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特需病房,把公立医院的床位资源还给公众,是上海市公开许下的医改承诺。但种种迹象表明,改革可能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分开。
然而据本报记者调查,通过输送医师多点执业或是技术入股合资医院等形式,公立医院仍将分享高端医疗的收益。这表明,一方面公立医院并未退守“保基本”的本职,另一方面高端医疗有利用公共资源“搭便车”盈利之嫌。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医改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民营医疗为主体、公私各司其职的医疗体系;而对现有公立医院的股份制改造,或是一个现实的过渡方案。
先行一步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于今年11月左右开业。其最初的医疗人才支撑,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微博]旗下的12家附属公立医院。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首席执行官(CEO)辛树林介绍,他们将从这12家医院中,每家选取1-2个专长科室开展合作,由后者将顶尖医生派至医学中心开展诊疗。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把合作诊疗收费的30%给医生个人,10%给其第一注册执业点所在医院。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比例的计算依据是:有事业单位编制的公立医院医生,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多点执业的报酬,是其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除以350天,再乘以多点执业的天数,再乘以120%的系数。由此,医生个人的合作分成约30%。
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介绍,该中心将由闵行区国有独资的新虹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出资51%与社会资本共同组成投资公司,再由投资公司出资30%,成立合资国际医院或专科医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原本打算采用上述模式,与长达10年的国际合作伙伴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共同进驻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不过本报记者独家采访得知,该院与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的合作已在约半年前终止,并将进一步扩张的重点锁定浦东,其参与建造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就坐落在浦东国际医学园区内,将于年内投入运营。
上海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三级医院特需医疗的门诊人次占比为1.93%,而其业务收入占比为3.55%。而如果考虑到各个科室自己设立的“楼层特需”,以及干部病房和外宾病房,特需医疗为公立医院贡献的收入更高。
除了账面收入,特需医疗由于方便开大处方和大检查,更成为医院和医生灰色收入的可靠保证。这使得剥离特需医疗业务难上加难。
2010年底上海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剥离特需医疗的目标,并且给出了三年的时间表,但是这项工作实际进展缓慢。
尽管分管副市长沈晓明当时就承诺,上海市政府已经为新医改方案配套了一笔资金,但不言而喻的是,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明补都难以到位,遑论暗补。
事实上,早在上海医改还在方案起草阶段,复旦大学课题组所作的平行研究方案就曾提出“以商补公”,即发展高端医疗以补贴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英耀还曾专门撰文介绍,美国即有一些非营利医院通过一定的定价策略,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交叉补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