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高考放榜,6位“高考”状元全部选读医科,这和内地高考状元无人报读医科形成强烈的反差。香港的医科号称神科,录取标准极高,能入读医科的都是同辈中最优秀的同学。从过去五年诞生的27位高考状元中,有16位选择了读医科,足见医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
而反观内地,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52-2015年中国内地3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医科连热门专业的前10位都没进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报考显示1977-2016年中国大陆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仅仅1.31%选择了学医,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中,更是无一人选择医学。今年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那么,香港医科为什么那么热?除了各位学子立志救死扶伤以外,香港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极高是个很大的动力。根据香港医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今年7月,公立医院医生每月最低底薪每月都在50,000港币以上。而私立医生里面,更有许多月收入,甚至周收入超过百万。
再看看内地医生,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医闹这个专有名词吧,相关新闻不断,由此也催生了很多相关电视剧,这个现象说明了目前中国的医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内地医生年均收入仅为67516人民币,几乎只能和香港医生的最低月薪相比。
一个行业是否能拥有和保持先进水平,和这个行业是否有符合人性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有很大关系。香港的医疗水平在全球也是居于前三地位,这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福音。那么,6位香港“高考”状元为何要选医科呢?
拔萃女书院“状元”林莉雯
在接受采访时,林莉雯坦言,对这次的成绩感到喜出望外。她感谢父母照顾及鼓励她轻松面对,教她“考得差不重要,知道哪里出错,再去改进才最重要。”
林莉雯说,她自幼已被医生职业吸引,因家人曾经患病,所以她立志在香港修读医科,运用医学知识帮助别人。
皇仁书院“状元”蔡维泽
蔡维泽的父母均任职教师,除学习出色外,他也是管弦乐团及篮球队成员,也有参与野外越野活动,认为当中很有启发,“这项活动没有一条指定路径,全凭自己决定该怎样走,迷路时则要尽力纠正自己”。蔡维泽表示,自己从野外活动中学到要订立目标的习惯,也培养了永不放弃的精神。
蔡维泽希望未来做一位医生:“希望我的存在,帮到世界一点。”他透露,因为见到公立医院轮候期长,令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又觉得不应因经济条件而丧失看病的权利,期望为市民,尤其底层民众的治疗尽绵力。
圣保罗男女中学“状元”李朗轩和邓惠慈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今年唯一一次产生两名状元的学校,这两人就是邓惠慈和李朗轩。
邓惠慈对成绩感到意外。她说,父母没有给予太大读书压力,只要求自己做人有目标。邓惠慈打算读医科,谈及读医原因,她说在中五时曾到医院跟随任职儿科医生的学长实习一周,其间遇上1名约6岁的长期病患儿童,并主动陪伴他聊天及看电视,希望帮助他克服病魔;有关经历令她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希望自己也能以专业医学知识帮助病人。
李朗轩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也经学校课程接触到医院运作,他认为医科能够融入科学知识,如参与科研工作研制新药物,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提及自己的学习,他表示,父母没给压力,平日会自行温习。
庇理罗士女子中学“状元”施奕昕
施奕昕是庇理罗士女子中学首名文凭试状元。她透露,自己从来没想到会成为状元,她发榜前更紧张失眠,要跟同学聊电话减压。她笑言,自己习惯在书桌上贴上“天道酬勤”、“不要放弃”等小字条鼓励自己;而准备考试的冲刺阶段,她每日更会温习15个小时,每日早上7时起床但不熬夜,她希望以个人经历勉励其他考生:“有心不怕迟。”
施奕昕同样想读医科。她表示,中学时曾参与医院义工服务,见到医生照顾病人,认为工作富挑战可帮助病人,就立志从医。
民生书院“状元”梁冠康
梁冠康表示,自己在中文口试时也曾经表现失准,连带影响应试的信心,压力特别大;考中英文科不同卷别期间更连续数天失眠,幸得父母谅解支持,安慰他“入(读)边科都没所谓”,加上老师鼓励及求医调理身体,终成功克服难关,并获得意料之外的佳绩。
梁冠康的计划是首选攻读牙医。
医谷链
来源:医师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