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私人诊所是这样操作的!

医疗健康 来源:“医疗故事”微信号(ID:hkbcom) 作者:田穗荣
2018
03/12
14:23
“医疗故事”微信号(ID:hkbcom)
作者:田穗荣
医疗健康

我的一位朋友在长岛开了家诊所。

读了十几年书,他是负债累累的“负翁”。开诊所要租房子,装修,买检查床和其它必要的医疗设备,他只好又一次走进银行贷款。

这种商业的贷款利息比较高,幸亏医生这一行业收入有保证,贷款还是比较容易的。刚开始时病人少,但诊所的租金、水电、护士的工资一点不少,更要命的是要买医疗责任险。

这个保险一年要6万美金,但没有这个保险相信没有哪个医生敢开业,一旦出事,倾家荡产也不够赔。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拼命工作,一天要看40-50个病人,周末只休息一天。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还清的贷款,并买了房子。随着病人逐渐增多,又有两位医生加盟——一位儿科医生和一位妇科医生。他们是合伙制,不是雇佣关系。这样可以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朋友的经济负担。

为了改善就医条件,他们租了附近一幢2层红色的小楼,周围绿树环绕。步入诊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有舒适的座椅和电视风光片欣赏,等候的患者可以看报纸、杂志,还可以上网。每个医生有一个单独的诊室,另外还有心电图室、心脏负荷检查室、超声室,另外还有配餐室、休息室等。

由于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事先预约的,因此每天的患者数量比较平均,大概每个医生20~30人。病人来了,先由护士接待。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就诊,那一堆表格是少不了的,如病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保险信息,过去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等,然后护士测血压、脉搏、体温,有的还要测血氧。所有这些做完,护士会把患者领进医生的诊室。

患者进来,医生都会站起迎接,与患者握手,一般要先寒暄几句,象多年没见的老朋友。气氛融洽了就步入正题,医生一般不会打断患者的叙述,但如果跑题太远了,会适当纠正。等患者说完了,医生会说出自己的意见,给出诊断,建议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物。

如果时间允许,就诊完了患者还要和医生拉拉家常。其实很多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医生的安慰。如谈到高血压的波动,医生会向患者解释:夏天人体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排汗来保持体温的恒定,这同时也自然降低了血压,所以夏天高血压药可稍微减量;反之,在冬天,身体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保温,这就使血压上升,这时降压药物要适量增加。

一个患者就诊的时间约20分钟,但初诊患者至少需要45分钟。第一次看病的过程叫做初次就诊(Initial consultation),医生花相当长的时间和病人交谈取得彼此了解和信任。如果病人的年纪大,又有某些疾病,一大堆检查是跑不了的。

保险公司为这次看病的付费是一般诊费的2-3倍。以后医生对该病人有一定了解,如果病人是因头疼脑热来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和检查来作处理。也许有一大堆检查单,也许只开几片药而已。所以医生对病人的了解是很重要的。目前中国的医疗制度下,医生其实是很难当的。因为每个病人对医生来说基本都是初诊病人,就诊时间一般只有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想把病情弄清楚,简直是在世华佗了。

美国的这种医患关系一经建立,一般可维持终生。我的朋友开诊所10余年,他已经有8000余位病人。这些病人是他的衣食父母,而他良好的服务也让这些患者成了他忠实的信徒。这种家庭医生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患者之间比较熟悉,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把握的更准,可以让患者少做很多检查。

如果患者的病情超出了医生的业务范围,该怎么办呢?下面举例来说。

汤姆是费医生的病人,有糖尿病,高血压,他到诊所看病,如果病情控制得好,费医生开处方,汤姆继续他的治疗。

一天汤姆来到诊所,他抱怨胸口闷痛,好像喘不气来。心电图异常,像是心肌缺血或梗死。费医生叫他马上到医院急诊室,同时他把心电图传真到心脏专科戴维医生的办公室,并在电话中把汤姆的病史症状告诉戴维医生。

根据这些资料,戴维医生同意费医生的诊断,他打电话到医院安排汤姆的治疗,同时他本人停止自己诊所的工作,赶往医院。这时医院医生已开始为汤姆做检查和紧急处理,等戴维医生到达医院,汤姆已经躺在心血管造影室的病床上。造影显示汤姆的冠状动脉堵塞,戴维医生扩张了动脉,并在堵塞部位安放了支架,汤姆化险为夷了。

比利发烧咳嗽,肺有罗音,费医生怀疑他患肺炎,给他抽血化验,并叫比利到放射科克医生办公室照X光胸片。胸片显示大叶性肺炎,费医生得到结果后,马上安排比利住院接受监测和静脉滴注抗菌素。如果胸片基本正常,费医生让比利回家口服抗菌素,并嘱咐他如果病情有变化,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做进一步的处理。

杰西感觉腹部不舒服,而且疼痛逐步加剧。她来到费医生诊所,费医生怀疑他患有阑尾炎,把她转诊到外科医生刘易斯的诊所。经过检查证实杰西得了阑尾炎。杰西和刘易斯医生分头去医院,刘易斯医生为杰西进行了阑尾切除术。

美国医生和医院的关系比较复杂,象戴维医生和刘易斯医生这样的,他们自己开有诊所,但也和医院有合作关系,需要做手术的时候,他们会把病人带到医院,利用医院的设备进行手术,然后和医院按比例分成。

上面简要介绍了诊所的运作,实际上美国医生的执业方式多种多样。个体开业、单专业合伙、多专业合伙、医院雇员、医学院临床教授兼医生等等。医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执业方式。

在报酬上,收入最高的是个体开业,最低的是医学院临床教授兼医生。这个与国内的情况真好颠倒过来了。为什么会这样?个体开业是多劳多得,而且成本控制的好。而单位越大一般效率越低,官僚主义越严重,浪费越多,所以成本越高,可达总收入的70%。加上大单位一般奖励机制差,干多干少一个样,那医生干活的动力自然就小了。

到底是选择医院还是自己开业,那就看个人喜好了,因为各有各的好处。

受聘于医院的好处是医生有固定的工作时间,稳定的收入,同时避免运营私人诊所的各种行政事务,而且病人充足,这在私人执业之初是很难达到的。医院在聘用新毕业的医生时,会开出比他们自己开业头一两年高出许多的工资。如骨科医生起薪是50万美元一年,髋关节和关节整形医生为597,000美元,脊柱外科为452,000美元。医生还可享受5个星期的带薪年假,两个星期带薪的继续教育机会。结果医院获得很多新的毕业生,虽然开始医院有点亏,但这些医生会把病人带到医院来进行手术,可为医院创造利润。如果2年过后这些医生不能给医院带来超过其工资的利润,他们的工资就会大幅度下降。

个体开业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在医院,管理者会告诉医生在哪里动手术,使用什么样的设备和材料。而自己执业时,医生完全是由自己来选择做什么,自治权是最主要的区别。

私人执业另一个重要的动力是多劳多得。在医院就业无论医生看多少病人他的收入是不变的,他们就没有动力去看更多的病人。如果担心刚开业没有足够的病人,新毕业医生可以加入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医生执业团体,这个团体有足够的病源和行医场所,医生不必花巨资另起炉灶,在保障自主权的前提下,仍然获益颇丰。

来源:“医疗故事”微信号(ID:hkbcom)   作者:田穗荣

为你推荐

阿斯利康携手本土创新力量,持续探索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方案资讯

阿斯利康携手本土创新力量,持续探索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方案

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映恩生物和银珠医药三家本土生物医药公司正式签署临床研究合作协议

2025-04-25 10:58

一款国产肺癌药,再次大卖资讯

一款国产肺癌药,再次大卖

仅仅靠着一款核心产品,艾力斯再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25-04-25 09:40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资讯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资讯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资讯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资讯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