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宁波市卫计委与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软熙康)共同建设运营的“宁波云医院”项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获得“eHealth”Champion大奖,并获得了国家卫计委 的点赞,这是银川互联网医院“叫停”事件后,颇为鼓舞士气的业界消息。6月14日,东软熙康的母公司东软集团(股票代码:600718.SH)董事长刘积仁在大连独家接受了健康点记者专访。他认为,“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是不可阻挡的,”并详述了成立东软熙康以来的发展战略。
外界看来,东软熙康受惠于东软集团20多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其渗透力直抵医院、基层医疗、医保、医疗设备等各个分支,实力不可小觑。截至目前,东软集团为600多家三级医院、2000多家大型医疗机构、30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5万医疗两定机构提供了软件和服务,同时支撑中国超过5亿人的社保服务,占总量的半壁江山。
刘积仁告诉健康点记者,东软集团为东软熙康一开始“自己烧了7、8亿”,现在第二轮融资后市值已超20亿元,“我们重点投入了汽车和大健康两个领域,后者投入更猛,这是东软未来发展的重大产业机会。”
东软熙康现在时
健康点:东软初创熙康的原因是什么?
刘积仁:想法是把比较混乱的基层医疗变成一个共享式医疗,让基层的医生有更多帮助、知识、设备和联结,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改变他们的质量。这可能比建更多的三甲医院更有意义。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进入了十几个城市,今年的目标是几十个城市。基础医疗要强大,最主要是看的病要多,设备能力和诊断能力要提升。
基层医疗的问题是数字化技术能解决的,通过数字化、标准化,让基层医生比现在更规范。一些确诊后可以在家里照护的病,花的钱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70%多。如果让大医院做这些事就亏了。未来一定有一批家庭医生可以在家里上班,固定的管一批人。
健康点:东软熙康在东软集团旗下扮演怎样的角色?
刘积仁:东软熙康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业务,一种早期的分享式医疗的模式,先烧钱构造客户,周期也比较长。医疗没有快钱,但是它也比较持续。目前融完第二轮,再有一轮我们可能就上市了。
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对医疗的认识。由于我们是技术的参与者,会把医疗想象的十分复杂。事实上,医疗中最普及、最刚需的,反而都是最简单的。但是由于没有信赖,没有联结,大家要用最复杂的方式来选择最简单的服务,这就造成了复杂。只有在联结和计算的环境下,才可能构造出一种新的生态。
健康点:东软集团在医保、医疗领域深耕多年,你对整体布局有哪些思考?
刘积仁:整体来说,是IT信息化技术和医疗变革的结合,或者说用IT技术来推动医疗体系的变革。医疗变革的主体还是医疗,IT是工具,我强调的是一种融合。当我们把技术和我们现代医疗体系变革的使命和想法能够充分融合的时候,才能表现这种技术的力量,现在我们(东软)所有的行为都是往这个方向走。
比如说,我们怎么和医院来合作?我们做“熙康+医院”,就是帮助医院做院外服务。因为当医院控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做法就有利于医院运营。第二个是帮助社保在医院做DRG,我们现在到处布局,使医院对成本的计算变得更清楚,让他们知道如何管理。我们的使命是让医疗更有效率、更精准,能在有限的投资和收入下保证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
健康点:“健康中国”之外,“一带一路”也是国策。东软的海外发展远比国内其它软件公司要早。那么,东软会有哪些国际化布局?
刘积仁:“一带一路”是东软大医疗领域的战略部署,事实上在“一带一路”的国家中,现在有40、50个国家用了我们的医疗设备,也有一些国家用了我们的软件,比如中东、非洲、东亚。我们很期待把中国在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能力和我们医疗高科技设备产品在“一带一路”的国家里得到更多应用。我们和华为联合,他们在地方做项目的时候也投资医院设备,我们就做医院信息化。汽车过去占东软国际业务的一半,今后我们希望30%的国际业务里面,大概10%是汽车领域,15%左右是医疗设备和软件领域。
从IT到医疗,挑战在哪里?
健康点:东软在决定从IT进入医疗行业的时候,有没有挑战?
刘积仁: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我们不懂医疗,那么我们就得招懂医疗的人。东软现在有上千名医生,很多都是医学博士,不是工程师,有些是主治大夫、院长。
健康点:东软在医保信息化业务基础上涉足了DRG。DRG还是要解决背后医生的激励问题,也是挑战吧?
刘积仁:DRG给医生固定的钱让医生看病,本身就是激励,医生就会想如何用更少的钱来看病。激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通过数据和联结让医院至少能够通过医院管理的优化,使医院可以把一些收入不够好而别人也能看的患者移到院外,让医疗资源能使用到适合这家医院的疾病种类上。
第二个是我们要帮助医院从预防和病人的社区管理方面,让医院获得更多收入。这往往是一个医院的经营模式的变化。比如,医院是否能做家庭护理呢?日本的家庭护理就是医院一个很大的业务。医院做不做健康管理呢?这也可能是一个业务。我们帮助医院去做原来没有的业务,或者原来没有手段去做的业务。这是我们十分看好的,也是东软熙康主要在做的事。熙康的目的不是和哪个医院竞争,我们只是搭平台,变成一个共享的模式。你要不然就是帮医院提升原来的效率,要不就是帮助医院带来新的收入。
健康点:东软集团医保信息化业务的份额非常大,当时有想到过会带来今天的市场优势么?
刘积仁:那有一些年头了。我们当时做社保,没有看到今天这个结果。那时候社保信息化只是刚刚开始,最犹豫的就是以后中国能有社保么?东软是94年开始进入社保,做了抚顺社保信息化项目,2000年左右随着国家启动了辽宁省国企改革,东软承建了辽宁省一号工程,这是第一个全国统一建设的省级社保信息化项目,后来就拓展到其它省市。
我们一般与政府合作,政府为了节约费用、实施变革,就必须有解决方案。它的背后需要大数据分析,走到后来将是基于知识的管理。社保就拿这个数据来制定支付标准。
健康点:对于东软熙康与东软医疗这两家公司的发展,前者本质上是要朝健康管理(保险)公司的模式,后者则是医疗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的方向去发展么?
刘积仁: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熙康这个平台上保险支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买保险是希望得病有人管,收了保险钱的人就想你最好不得病。所以,我们变成了一个预防和健康管理的平台。熙康的投资人里人保是一个股东。今后熙康会为了这个目标丰富产品线,比如在这个平台上做家庭护理。东软熙康云医院是一个基层的医院,东软医疗是为医院提供设备,今后我们会发展为家庭提供的设备。当然,设备的背后一定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在光靠设备不行,要考虑如何帮助诊断,构造医疗云把设备连接在一起。所以,未来一方面是支付系统的基层平台,另一个是设备以及背后的大数据。现在这两家还是独立在走。东软熙康计划在两年之内做第三轮融资,上市时间表应该在3-4年左右以后。
健康点:东软熙康的首轮投资来自高盛、弘毅,去年第二轮有来自人保和日本阿尔卑斯电器株式会社的投资。这些投资人会在哪些方面支持到东软熙康的发展?
刘积仁:人保是从保险、支付方面来看;阿尔卑斯是做传感器,我们有个睡眠仪就是和它合作。弘毅也投资医院,我们和它在医院上有合作。
健康点:基于东软现在这个规模的医保数据,您觉得能把控费的问题摸索清楚了么?
刘积仁:基本上路径是清楚的,实施的过程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格局已经很清楚。平安投了做DRG的东软望海,是它的股东。 人保也投了我们健康管理和医疗设备的部分。对东软的医疗领域,事实上现在最感兴趣的都是保险公司。
未来怎么走?
健康点:你对医疗看似比别人更前瞻。换句话说,对于风口的理解,你可能不同。那么对于中国医疗的未来,你目前在看什么?
刘积仁:我认为医疗的核心要围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支付。支付能带来系统变革。可能我们的医疗更强调的是社会性、公益性,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医疗改革,所有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是因为老百姓看病贵,而国家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支付所带来的一定是医疗变革,是个性化的精准医疗,基层医疗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协同式医疗体系的产生,也一定是一个更智慧的医疗。这里面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就变成了东软现在所有努力的方向。
健康点:为什么东软集团对大健康行业这么大投入?
刘积仁:做软件的人都在寻找一个软件可以应用的领域。当你进入医疗这个领域,与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这些领域相比,医疗让你充满了好奇。 它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系统,不是单纯医院、保险,还有教育、社会责任感,得有良心。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换句话说,医疗从来都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如果你用自由市场的观念进入这个市场,你肯定会输的什么都没有。因为医疗是要监管的,医生要执照,医生的行为要控制。而且医疗大部分的支付现在是社保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真正的力量,是改变未来医疗服务多元化的要素,就是商业健康险。商业健康险未来会在整个医疗中起到一个特别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的医疗体系交付的不可控,包括成本不可控、质量不可控或者不透明,商业保险不敢做。这不是自由市场,不发达的因素又十分清楚。而这个因素和东软的关系,就是我们巨大的机会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微信号 caixin-life) 作者:季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