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先做出一个判断:在社会办医这件事上,政策红利期已经过了。或者说,指望国家出台一项来掀起一波社会办医热潮,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因为今年的国办44号文已经做出明确要求,对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办医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在我看来,社会办医已经是零门槛。至于那些隐性障碍,不是政策本身所能解决的。
我之前的提到过,在零门槛的背景下,对社会资本而言,把握未来医疗趋势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分级诊疗是社会资本普遍认可的一大发展趋势,许多投资布局都围绕此展开。但是,综合“十三五”以来的系列医改政策来判断,社会资本对分级诊疗产生了一些致命的误会。
当然,分级诊疗是国家力推而且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大方向。但这件事究竟与社会资本有多大关系?现在,我认为:基本没有。
1. 分级诊疗不是社会资本的机会
社会办医为什么会对分级诊疗如此看重?核心理由是认为,如果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落实,患者就医会逐渐下沉到基层,那么基层就将成为争夺患者流量的主要入口。这个没错。
多年来,社会办医因为缺乏品牌和优质医生而一直不受患者待见。而基础医疗看起来技术、资本的门槛都不高,分级诊疗也就看上去对社会资本而言成了一次争夺患者的绝好机会。
我从几个角度告诉你,为什么这个理解不对。
首先,分级诊疗是国家改革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举措,而且国办32号文提出了,其主要实施路径是医联体。而医联体的主要玩家是公立医院。换句话说,分级诊疗主要调整的是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的资源配置,而不是向外释放资源。
第二,分级诊疗的意见明确写道,目的是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而无论是推行基层首诊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核心调节手段都是基本医保的支付方式。这其实也意味着,拿不到基本医保的支付,也就与基本医疗服务无缘。
第三,分级诊疗是要“分级”的。老百姓之所以敢跟家庭医生签约,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专科医院、专科医生。没有体系化的医疗建设,基层医疗的入口是不存在的。
所以,分级诊疗本质上是医疗资源在公立医疗体系内部的调整,实施的主要保证是基本医保的支持,而与这二者都无关又缺乏系统医疗资源支持的社会办医,能在分级诊疗中实现什么呢?
2. 社会资本办医院的时代过去了
当然,社会办医也不只基础医疗这一个方面,还有就是大批在出钱办医院的。而且由于大量专科医院在港股上市,使得办医院这条道路看起来是比较光明的。
有一组数据看起来总是让社会资本办医鼓舞的:截至2017年4月底,社会办医院有1.69万家,占医院总数的57.2%。2011年至今,公立医院数量基本持平,社会办医院数量累计增长100%。
但在我看来,这组数据恰恰证明,社会资本办医院这条路径失败了。因为在社会办医院数量如此疯狂增长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几乎毫无变化。
而且已有学者统计,从2012年开始,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整体上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还能够指望社会办医院继续疯狂增长吗?不可能。
医院和医院之间竞争,除了医保资质等壁垒外,还比的是技术、科研、人才、品牌、服务等一大堆东西。而这些因素方面,社会办医几乎无一占优。而其中社会资本办医院路径失败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争夺优质医生资源方面的失败。
虽然医生流动性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办医的窘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那些愿意流动的医生,也一定要确保自己的一只脚仍然留在体制内。
再加上医联体盛行开来,公立医院都改集团军作战了,社会办医院势单力薄,几乎更无竞争获胜的可能。
3. 新趋势带来的两个机会
前面我提到过,国家对社会资本办医是有清楚的定位的,这就是满足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所以,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对已经有的民营医院进行整合或者“收购”好的医生集团,去满足这部分需求是可以选择的。
但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得健康需求,其实意味着非主流需求;而且,它只是在现有形势下被逼无奈的一种选择,仍然无法改变的事实,继续疯狂盖医院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对于社会资本办医未来的前途,我从最近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表态中得到了一些启发。总体上,我认为相比大规模投钱建医院、诊所等,社会资本办医在两个方向上会有持续的成长空间:
第一,替代政府财政,成为公立医院扩张的主要资本支持。
我们都了解的一个趋势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扩张限制的越来越紧。而这个限制在国办67号文推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个文件出台后达到了高峰,因为这种限制通过一个长久的运行制度被永久固定下来。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政府给医院的钱收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定。但公立医院对于扩张,以及运用更多资本来扩张的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一点,从前阵子围绕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是不是国际笑话的热烈讨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朱幼棣老师对这个问题看得也很明白,在他后来的那本《无药》里劝告公立医院们,社会上的钱多得是,何必非常盯着财政那点钱。我想,我们那些聪明的院长们不会不清楚这一点。
PPP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但等大家把这个事儿看明白,也许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空间会更大。
第二,非治疗领域有可能潜藏着真正的患者流量入口。
当我判断基层不大有可能成为社会办医的流量入口时,其实就是准备在这里提出非治疗机构,尤其是诊断类机构成为流量入口的潜在可能性。
前阵子国家卫计委开发布会,又将增加五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从而总类别达到了10个: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这些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都是围绕治疗展开的非治疗类机构,而其中有三类医疗机构是能够对治疗这个环节产生关键影响的:检验、病理、影像。这三类检查直接决定了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疗,以及接受怎样的治疗。
这三类检查本身是诊断的过程,而它们的上述特点也为其赋予了入口级的地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进步。时下几类最受关注的技术基因检测、液体活检、医疗AI等,主要都是集中在诊断领域。而且这些技术在提高诊断效率的同时,也在逐渐降低对人员知识水平的依赖。
最后,诊断类机构有可能成为流量入口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有可能实现无差别标准化。什么叫“无差别标准化”?
首先标准化可能比较好理解。医院因为存在大量医生、护士的人的行为,所以非常难以标准化。但诊断机构主要依靠设备,设备的最大特点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意味着可以把控质量,并降低成本,以及用机器大规模辅助人。
第二,什么是无差别?分级诊疗中,患者在选择医院就医时存在一个bug,就是所谓的小病在基层、大病再转诊。这个bug就是,就算患者得的是小病,他也不愿意让一个只会治小病的医生看。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动用各种手段,什么签约、支付、首诊必须在基层等等。然而诊断不存在这个问题,无论大病、小病都可以做同样的检查。而且由于检查的标准化,成本可以足够低。
这就意味着患者在选择诊断机构时,无需很高的技术知识门槛。
前段时间我有看到一些诊断机构,提出了面向高端市场的策略。这个简直是太扯了。一个如此高标准化的事儿,既无法搞什么个性化,又没法搞增值服务,是再好不过的流量入口。
恐怕还要再补充一点,就是社会资本办诊断机构,可能是相比公立医院更有优势,而且未来可能产生更多合作而不是竞争。
因为从整体大的趋势上看,医疗价格改革是在不断降低药费、检查费,提高医疗服务费。所以,对于公立医院来讲,检查、诊断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而且公立医院最大的优势也是他们拥有大量优秀医生,有着无可匹敌的治疗能力。
相比之下,如果社会资本办诊断机构能够在成本质量控制方面做得很好,则非常有可能对公立医院自身的诊断职能产生竞争,甚至取而代之。质量不差、价格更低,为什么不能替代公立医院的检查呢?
再总结一下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资本替代政府财政,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主要资本支持;一个是诊断机构替代医院,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向。有任何想法,欢迎大家讨论。
来源:健康智汇(微信号 jkzh001) 作者: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