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中兴芯片的事情,大家都非常关注。我看到以后感慨很多。很多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情和体会。
先说一下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近日,美国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2025年3月13日。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表示,中兴通讯或因此进入休克状态。此次事件引发国内“芯痛”,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我国芯片超90%为进口或在华外企生产。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原油进口金额的2倍。
这次中兴事件后,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眼中的中国和国外医生和医院的一些不同之处。
2010年,我第一次接触日本的高崎健教授,他受周宁新教授的邀请,来二炮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当时他做出的幻灯,就让我眼前一亮,每帧幻灯片都非常的精致唯美。肝脏的肿瘤标本处理得非常细致,甚至有一些在一厘米大小的组织标本上,就能切出一百片玻璃切片,进行连续动态细致的观察。这种工作方式和变态一样的细致,当时就把我惊呆了。
之后每年有1到2次的交流机会,每一次我都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日本的工匠精神,我当时心里就很受震动:这样的严谨和细致,怎么能不出成果呢?
2013年,我在美国克里夫兰医院学习。美国整体社会的管理和运行非常高效,细节处理非常到位,胰腺手术后,不同的切面用不同的颜色笔进行标注,观察切缘的阳性率。术后随访认真细致,一切以数字来说话,体现了极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数学思维模式。
美国非常重视基础科研,每个稍微大一点的医院都有跟临床几乎等量相当的基础科研大楼,而且科研的实效性非常强,非常重视科研与转化的关联。绝不是我们国内的那种为了几篇sci文章而做的虚头巴脑的科研。工作非常敬业认真和勤勉。住院医生早上五5点半就开始查房,教授七点左右就能进到手术室。
由于美国非常重视基础科研,所以,对于临床,他们总是起着一个指导性的方向。但是他们的临床手术和日本医生相比,不够扩大和激进。而中国的肿瘤患者,由于就诊时相对较晚,因此,日本的那种扩大和激进的手术风格可能更适合中国患者。因此,2014年,我和周宁新教授商量,为了建设一流的学科,我们聘请高崎健教授,作为驻留科室的教授,希望一方面学习日本专家精进的手术,同时也要学习日本医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和高崎健教授一起工作的四年当中,我的感受太过于深刻。一个76岁的老人。中午下了手术之后,直接到会议室,进行手术路径和思路的讲解。手术结束之后在手术室,对标本进行解剖,有时一个肝脏标本,他会连续的做十几甚至20片的这样的分片切开,观察,逐层观察肿瘤扩散的程度。我们中国医生通常只是切开一层或者两层就可以了,而没有像他这样连续切开几十层进行肿瘤侵润范围观察的概念。
这点我本身就很敬佩,也很震惊。而在每个月他来我们科室讲学的时候,他的幻灯都有新的内容。而且幻灯片都是他亲自制作,非常的精致。同时也能看出,日本相关学科医生拿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常的考究。
比如说胆胰合流异常,这种,ERCP的影像就非常的清晰和准确,和国内影像科拿出来的那种模模糊糊分辨不清的相比,差距一目了然,体现了日本各个学科的专家都有一种非常严谨的工匠精神。
教授不光在临床当中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基础理论知识十分扎实。这个月在我们科室讲学时,讲到肿瘤的基础免疫,我感觉比国内的一些免疫学专家讲的还要透彻和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教授一起工作了四年,还希望他将来继续来我们这里讲学的原因。我们向他学习的,不光是一些临床的工作和认识,更多的是他身上的这种精神和他的基础的知识。
而反观我们国内的专家,我去很多医院做手术,有一些主任,非常希望我们能够认真的进行手术的解剖和展示,而有一些主任,由于害怕做的太过彻底出现问题,而常常说:就这样就可以了,见好就收吧。
我固然理解当前严峻的医疗环境,但是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疾病的本质?难道我们要永远跟随国外专家的指挥棒来进行临床工作么?再说一下手术之后的情况,日本的医生是亲自把标本进行初步解剖,然后在病理科和病理医生进行认真的固定和拍照。我们的外科医生把标本一泡,可能当天晚上,就去喝酒了。一点一滴的不同,一天一年的差别,造就了后来我们和他们的巨大差距。
再说一下医院,有几个医院真正重视基础科研?即或是一些比较大的医院有临床研究所,比如说肿瘤医院,多数有肿瘤研究所,但是他们和临床几乎是两张皮,各干各的,闭门造车。以发几篇没有用的sci文章为最高追求。很多专家没有一点谦卑和谦逊,稍微有一点成绩,就狂妄自大,而这种自大,是科学家精神的最大敌人。
由于我们中国的医院都不重视基础的科研,所以我们体量再大,也和中兴集团一样,是大而不强。一年做1万台医院手术的医院照样听国外一年做500台600台或者一千台手术的医院的指导。国外的写所谓的NCCN指南的专家,有几个手术做的比我们中国的医生多呢?我们勤于动手,而不勤于动脑。不愿意做苦行僧一样的深入的研究。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处处要向人家学习,时时刻刻要向人家学习。
因此我觉得,从医院的层面来说,我们要高度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科研,要把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到这些研究中去,培育我们的自己的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应该不吝投入。在临床当中,我们要建立自己完善的数据库,培养医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从临床医生来讲,要加强我们的修养,学术修养和人文修养。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参考指南,但是更要敢于突破指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放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实事求是的说话,实事求是的做事。
否则,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我们的中国,我们中国的医生,离真正的科学精神,会越来越远。这是我这些天的深深的思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来源:三甲传真 作者: 段伟宏
为你推荐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