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了两件震动医界的事情:一是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经翔被一患者捅伤;二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陈德灵医生在规培期间猝死。
尤其是第一件,因为工作中与患者直接接触、并牵涉治疗疗效和满意度的问题,以往的伤医问题绝大多数发生于临床医生;而今,此种事情发生在检查科室——超声科。于是,医务人员不禁发问:医院还有哪个科室是安全的?
上图是某平台的有关问题和答案:医学检验、药房和后勤。从三千多的点赞数来看,认可度不低,故此答案有一定的可信度。
俗话说:干嘛吆喝嘛!单就医学检验工作来讲,其工作安全系数(主要指被患者或家属伤害而言)确实是比较高的。
首先,接触患者或家属的几率较低或时间较短。
这一点,很好理解。一般来讲,检验科工作人员除了在门诊采血之外,几乎没有接触患者或家属的机会,即使如此接触,只是采血过程中的几分钟,较为短暂,故发生冲突的几率极低。况且,目前许多医院已经将采血工作移交给护理人员专职操作,从而使得接触的概率几乎为零。
其次,检验人不承担结果的解读工作。
目前,检验人不负责对检验结果的的解释,即使是定位职能具有解释权限的检验医师,目前也只是承担同临床医护的工作。如此,与患者或家属没有“结果解释”的职能媒介,矛盾或冲突也就几乎不存在。
再者,检验工作中具有完善的复查机制或流程。
在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由于检验标本可以存放一定的时间,可供复查及原因分析,在医技之间的良好沟通下,都能顺利、圆满解决。如此,便几乎没有医闹、医暴的导火索。
当然,安全只是相对的,检验工作的风险依然存在。
一,分析前的质量风险无法避免。
分析前应该是检验工作中整个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标本采集的条件、标本放置的时间、标本保存和送检的温度、患者的确切的信息等等,这些因素完全超越了检验人的把控,一旦发生参差,不容易调查和分析。
二,检测中的偶然误差无法杜绝。
偶然误差是任何检测系统无法规避的。一旦发生这种误差,势必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或精确度,从而造成质量缺陷或投诉风险。
三,检验方法学的缺陷难以化解每一次异议。
严格来讲,不同检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不足;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度百分之百。当不同实验室、不同方法检测某一项目而又偏差时,单凭方法学的缺陷对非医人士进行解释,有的人未必能完全理解而放弃纠缠。
因此,作为检验人,不仅要充分理解到检验岗位的执业安全,增强专业优越和自豪感;更要充分认识到检验人的职业风险,由此,更要以细致、缜密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尽力做好每一项检测。如此,才能真正“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才能极大降低职业风险,保障自我执业安全。
来源:伟哥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