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资本超15亿元领投泰和诚,肿瘤治疗新风口已来?

医疗健康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 汤晨
2018
04/04
09:47
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 汤晨
医疗健康

4月3日,泰和诚医疗集团(NYSE: CCM)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北京美中嘉和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中嘉和”)获得15亿元-18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资本”)领投,投后中金资本领投的财团将在美中嘉和占股37.5%至41.5%。以绝对资本计算,这将是中国医疗服务领域2018年迄今最大的单笔融资事件。

21年的布局

“我们21年只做了一件事:专注肿瘤领域的诊疗。”泰和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建宇对健康点表示。

泰和诚医疗集团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大社会资本举办的肿瘤诊疗服务提供商。从其历史看,公司前身1993年就在广州安装了第一台头部伽玛刀系统和第一台磁共振成像系统。2009年泰和诚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医疗服务企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泰和诚的主要商业模式是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和医院放射科室的建设和管理运营。目前泰和诚在全国19个省的34个市与41家医院合作共建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中心,泰和诚2016年的年报显示,来自前五大医院合作伙伴的收入仍占其净收入27.7%。

2012年泰和诚开始构建自己的肿瘤诊疗服务体系。目前旗下已经有4家医疗机构正在运营中,包括MD安德森质子治疗中心、新加坡泰和国际医院、大同美中嘉和肿瘤医院、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而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高端肿瘤专科医院也都在新建过程中,在2020年前后将陆续投入运营。

泰和诚在一线城市的三家旗舰医院是其未来布局重点。这三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合作者。其中泰和诚投资的北京质子医疗中心就位于中日医院东北角,这一项目虽然是原卫生部批准的第一个质子项目,但建设过程一直坎坷多磨,甚至一度成为院内的“烂尾楼”,终于在2017年6月实现开工。广州的肿瘤医院则是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合作,于2010年启动,预计在2019年可以投入运营。位于上海的泰和诚肿瘤医院和多学科精准诊断中心则位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这一医学中心由国家卫计委和上海市合办,同时亦是2017年6月7日获批的13家国家旅游医疗示范基地之一。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总投资额超20亿元,是目前上海市投资额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肿瘤专科医院。

“北上广三地的旗舰肿瘤专科医院将用‘泰和诚’的品牌,主打商保和自费患者;在二线城市布局的肿瘤医院将采用‘美中嘉和’的品牌,主打医保用户。此外,新加坡的医院、美国的质子治疗中心则为患者提供最终的解决方案,包括PD-1、国内尚未批准的二三代靶向药的新药治疗等。我希望泰和诚的布局最终可以形成一个满足各个层面患者需求的立体医疗服务系统。”杨建宇告诉健康点。

2015年时,泰和诚曾提出计划以每年5至10家的速度构建二级医院网络体系,以构建一个可以满足各个层面患者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过这一设想目前来看似乎过于乐观。杨建宇告诉健康点,这一扩张速度无法达成,“审批流程和管理半径都做不到。未来的扩张节奏还是需要跟着政策来。”杨建宇直言。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还拥有一张稀缺牌照:上海市唯一不带病床的肿瘤日间放化疗门诊部。目前这一门诊正在按照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引进优质人才并进行培训。在通过MD安德森的评审验收后,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将成为MD安德森在中国大陆落地的肿瘤放疗中心,并作为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人才的培养基地。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每次提及泰和诚,大名鼎鼎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肿瘤诊疗机构之一,从199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开始发布“全美最佳医院排行榜”(Best Hospitals National Rankings)后,MD安德森从未掉出过肿瘤专业前二的位置,最近三年更是蝉联榜首。

杨建宇形容泰和诚和MD安德森的结缘是“互相锁定。”“人类历史上许多与癌症做斗争的历史性成果都发生在MD安德森,这是我们锁定他们的最主要原因。它们锁定我们的原因是我们21年时间就做一件事,肿瘤治疗。”

当然这背后也不乏资本合作的原因。2012年12月,泰和诚收购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质子治疗中心19.98%的股权,并于2015年对其进行了控股收购。此后泰和诚开始了与MD安德森的全面合作。根据双方的协议,MD安德森将为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与指导,涵盖医院设计、医疗流程、设备配置、患者流量分析、科室布局、运营管理及人员招聘等方面。

虽然在癌症持续高发的背景下,国家高层越来越重视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在泰和诚医疗副总裁、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总经理杨志宏看来,中国医院与MD安德森这样的顶级肿瘤治疗机构最大的差距还是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上。

有一个例子或许能从侧面说明一点。2016年一张图片在中国不少社交媒体上流传,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核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一名家属因心急将患者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了检查室。由于核磁共振仪当时处于待机状态,仍具磁性,因此金属制轮椅被迅速吸附到仪器上,网传仪器修理费将达到300万元。

杨志宏说,MD安德森的核磁室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那里有一道程序是,在进入核磁室前必须要经过金属探测门。“应该靠制度的设计而不是人为提醒,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搞笑事件的发生。”

可是,既然MD安德森的规范化肿瘤诊疗体系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为什么不是公立医院与之形成如此的深度合作?

杨志宏认为,不是公立医院不愿意,而是一些标准从体系内推广未必效果好。杨志宏举例,肿瘤放疗设备的质控,机器需要每天早上晨检进行等中心校验,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很多公立医院由于患者量大,机器连轴转,空余时间很少,因此这样的质控校验可能就放到一个礼拜才做一次。

又比如对病理检测重要性的认识。病理检验作为肿瘤检测的“黄金标准”,中国的很多公立医院提供的病理报告依然较为粗疏。“很多中国医院的病理报告不详细,有的病理报告甚至只有A4纸上的三行字,相比之下MD安德森一份病理报告有六页A4纸。这样的报告就可以提供非常多的细节信息。”

“中国医院20%-25%的病理诊断是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对此很多中国的病理医生不能认同,甚至跟我争论。但这的确是MD安德森方面的真实反馈。”

放在更宏观的图景下,随着中国社会办医的兴起,美国顶级医疗资源与国内资本的结合正越来越紧密。今年2月28日,恒大健康集团宣布与美国布莱根和妇女医院共同在博鳌建立的恒大国际医院正式开业。这已经是自2017年来,第五家美国顶级医疗资源落地国内,此前,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麻省总医院等美国顶级医疗机构都通过业务合作、授权代理或直接建立医院等方式进入中国,其中相当数量的合作集中在肿瘤治疗领域。多学科会诊等中国确立时间不长的癌症诊疗方法将成为规范化手段。

政策风口何时起风?

当然,即使有热钱,有“会念经的外来和尚”,中国社会资本进入肿瘤治疗领域的门槛依然很高。适应现有的政策环境就成为首要功课。

“我们最想做的是独立的不带床位的放化疗中心。这样既节省自己的投入,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患者和社保医疗费用。”杨建宇直言。

然而根据现行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肿瘤放射治疗只能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开展,其中肿瘤放射治疗科床位设置不少于30张。“为了这种放化疗中心,我们不得不做二级医院。而这些二级医院,我们是不准备做手术的,这何必呢?”杨建宇表示。

医疗支付的话题也是老生常谈。杨志宏表示,我们特别期待和医保以及社保的的结合。比如医保部门覆盖部分,超出部分患者自费,这样患者的就医需求就能多很多。

泰和诚正在布局的质子放疗以针对特定人群和癌种的优秀效果而着称,但另一方面,则是其高昂的治疗价格。已经开业的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每个疗程的平均治疗费用为27.8万元,这显然不是普通患者所能承受的。

与商保的结合或许是一个突破方向。比如去年推出的上海医保个账产品就覆盖了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治疗的部分费用;众安保险今年升级的“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保费只有数百元,也可以覆盖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费用。

目前国际上质子重离子设备比较领先的有IBA、瓦里安、东芝、日立等外资设备。国产质子重离子设备依然处于缺位状态,但中科院兰州所、华中所,上海物理所都在研发国产的质子放疗设备。杨建宇说,“我作为用户,乐见其成。虽然多长时间能出来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以中国的核物理研发能力,最终一定能做出来,等设备调试稳定可以用于人体医疗需求后,以后的质子治疗费用将大大降低,患者可及性也会更好”

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发布了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的2014年登记资料。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2014年估计新发病例为380.4万例,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杨建宇认为,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延迟,实际情况可能远远大于这一数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去年底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就透露,中国癌症死亡约占全球的27%,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0.9%,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这些数据一方面令疾控专业人士忧虑,另一方面也在提示着巨大的产业机会。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辛洁告诉健康点,中金资本对于癌症治疗的关注有相当大的必然性。“中金公司从设立的时候就借鉴了摩根斯坦利的内部管控流程和研究方法,我们深刻感受到像泰和诚和MD安德森合作那样,组织层面引进先进经验的价值。如果能从诊疗的系统性和方法论层面都有助于服务改善,对国家和社会都是好事,同时也一定会有合理的回报。”

辛洁强调,另一方面,泰和诚在北上广三地肿瘤专科医院的牌照资源,也让这一落地成为可能。辛洁承认,这也意味着泰和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比较重的资产负债表,对此我们有严谨的研究和预期。”“不过中金资本此次参与的投资基金今年5月才完成募集期,未来有十年的存续期,我们可以在这个期限里持续支持泰和诚的发展。未来中金也有足够的资源将有前景的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寻求合理退出。总体上说,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全周期环节都比较有信心。”

当然这条路必然不容易走。泰和诚也在其年报中承认,“根据与医院客户的协议,泰和诚此前在与公立医院科室建设的合作中并没有自己的品牌露出。虽然我们的品牌在转诊医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患者目前对我们的品牌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当以我们的品牌建立自己的中心和医院时,我们可能无法立即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因此可能无法吸引足够数量的患者到我们的新医院。”

如同杨建宇所言,肿瘤治疗是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一个短板。短期是没办法有回报的,“这注定是个长期的马拉松。”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 汤晨

(原标题:独家|中金资本超15亿元领投泰和诚 肿瘤治疗新风口已来?)

为你推荐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资讯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