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近年来,国家卫计委为推动分级诊疗下发《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等文件,对县医院的科室设置、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及设备配备,进行了明确规定,被媒体解读为县医院开始要抢大医院的饭碗了。
事实上,未来大医院的最大威胁很可能不是县医院,而是社区医疗!
先来看看深圳此前出炉的《深圳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就明确, 到2018年,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及时有效诊治,康复期患者、慢性病患者得到规范服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达到7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50%。
什么概念?未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量社区将占到七成以上!那让目前主要看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大医院怎么办?真的有这么邪乎吗?事实上,一些有远见的大医院科主任、院长已经开始有危机感了。
因为在医疗体系相对成熟的国家,社区全科基本都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多的达到80%左右。
社区药品正在鸟枪换炮!
而我们接下来打算怎么搞呢?还是从各地纷纷出台的政策中一窥究竟吧!
以新政频出的深圳医改为例,将放开社康中心的规划限制,并向社会资本敞开。出台的《方案》还对增强基层医疗服务力量做了明确规定。将提高一类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设备配备、医务人员配置标准。2017年12月前,实现每个街道有一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一类社康中心。2016年12月前,完成社康中心-医院药品配置一体化工作,增加社康中心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品种,增配常用中药材。
看到没?未来将实现,社康中心-医院药品配置一体化,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药品社区将都有,未来不仅深圳的社区有,全国的社区医疗机构都会有!仅此一项意味着什么?用北京市医改办原主任韩晓芳的话来说,只要给社区配足药,至少可以让北京大医院门诊量减少30%。
上海一位兼任一家二级医院院长的三甲医院科主任对此忧心忡忡,他对《看医界》表示,这样下去,还有多少患者会来我们二级医院?三甲医院的不少内科医生可能都要失业!
据该主任介绍,中国大医院去门诊化是大势所趋,只是早晚而已。
而经历了一波扩张潮的大医院建了那么多大楼、病床,招了那么多医生怎么办?只能想办法抢地盘争夺患者资源。据《看医界》获悉,一家病床近万张的大医院院长急了,到处搞医联体,将副院长派往各地驻守,为大医院输送病患。
当然也有比较思想超前的,《看医界》获悉,以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为例,据该院副院长闻大翔介绍,该院早就通过绩效分配改革来促使医院转型,回归疑难危重症,对于日间手术和级别高的手术提高分配比例,反之,做低级别手术做的过多在分配上是有惩罚的。
而深圳的改革《方案》也提出,将在财政分级补助方面引导医疗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一方面,调整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结构,逐步提高三级医院的急诊、住院补助标准,将三级医院诊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指标纳入财政补助核补系数;另一方面,降低三级医院门诊服务补助标准,相对提高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引导三级医院主动向基层分流门诊服务。
可见,随着药品的到位、财政补助的倾斜,社区或将不再是当年的社区,对于普通病患的吸引力亦不可同日而语。
社区医生实力当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不少患者和同行可能会对目前社区医生的水平有些质疑。事实上,用北京一位社区医生的话来说,如今大城市的社区医生已经不再是以前大家印象中的那样。
据介绍,以北京上海等社区医疗较为发达的地区为例,由于近年来大医院进人要求越来越高,最低博士,迫使一些优秀的临床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的毕业生选择了到社区工作。再加上看好社区医疗的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社区医生待遇(月薪也可以达万元哦!),沪上一位卫计委官员就将自己临床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亲戚推荐到了社区医院工作。
上述北京的社区医生毫不掩饰地表示,在一些慢性病方面,社区全科医生很可能比大医院专科医生更在行!
如果您还是觉得有些疑虑的话,再来看看深圳市卫计委等几部门发的《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专家进驻社康中心开展诊疗服务实施方案》通知吧!深圳市明确要求,市属医院要按照每家社康中心至少派驻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的要求,选派本院专家到定点联系的社康中心开展诊疗服务。
派大医院的专家下社区干什么?据介绍,派驻社康中心的专家主要开展门诊服务、指导全科医生诊疗、组织病例讨论和专业讲座培训、健康教育及咨询等工作。并鼓励派驻社康中心的专家与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组建团队,为社区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看到没?不仅给社区送药品加补贴,还让大医院派专家到社区看病!一方面我们为可以理解政策性要求专家到基层多点执业,另一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很多患者都到社区去了,大医院医生还用得了那么多吗?
此外,还不要忽略了诊所放开的预期,一旦政策开放,必然会有不少大医院医生在社区开立自己的工作室、诊所,同样对病患的吸引力很大!
据黑龙江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赵昱辉介绍,在个人申办医疗机构方面,国家规定是个人申办诊所不受区域卫生规划限制,而黑龙江省政策更放开一步,个人申办诊所及门诊部均不受区域卫生规划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方式。含义就是只要你申请办的诊所门诊部符合卫生部门发布的技术标准就应该批准,不能以医疗资源饱和、与xx医疗机构距离不足多少距离等理由拒绝审批。
当然,在一位资深业界人士看来,仅仅说社区医生抢大医院饭碗是有失偏颇的,应该叫回归,让大医院和社区都回归本来的使命和功能,当年是大医院抢了社区的饭碗,如今只是再抢回来而已。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