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一个相对传统与稳健发展的行业,诊所和医院由于投资回报长,退出方式狭窄,初始投入成本大,组织管理难度高,以及品牌初创获客不容易,所以一直以来是风险投资涉足相对少的领域,以莆田系为核心的民营医疗也是在市场中搏杀活下来的。
由于这些年风投在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AI的布局中,一个个吸引眼球的概念此起彼伏,但整个行业也没有给风投赚到钱,部分成功退出的案例只有寥寥数个。
于是前些年开始,很多受伤的风投机构的逻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谓要投资钢筋水泥,只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机构,投资有收入和现金流的传统领域。于是,批量投资催熟的民营医院和诊所,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大部分风险投资人如“刻舟求剑”般,终将面临重创
到处鼓吹认为看懂医疗重资产模式,容易连锁化,有现金流,把握了投资经验的大部分风险投资人事实上正如“刻舟求剑”的楚国人,面临重创已成定局!
宏观数据不用提,行业内集中询问了不少民营医院和诊所,亏损面接近60%。即使很多医院当期现金流平衡,或者略有盈余,很多只是苦苦维持,即使号称有盈利的,但如果把初置成本,装修维护以及医疗器械的摊销折旧都算上,还剩多少毛利?同时医院和诊所的规模扩张性和复制性有那么强吗?
现在热得发烫的医院和诊所建设马上将会迎来冷静期:
第一,其用来做投资回报的现金流推演模型,一定会强调连锁化经营,但是实体医疗规模化的扩张非常不容易,而且扩张速度通常比较慢。
第二、如何提高单个医疗机构的“坪效”,不断提高收入并降低成本,也是核心问题。
所以从实际运营来看,由于医院诊所初创时获客有非常长的“爬坡期”,提高单店收入也需要很多努力,却相对容易到天花板。因为这是比较传统的生意,与开个厂,做个连锁店从商业本质来说并无不同(少扯一些情怀的东西),用现金流模型是容易测算的,并不像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或者技术驱动的医疗行业,有规模化收入和大规模降低边际成本的可能性,而医院与诊所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会成一定比例关系,这是标准的传统生意,就像国内其他如传统制造,零售还是餐饮行业,大面积亏损,毛利率超低仍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医疗资源并不缺,“无人学医”是危言耸听!
那么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的医疗资源到底够不够呢?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总量还是够的。并不是像很多危言耸听的媒体所描述的“无人学医”,而是大多数医学毕业生和规培医生找不到工作,很多人去考硕士博士其实是被迫的。
不要说大城市三甲医院,就是普通城市的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生招聘,都要求都要求硕士博士,很多大专本科,即使完成规培,考了执照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进三甲医院即使每月几千块,也得托人,也得百里挑一是很平常的事。而每年毕业超百万医学生,只有几十万从医,根本原因是不需要这么多医生。
根据统计数据,美国有3亿多人口,医生数据是100万。我们是13亿人口,有300万医生,还不算助理医师,传统师承中医、蒙医、藏医、村医等加起来100多万。其实比例也差不多,但我们的看病和医疗效率大幅度远超美国,所以整体上医疗资源是够的。只是大批基层医疗,二三线城市的医疗资源大量闲置,出现了结构化的失衡和大城市公立医院虹吸和垄断。
第一,国家强制推行三级分诊制度,将由基层、社区、县医院为主体开始大量承接这些基础服务。
事实上,由于医药分开,大幅提高医师服务费和三级分诊,大病不出县等政策,大批特大城市的公立医院的门诊流量,特别是中高级医生的门诊流量持续下滑,显然即使和从前一样,他们也是有能力提供更多医疗服务量给社会的,如果真需要释放的话,所以医疗供应量并没有绝对不足。
第二、由此看出, 很多医院诊所抢夺的是“中间份额”,即中产阶级与消费升级的增量。
很多连锁诊所或医院开第一家时,收益不错。例如妇产科,在数年前刚开始比较火爆,有很多创新理念,高端设备,贴心服务,生个孩子可以收到7万元的平均客单价。很多机构以此为模型,认为持续开连锁,继续扩张仍然可以达到这个客单价和获客数量,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典型“刻舟求剑”思维。
现在后果显现,在全国各地疯狂扩张,认为有利可图的妇产科医疗机构,只有相对少数可以维持价格,在市场充分竞争时候,很多高端妇产科医院生个孩子只能收2-4万不等的客单价。客单价大幅度下降,毛利率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
没有考虑动态市场博弈变化,扩张后的客单并没有达到之前设定的价格,甚至自己多布点也加剧了竞争。很多连锁小诊所一开始参照和睦家定价,和睦家定800,我们定300-500,开一家还可以,随着继续规模化扩张的时候会触碰到很多边界,尤其面临公立医院的低成本优势,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以及社区诊所等的挤压,开得越多将越达不到初始所设想的价格体系。
还有一个动态变化原因,就是公立医院医事服务费大幅上升后,通过价格杠杆把一大批有事没事蜂拥看专家的患者挤压出去了,排队就不那么拥挤,随之而来连锁反应。
举个例子,很多专家医生经常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市场价值和进行简单推算,他们认为外面的黄牛号卖到300-500,所以我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好像我出去行医就会怎么怎么样。实际上,黄牛价格高正是因为国家用行政管制的方式制定普适性低价格。
原来20块的专家门诊费吸引了大批普通病人,这种拥挤和排队自然促成了少数不想排队或者通过特权插队患者的市场化抬价行为,才推高了黄牛的价格,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大批低价的挂号费才会有黄牛的高价。
当把医院把挂号价格提高到50-100,200甚至更高的时候,很多专家号都开始挂不满了,黄牛号的价格也越来越低,甚至比曾经专家号只有20块的时候价格还要低。
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仅很多医生错误高估自己,很多诊所也是一样,他们认为服务比公立医院好,还不用排队拥挤,所以收这个价格,实际上整个医疗市场不断发生各种动态变化,诊所的服务和价格也不那么有竞争力了。
第三,成本剧烈上升
1、谁也没有想到,过去3-5年间,房价至少上升了2-3倍,有的地区更多。同样地价租金都在持续高涨中,很多不是自有物业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面临违约和大幅提价的危险,房租就是一个大坑。
2、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出现拥挤争抢后,现在获得较好医生资源的价格是越来越高。
3、由于公立医院普遍开始进行特需服务,医事服务费大幅提价之后,抑制了很多普通医疗消费,医疗环境大为改善,把相对高端人群继续虹吸过去。这样导致民营医院和诊所的获客成本与难度越来越大,不论来自公立系统还是市场化的竞争,压制了民营医院和民营诊所医疗价格提升的空间,多年前门诊费是300,现在还是300,但是综合成本都大幅提高了。
打着医生合伙人或者风投入股型的诊所或医院只能注册为营利性医疗机构,面临的高税收和严监管。很多人想从后端供应链切入,从检验、影像检查、药品器械获利,但是从两票制到营改增,取消药品加成,大型检查、检验的降价,让这些机构从后端大幅获利的幻想破灭。
即使这样,仍然后前赴后继的人往里投入,但有些的确是有优势的,比如地产商,他的房租便宜,资金成本更低更长线,还可以为其地产配套。比如保险公司有大量客源,资金成本低。正因如此,批量的诊所和医院将陷入之前的循环,坪效越来越低,继续营业只是亏更少,也看不到未来持续扩张的可能,不少默默沉没沉入海……
每个行业过剩都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无法顺向提价,甚至还要低价促销,恶性循环,宏观来看,以门诊为例,去年中国有77亿次门诊,其中有40亿次门诊就是续方,显然续方占了门诊量的一半。即使再高价值的诊所服务,那么诊疗之后显然就是续方,而续方显然是标准化业务,无太多技术含量,也不必危言耸听。
整个社会显然会向低成本方向流动,也并不是有钱人就会浪费钱,有时恰恰相反。大批高价诊所的复诊率是快速下降的。很多复诊配药会去社区、医药电商、药店等地方,很少人每次挂几百块钱号就为配几盒药,因此诊所获客的成本还会继续上升。即使把复诊费用下降,也是一样。
最后,投资诊所和医院特别是基础医疗,根本谈不上好生意。上市只有个位数,退出通道主要是并购,或者不断赚钱之后分红,但是这根本不足以满足风投资本的回报率。而很多投资人言必称美国怎么样,事实上,美国的医疗机构近几年亏损面大幅上升,头部的多家也利润减少,包括安德森,凯瑟琳,克利夫兰和梅奥也是如此。
超级重资产根本没法转型,也没办法退出。一窝蜂的这批风投机构将被现实凑得满地找牙。
来源:珍立拍 作者: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