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4月24日消息,据科学美国人报道,美国索尔金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科学家日前发布报告,宣称首次将人类大脑的类器官(Organoids)成功移植到另一个物种的大脑中,而且宿主的大脑为其提供了足够的血液和营养,以维持它们存活和发育数月时间。
在科学家看来,这些有人类大脑组织的老鼠在行为方式上与它们同类的一样。
每个接受试验的小鼠的大脑皮层都被植入了人类的“迷你大脑”,并用透明的玻璃盖子代替了它们的部分头骨。科学家们用这种方法来理解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并测试这些类器官将来是否会成为大脑皮层修复工具,以取代大脑中受伤或发育不正常的区域。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神经学家迈克尔·斯塔乔维亚克(Michal Stachowiak)曾创造人类大脑的类器官来研究精神分裂症,他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并且是“在再生医学中使用类器官的重要开端”。
2017年11月份,当索尔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简要描述了他们的实验时,生物伦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人类大脑中类器官会对老鼠的智力、意识甚至是老鼠的身份产生怎样的影响。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最新论文详细描述了类器官如何成功融入老鼠大脑的过程,并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至少在科学家们的实验中,拥有人类大脑类器官的老鼠似乎和其他老鼠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比后者更聪明。
自从2013年第一个人类大脑类器官通过干细胞被培育出来以后,科学家们已经让它们形成了像胎儿大脑一样的结构,用来产生几十种不同种类的脑细胞,并发育成像患Timothy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等异常的组织。研究人员希望,在揭示人类大脑如何发育的过程中,类器官能比实验室动物或培养的细胞更好。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和出错时,能识别潜在的治疗或基因组编辑目标。
这项研究需要采集人体干细胞,然后使其分化为脑细胞,并使其生长为几毫米的实体,以模拟真实器官的结构、细胞数量甚至是电活动。但是,人类大脑类器官的逼真程度是有限的:当它们的直径超过几毫米时,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无法进入它们最深处的细胞。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弗雷德·盖奇(Fred Gage)说:“在我们的手中,类器官在五周内停止生长。从第十周开始,我们甚至看到许多边缘部分的细胞也开始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显然,这是长期研究的一个明显障碍。”
当我们的目标需要对三个月以上的大脑发育过程进行更长时间的研究时,当前的大脑器官就会开始萎缩。而在老鼠大脑中植入人类的大脑类器官,给它们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一切,可以帮助解决当前困境。
索尔金研究所将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了31到50天的人脑组织类器官移植到小鼠大脑中(目前已经超过200个)前,他们已经从老鼠大脑中取出一小块组织以便腾出空间。由于人类细胞通过基因工程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这些微小斑点可通过透明玻璃显示在明亮的石灰中。
大约80%的植入取得成功。在2到12周内,这些类器官就会产生额外的神经元,包括在人类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内发现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到了14周时,几乎所有的类器官都形成了丰富的血管网,可输送养分和氧气,支持类器官存活233天,它们的结构和细胞成熟度与新生儿差不多。
这些被植入的器官也在传递轴突(即将大脑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生物线),并进入到老鼠大脑的两侧,而不仅仅是靠近玻璃的一边,并形成老鼠神经元的强突触,人类和老鼠的神经活动是同步的。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阿贝德·曼苏尔(Abed Mansour)说:
“当神经元聚集在一起时,这意味着它们是相互连接的,并进行交叉对话,从而形成了神经网络。”
然而,对于所有的人鼠混合体来说,这些啮齿类动物并没有成为比普通老鼠更好的学习者。科学家们把这些老鼠放在一个圆形的平台上,周围有20个洞,轻轻地引导它们进入通向逃生通道的某个洞,然后让它们自己尝试利用记忆去寻找逃生洞口。(其他的洞都是死胡同。)在第一天的测试中,拥有人类大脑类器官的老鼠犯了更少的错误,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洞,但是这种优势在第二天就消失了。
盖奇表示:“在行为测试方面,我们只是刚刚触及了表面。我认为,为这个重要问题提供可靠答案还为时过早。这种逃避测试功能十分有限,我还不能排除其他行为影响。”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小小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