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了发布了《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这意味着备受瞩目的“张江科学城”正式揭开了面纱。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
根据《规划》,通过对美国硅谷和纽约、新加坡玮壹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国际知名科技创新中心案例的分析,以及国际方案征集,进一步理清了科学城的发展内涵和基本特征,最终对张江科学城建设提出以下定位目标:
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战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国家实验室建设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突出科技商务文化等创新要素复合(TBC),集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集聚国家大科学设施、集聚高水平创新型大学、集聚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
成为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为主,以科创为特色,集创业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
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张江科学城规划面积约94平方公里。以张江高科技园区、康桥工业园区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为核心扩展而成,同时为加强与龙阳路枢纽、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周边地区的协调和联动发展,外扩形成衔接范围,总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张江科学城将强化对外衔接,注重与市域、长三角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网络协作;强化内部整合,整体考虑水网、绿网、路网、轨交网和慢行网,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
“一心”:依托川杨河两岸地区并结合国家实验室,集聚科创设施,并引入城市高等级公共服务和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形成以科创为特色的市级城市副中心,联动南北、辐射周边;
“一核”:结合南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南部城市公共活动核心区;
“多圈”:依托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站点,基本实现步行600米(10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强调多中心组团式集约紧凑发展;“多点”:结合办公楼、厂房改造设置分散、嵌入式众创空间;
“森林绕城”:连接北侧张家浜和西侧北蔡楔形绿地、东部外环绿带和生态间隔带、南侧生态保育区形成科学城绕城林带。
高科技向科学、园区向城区、六个“更”集聚
最终,整个张江科学城将实现高科技向科学、园区向城区的蜕变,实现六个“更”集聚:
科研要素更集聚——集中布局和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确保近期一批大科学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度集聚的先进光源设施群。通过产业用地转型、规划新增等方式提高教育科研用地比例,为大科学设施、顶尖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等科创设施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创新创业更活跃——推动产业结构向智力密集型转变,加快创新产业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打造多模式、多类型孵化器,汇聚各方人才,为创业团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可能。道路转型为街道,企业打开围墙,激活城市交流功能,结合川杨河、智慧河、未来岛等重点地区,营造丰富的公共交往空间。
文化氛围更浓厚——结合城市副中心和地区中心,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科学会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具有影响力的高能级文化体育设施。结合水泥厂改造建设文化创意园,保护张江老街、横沔古镇等历史风貌,塑造具有科学城地域特色的文化格局。
交通出行更便捷——依托轨道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出行结构。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达到中心城平均水平,实现张江科学城与对外交通枢纽、重点科研院所、城市中心形成45分钟快速便捷轨交联系。优化道路系统,实现外部衔接顺畅,内部通达,分区域、分类型加密道路网及慢行通道。
生活服务更完善——科学城范围规划拟通过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住宅,以及提高研发、工业用地人才公寓、宿舍配套比例等,满足科学城就业人口居住需求。结合轨交站点构建社区生活圈,强化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和差异化设置。
生态环境更优美——未来五年上海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着力在张江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增长极。
在正在编制的浦东新区2040总规划中,张江科学城已被纳入主城区范围(图中所示的康桥、周浦右侧的粉色区域)
区域内医学创新板块领先全国
截止目前,在整个张江科学城规划内,依托上海丰富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已初步形成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医学创新产业链。形成了张江“药谷”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两大享有全国声誉的产业集聚区。吸引了罗氏、礼来、诺华、辉瑞、GSK、西门子、GE、美敦力、德尔格、等跨国医药、医疗器械巨头,集聚了上海医药、天士力、复星医药等国内各大知名药企的研发中心,同时,入驻了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肿瘤医院东院、曙光医院等知名医疗服务机构,引进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大药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医学院校,搭建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中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目前,上海光源二期,以及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1+3”大科学装置也正在张江科学城内逐步落地和建设中。
在2017年5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张江科学城。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