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摄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金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行,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伯岳等人出席了21日在北京的发布会。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县人,生于1764年,卒年不详。汪必昌在嘉庆年间被选入太医院,任职九年,并曾在嘉庆皇帝五十寿辰时受到封赏,其父也获赠官职。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离开太医院返回家乡,在临行前根据其所学写出《聊复集》一书,同年由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刻而广为流传。
公开出版的《聊复集》有五卷,分别为《医阶辨脉》、《医阶辨证》、《医阶辨药》、《眼科心法》、《玉钥集》。而此次发现的未刊稿本有四部分,皆不见于今本《聊复集》之中。这四部分是《怪证汇纂》七叶、批注《陶氏杀车三十七槌法》、《针灸论》与《怪证方法》。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占整个稿本的四分之三有余,收录御医整理的秘方偏方五百四十种,涉及各类疑难杂症,其中不乏“癌症”、“肿瘤”、“尿血吐血”等。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 摄
该稿本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发现。2017年1月,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开始了民间收藏明清时期御医手稿的征集活动。在此次征集活动中,一批精品御医手稿陆续出现,尘封近200年的汪必昌未刊稿本即为此中上品。
陈先行在仔细审阅稿本后表示,“所用红格稿纸明显是清代旧纸,这是一册稿本没问题。此册稿本比较接近写样待刻稿,内文涂改的文字,明显不是抄错,而是作者的修改。”他认为这册清嘉庆御医稿本应该价值极大。“真正价值有待于我们中医界的前辈和那些专家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发掘。目前它的价值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姚伯岳教授亦认定此稿本为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该部未刊稿本从其纸张、正文笔迹、与正文同一增补修改手迹和正文内容、增补修改内容等诸多因素综合鉴定,为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这是造不出来的。”
郑金生指出,“这本书虽然是汇纂,同时我可以肯定它保存了现在某些已经逸散的医药资料,到底有多少我不敢肯定。从中医的角度这本书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他建议应该逐一核查这些偏方秘方,看能否从中发现仅见于此稿本中的疑难杂症治疗新法新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针灸学院原院长谷世喆教授在看过稿本后说,(《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之《针灸论》)内中有关针刺取穴和灸法论述中肯、可信、可用。尤其对灸法用艾原理适用症论述颇详,对恶疮、痈疽、惊痫、乳疮、少乳等用法于今也有指导意义。
余瀛鳌表示,我们现在应该继承弘扬汪必昌的学术经验,尽力搜集他的遗著,把当前已经找到的遗著下工夫进行收取,把汪必昌的学术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他(汪必昌)在中医领域是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对于该稿本价值,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部原总经理拓晓堂介绍,晚清御医任锡庚的五十种秘方在2007年时就拍出了200万元,平均每种秘方4万元。如今又过了十年,他预估,一般稿本手稿的价格都至少上涨了10倍,如果以每种秘方或偏方40万元作价,此稿本的市场价能达到2.16亿元。
来源:中新网 作者:记者 应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