真切切走了计划经济的老路。在基层医院中,政府大包大揽,不但将基层医院改成了财政包干制度,而且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丧失了药品和器械的采购权,医护人员拿死工资,工作积极性荡然无存;而本来完全体制外的村医诊所,也被一网打尽,纳入了政府强势管理、统一采购的体制之内,搞得民怨沸腾。
毛主任这个发言,很巧妙,但却表明了下一步将会推动市场化、进一步开放市场。而这个方向,和4年新医改,基层医疗机构国进民退、政府大操大办的方向显然很不一样。
未来的医改走向会怎样?由于国家卫计委今年3月刚刚由原卫生部、原计生委、原国务院医改办三派人马合并起来。卫计委李斌的主要职责是“机构整合”,没有太多精力顾及新医改。
现在卫计委发布出来的看似有点矛盾的声调,可能说明到底走计划经济老路,还是走市场开放的道路,在卫计委内部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市场化成了共识。
当然也确实应该是共识,在党的18大上,在刚刚结束的18届3中全会上,“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已经写入了大会公告。而且第五代领导人上台后,李克强总理一直在强调推动政府改革、简政放权、开放市场等。这个最新的会议公告,只是在进一步的强调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果有关部门认定“计划经济”走下去,不但不得人心,而且在政治上是极不明智的。现在再看第三条中,毛群安司长的讲话,是不是很主旋律?是不是和当下的改革方向很合拍?
卫计委既然做了“市场化”的表态,但未来市场开放、公私医院平等对待,到底能否落实?医疗业能否迎来春天?
现在下结论,实在还有点太早了。因为市场开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平等对待等并不是现在刚提出来的。这些年一直在说、一直再提,从发改委到研究机构的学者,都认为应该这样做。但可惜这些呼吁和新医改4年的操作,几乎是南辕北辙。
但在当前的体制下,国务院医改办虽然力图证明新医改4年是成功的,但可能更多是因为面子,因为他们在现有体制中利益有限;但卫生管理系统则在现有体制中有着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大量的审批权、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控制权、医院的考核评审权等。
如果认定新医改4年成绩不突出,那么医改办自然有责任,不过他们是因为利益集团庞大、改革困难,才选择了这个讨好利益集团的路径;还是因为他们很糊涂,才选择了那个“政府主导、国进民退”的路径呢?这个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读者们自己去判断吧。
未来的医改,在国家卫计委表态要“市场化”的情况下,恐怕仍然不能乐观。这个利益集团,从药品、到器械、到卫生官僚系统、到公立医院,是非常庞大的。真要市场化,方向正确,口号喊足,具体办事,恐怕也难得很。
未来医改的路径选择、改革的困难,将会切切实实地摆在卫计委中希望改革的领导人的面前。要推进改革,恐怕要将政治家的权谋、改革家的担当融为一体,才有可能真正推动。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医学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