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组时代降临:挽救60万新生儿的益生菌,成本仅需1美元

你的身体里有30万亿个人体细胞,同时还住着40-100万亿个细菌细胞!这是许多人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从细胞层面而言,我们虽然生而为人,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微生物。

这些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和皮肤上。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都有不同的作用。尽管有一些细菌会导致疾病,大多数细菌对人体十分重要。它们一起成为你身体中的编外器官,在你的健康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为了弄清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扮演的角色,美国于去年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并计划投入1.21亿美元的经费,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作用。不少生物技术新锐也在尝试开发微生物组疗法,期待改善患者健康。

宏大的愿景下,人类竟在小小的微生物面前栽了不少跟头,大多数益生菌疗法也在临床研究中遭遇了滑铁卢。然而失败并没有动摇科学家们的信念。尽管具体疗法的开发遭遇了种种不顺,他们依然相信背后的科学——细菌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预防疾病。我们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菌株,开发出正确的疗法。

近日,微生物组领域终于迎来了突破。一项有4000多名儿童参与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益生菌能够有效预防败血症(sepsis),挽救儿童的生命。这项研究的数据也发表在了顶尖学术刊物《自然》上。

数千年的共同演化

数千年以来,微生物与人类免疫系统一直在共同演化,但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了这个事实。Evelo是一家开发免疫微生物疗法的新锐公司,它的首席执行官Simba Gill博士在接受药明康德专访时指出:“人类不是作为单一的物种独立演化,我们已经和微生物一起演化成为一个元物种(meta-species)。这是一个非常宏大、未被重视、未被了解的生物学领域。”

说它“未被重视”,绝非夸张。目前许多成功商业化的益生菌产品未必是最具疗效的菌株——在微生物研究的早期,这些细菌由于好养且容易生产,才被挑选了下来。这是时代所限。英国著名科学记者Ed Yong先生指出,这些在工业环境下能快速生长的细菌,未必适应人体内的环境。“当它们进入肠道后,很难在那里定居下来。”颇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味。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UNMC)的Pinaki Panigrahi教授深知这一点。2008年,他的团队在印度偏远地区开展了一项大型临床试验,并期望用益生菌疗法改善儿童的健康。研究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他们选取的菌种能在肠道内定居。

首先,他们研究了两款在印度最常被使用到的益生菌——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GG)和孢芽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s)。“我们做了先驱性的小试验,但这两种菌株定居在肠道的比例几乎为零。” Panigrahi教授说道。为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健康志愿者粪便中的细菌组成,并从中寻找能附着在肠道的潜在益生菌。经过一番筛选,Panigrahi教授的团队找到了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菌株。它能在儿童肠道里成功驻留长达4个月。这成为了本篇故事的开端。

惊人的疗效

败血症(sepsis)是新生儿的最主要杀手之一,它由细菌感染血液所引起,会引发全身性的炎症,限制血液的循环,并造成器官衰竭。据估计,每年有60万名儿童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开始他们的人生,就被败血症夺去了生命。这些儿童的父母家族添丁的狂喜,也在短短几天内转为无奈丧子的怆恻。部分败血症病发于肠道,这也给了微生物组疗法用武之地——通过引入益生菌,肠道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就会受到抑制,降低发病的风险。

Panigrahi教授的团队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能起到保护作用吗?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将菌株与混有麦芽糊精的低聚果糖(作为菌株的营养来源)做成了胶囊,喂食给2-4天大的婴儿。对照组只服用麦芽糊精做成的胶囊。这些婴儿一同服用了7天胶囊。然后,研究人员开始评估他们在60天大时,有没有出现严重的败血症症状。

再乐观的人也想不到,这项研究的成绩能有那么好。

研究发现,服用益生菌胶囊的儿童,只有5.4%出现了严重的败血症,这一数字在对照组中是9%。通过计算,Panigrahi教授的团队指出,这项研究表明益生菌能降低败血症的风险达25%-50%。这比他们预料的结果要好上一倍!

在降低败血症风险外,这款益生菌疗法还降低了其他细菌感染的可能——研究表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风险下降了82%,而抗生素都难以治疗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风险则下降了75%。另外,肺炎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下降了34%。“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Panigrahi教授说。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不但在肠道起作用,也影响了婴儿的免疫系统。这让他兴奋异常。

微生物组疗法的未来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为儿童提供了预防败血症的潜在疗法,还在于它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微生物组疗法成真的曙光。

事实上,这不是益生菌疗法首次取得出色的临床试验成果。然而,在先前的相关研究中,参与者的人数并不多,往往只有100-200人,这也让这些研究设计饱受诟病。即便研究人员观察到了积极的效果,他们也很难区分这些效果是来自偶然,还是真的来自益生菌的功效。在Panigrahi教授的研究前,最大规模的研究招募了1315名儿童。而本次研究招募的患者数达到了4556名,是纪录的三倍有余,这也让结果的可信度大增。一个由独立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甚至决定提前终止该试验,好让对照组的婴儿尽快用上这款疗法。

另外,这项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组疗法的便捷之处。一方面来说,婴儿们只需要口服一周胶囊,就能起到持久的预防效果;另一方面,它整个流程的治疗成本只有一美元,非常适合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治疗和预防。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Panigrahi教授依旧保持着谨慎。他指出,他的团队招募的患者都是健康的婴儿,出生时体重正常,而且已经开始用母乳喂养。这能让他们对感染的抵抗力增至最大,这或许是他们成功的关键。然而,先前人们曾在早产儿,以及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婴儿中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均以失败告终。败血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微生物组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还有着很大不足。

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微生物组专家Marie-Claire Arrieta教授则认为,这正是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它表明成功的微生物组疗法,需要选取正确的菌株,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治疗。“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 Arrieta教授补充说:“它不仅提供了物美价廉,能预防可怕儿童疾病的疗法,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指明如何应用更好的策略来改变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如果微生物组疗法迎来成熟的那一天,无疑是人类的福音。“开发它的成本非常小,它能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生产,而且不需要非常高级的技术。然而,它的效果却非常棒!” Panigrahi教授说。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参考资料

[1] At Last, a Big, Successful Trial of Probiotics

[2] A randomized synbiotic trial to prevent sepsis among infants in rural India

[3] Revised Estimates for the Number of Human and Bacteria Cells in the Body

[4] The Integrativ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dynamic analysis of microbiome-host omics profiles during periods of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来源:药明康德(微信号 WuXiAppTecChina)

为你推荐

药价查询,药价查询,全国已有29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资讯

药价查询,药价查询,全国已有29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

据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可实现药品价格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和位...

2025-02-22 21:28

CDE: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资讯

CDE: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胃癌(Gastric cancer, GC) 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其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 5 位和第 3 位。

2025-02-21 21:19

首款依视路星趣控眼镜于上海眼镜展全球首秀 专为近视管理设计 延缓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资讯

首款依视路星趣控眼镜于上海眼镜展全球首秀 专为近视管理设计 延缓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

依视路星趣控眼镜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镜架,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面部结构和尺寸上的显著差异,尺码范围广,覆盖38号至50号,为3-5岁儿童,6-9岁和10-12岁青少年年龄段提...

2025-02-21 17:33

恒宇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血管介入腔内影像学平台资讯

恒宇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血管介入腔内影像学平台

恒宇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光学与超声医用成像技术及激光消蚀技术研究的高科技企业。

2025-02-21 14:07

百林科完成A+轮战略融资数亿元,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资讯

百林科完成A+轮战略融资数亿元,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百林科成立于2021年9月10日,是一家专注于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血液制品以及其他生物制品关键工艺设备与耗材研发和制造的高科技企业。

2025-02-21 13:30

深研生物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资讯

深研生物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

深研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核心技术与设备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5-02-21 13:23

阿斯利康以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资讯

阿斯利康以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

昨日(2月20日)晚间,阿斯利康在其官微宣布与珐博进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以约1 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

2025-02-21 10:20

快速崛起的中国创新药公司,真实生物赴港IPO资讯

快速崛起的中国创新药公司,真实生物赴港IPO

2月18日据港交所披露,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生物科技企业,以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专注于...

2025-02-20 20:57

华东医药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获批,有望提供GFR监测新方法资讯

华东医药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获批,有望提供GFR监测新方法

2025年2月19日晚,华东医药(000963 SZ)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创新产品三类医疗器械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注册申请获得上市批准。

2025-02-19 19:15

国采中选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可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增加规格包装等,第一批名单发布资讯

国采中选企业满足一定条件,可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增加规格包装等,第一批名单发布

2月18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部分中选药品信息变更的通知(第一批)》,涉及到5批国采的15个品种。

2025-02-19 18:26

凯米生物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首关,加速肿瘤治疗性疫苗全球布局资讯

凯米生物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首关,加速肿瘤治疗性疫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产品SN3001(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SN2001(慢性乙肝免疫治疗疫苗)的全球临床,以及基于SynNeogen®核心技术平台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产品持续布局。

2025-02-19 13:50

潜在交易金额超12亿美元,石药集团ADC癌症新药达成国际授权合作资讯

潜在交易金额超12亿美元,石药集团ADC癌症新药达成国际授权合作

今日(2月19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巨石生物与Radiance Biopharma达成协议,Radiance Biopharma将获得巨石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

2025-02-19 11:21

又一玩家加入,来自恒瑞医药的“近视神药”上市申请获受理资讯

又一玩家加入,来自恒瑞医药的“近视神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经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旗下产品 HR19034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2025-02-19 10:47

国家医保局:医保领域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医保领域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

2025年底前,全国80%左右统区基本实现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基本实现医保部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药品的直接结算,加快推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医用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2025-02-18 21:14

“悦如初,达新程”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于成都举办资讯

“悦如初,达新程”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于成都举办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中疾病负担位列第一,给患者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造成长期的社会影响。

2025-02-18 10:58

第九十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批)。

2025-02-17 22:22

拜耳在欧盟申请EyleaTM 8mg治疗间隔延长至6个月资讯

拜耳在欧盟申请EyleaTM 8mg治疗间隔延长至6个月

拜耳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申请,将EyleaTM 8mg(阿柏西普8mg,114 3mg ml注射液)用于治疗两种主要视网膜疾病,即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

2025-02-17 19:55

EyleaTM 8mg延长给药间隔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在三年时得到证实资讯

EyleaTM 8mg延长给药间隔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在三年时得到证实

近日,在于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第22届新生血管年会上,拜耳及其合作伙伴Regeneron公布了PULSAR开放标签扩展研究治疗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第三年的临床试验结果。

2025-02-17 19:44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疗法全国首张处方落地,开启泌尿肿瘤精准治疗新篇章资讯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疗法全国首张处方落地,开启泌尿肿瘤精准治疗新篇章

2025年2月17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暨黑色素瘤肉瘤内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军教授为一位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开具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

2025-02-17 19:38

安诊儿率先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资讯

安诊儿率先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

2月16日,由浙江省卫健委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的 "安诊儿 "宣布融合DeepSeek-R1,升级大模型底座能力,成为国内首批支持专业推理模型的AI医疗健康应用之一。

2025-02-16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