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中国国防部首次对外公布了军改后的中国军校名单。在这份名单中,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被赋予了新的名称: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这意味着,在新一轮军改中,军医大学得以保留并划归军种,从此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军医大学的建设发展步入新起点。
此次院校改革方案公布前,社会各界对军医大学的去留高度关注,各种传言很多,人们对军医大学是否有必要存在、是否可以依托地方医科大学为军队培养医学人才等展开讨论,甚至连一些军医大学的工作人员也对单位前途感到担忧。改革一锤定音,这份院校名单出乎许多人意料,也引发了军医大学人对自身职责使命的深思。
“别忘了,军医大学首先姓‘军’,首要为‘战’!”空军军医大学首任校长周先志少将旗帜鲜明地指出,“军医大学作为军队重要战略卫勤力量、军事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军事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和军民医疗保健中心,首先必须突出军事属性,贯彻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肩负起大国强军现代卫勤建设的责任担当。”
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着眼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对军事教育训练资源与体制编制进行了优化重组和重建重构,按照军种主建的原则,分别组建成立了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周先志校长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军医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体现了中央军委重塑军队医学院校教育训练体制的改革决策,也为军医大学优化教育训练资源、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第四军医大学在这次改革中,级别未降、主体未动,还接收了在军队甚至国家航空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科技支撑作用的某医学研究所,新组建的空军军医大学实现了航空医学领域的强强联合,为构建“教、医、研、训、鉴”五位一体的航空航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于军医大学担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周先志表示:“当前,以信息战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现代战争全方位、全时空、全疆域的作战特点,对以往分级后送、单一救治的卫勤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随着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军队卫勤保障职能由伤病防治向军人作业能力提升拓展、保障内容由传统战创伤救治向新概念武器生物损伤效应和防治转变、保障范围由维护身心健康向全方位提高作战效能延伸;生物安全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和国家安全的新疆域,在生物科技领域,特别是脑科学研究、新型生物材料与制剂、干细胞与生命组学、生物防御与反恐等已经成为军事医学科技竞争新前沿,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人认为,医生的职责无非是治病救人,军地医学人才培养完全可以通用。对此,周先志对此指出:“医生都穿白大褂,但军医的白大褂里是军装,‘军’字为军医大学的发展赋予了深刻内涵和特殊使命!”同时,他认为,军医大学在办校治学中,既要紧盯人才培养各要素质量内涵,更要始终紧盯战斗力标准,坚持军事医学战场第一,确保用打赢标准衡量建设标准——
树牢军事医学“战场第一”的立校之本。周先志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军队教学和医疗机构曾把不少精力放在了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上,盯住了市场、淡化了战场。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我们自身指导思想的问题。对打赢的贡献率,是衡量军医大学办学育人质量的根本标准。聚焦战场、备战打赢是军医大学永恒不变的事业主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主线。
周先志最后表示,空军军医大学组建以来,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根本指导,认真贯彻空军党委决策指示,按照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战略目标要求,积极适应职能转变,研究确立了“立足空军、面向全军、突出特色、集约办学”的发展思路,“军事医学战场第一、基础医学世界第一”的建设标准,紧跟空军实战化转型进程,紧扣重点部队任务需求,紧贴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特点,打造以航空航天医学学科群为核心的军事医学学科群,扎实推动以备战打仗为核心的力量建设,取得系列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蔡鹏程 张琳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