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5月24日报道,紫河车即人出生时所脱掉的胎盘,经过加工干燥而成。这是一味十分著名的中药药材,始载于“本草拾遗”,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所记载。
“传统中医”曾经视“胎盘”为滋补上品,认为它能医治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内的衰老细胞及细胞再生功能,使身体各部位生理功能恢复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状态,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焕发。功效听起来如此神奇,来源又十分与众不同,紫河车在市场上受到热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在供不应求的背后,黑市交易应运而生。
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一些医院产妇分娩后的人体胎盘成为倒卖胎盘者眼中的“香饽饽”。他们长期盘踞医院,动用各种关系大量收购人体胎盘,然后制作“胎盘胶囊”高价卖出获利。一个400元收购的人体胎盘可以制成上百颗胎盘胶囊,每一颗胶囊标价10元。一些私人团伙之间互相还有所联系,形成倒卖人体胎盘的关系网。他们的货源实现共享,只要给钱,每个团队之间可以相互交易,还有医护人员参与到私下贩卖胎盘活动。
这些不明来历的胎盘,如果胎盘感染乙肝、艾滋、梅毒等病毒,对食用者来说存在被传染的风险。有关部门在10多年前就已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但现实中倒卖胎盘的行为并未停歇。
记者查询多起倒卖胎盘的报道发现,对于倒卖者的处理甚少。对处罚买卖胎盘的行为,目前在法律上仍处于空白地带。在此前的一起案例中,曾有倒卖者被警方控制后,因为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并未立案。在移交卫生执法机构后,也同样因没有相关法规对倒卖者处罚,不得不让倒卖者离开。
对于胎盘功效的正面描述,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医的理论体系当中。许多国家的民间都有使用胎盘保健甚至治病的“偏方”。看看国外,对于胎盘如何处置?胎盘的功效,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神奇吗?
首先来看韩国。这里的不少人同样相信胎盘的药用功能,在韩国胎盘同样不可以公开买卖流通。《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介绍,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因疑似违规使用胎盘,惹上了不小的争议。“在韩国胎盘营养剂、胎盘注射据说有各种各样摄取的办法。相传胎盘吃了之后能够滋补身体,让人重新恢复体力,所以有的家庭里要是有人身体虚弱或有患者时,会通过一些渠道搞来一些用胎盘做的营养品来吃。有人传说胎盘注射能够保养皮肤让青春永驻,一些妇女暗地流行打胎盘针。朴槿惠前总统涉嫌在青瓦台当总统期间屡次打胎盘注射违反国家医疗法,目前在调查中。胎盘到底对人体的影响至今没有准确的说法,在韩国有关胎盘的各种食品和注射大部分都违法禁用,只有在部分暗地里秘密流通。”
接下来看英国。英国人对胎盘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有女性认为食用胎盘有益于健康和美容,还有妈妈觉得孩子出生时胎盘挂在身上,不要剪掉连接脐带,等待它从孩子身上自行脱落。据《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近年来有不少英国妈妈找到了新的胎盘处置办法,把它加工成为纪念品长期保存。“以往有人会吃掉胎盘,或数日不从新生儿身上剪下胎盘。英国有人找到新的纪念方法,将胎盘做成相框。刚毕业的阿曼达找到了一种加工胎盘的方法,将胎盘过水后干燥,并将其磨成小碎片,与透明的铸模树脂一起加进模具里做成大理石的效果。有些家庭会把胎盘做成各种形状,做好后用瓶子装起来。有些艺术家会利用胎盘本身的毛细血管做出一幅奇特的画像。目前一些机构已经收到很多新生父母的订单,她的一位客户表示,大多数人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很恶心,但这种将人们认为是废弃物的东西再利用的方式却吸引了她。”
最后来看美国。食用胎盘的现象在这里同样存在,对于美国研究机构的学者来说,胎盘究竟有没有那么多的神奇功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他们研究使用的胎盘来自产妇的自愿捐赠。
据华尔街多媒体记者赵冰晶报道,近几年在美国有些妇女对吃胎盘的想法越来越着迷,做熟搅拌成泥是风干后装入胶囊,尽管她们不清楚这是不是好主意。一些美国妈妈处于养生的目的开始在产后吃自己的胎盘,这种分娩后的新习惯正确逐渐的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中,一些崇尚自然疗法的女性以及紧跟时尚潮流的好莱坞名人开始尝试胎盘疗法。她们认为吃下自己的胎盘可以提高活力,分泌营养充足的母乳,预防产后抑郁等。吃胎盘的方式也有多种,液体的、固体的、加工成制剂的等方式,还有一些助产师也推荐刚分娩的女性吃自己的胎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女性选择义务的将自己的胎盘送到研究中心去做研究,因为胎盘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会在分娩当中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胎盘异常会永久性的改变母婴的健康状况。胎盘如此关键,而我们对其的所知却是少之又少。最近,美国的科学家怀疑胎盘并不是以前被人们认为的那样无菌,有可能会有自己的微生物群,能够帮助胎儿形成免疫系统,并对胎儿日后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就称,胎盘是我们了解最少的器官,却有可能是最重要的器官。不光是对于孕期的母婴,甚至是对于终生的健康而言都是有帮助的。
医谷链
来源:央广网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