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郁金香”健康行动正式启动,国内首个帕金森病大众调研报告发布

医疗健康 来源:医谷网 作者:张蓉蓉
2017
04/06
20:50
医谷网
作者:张蓉蓉
医疗健康

每年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2017年是世界帕金森病被发现200年,今年也是中国帕金森病诊疗40年。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但是大众对帕金森病的了解程度依然非常低。

调查显示,超过9成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其中过半认为帕金森病即霍金所患“渐冻症“;超过34%的人认为针灸可根治帕金森;超过93%的人完全不知道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手段;超过60%的非神经内外科医师对疾病及脑起搏器外科手术疗法不了解。

为了更好地造福帕金森病患,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委会联合美敦力发起“拥抱郁金香”项目,将在专业神经内外科医生培训、患者疾病科普教育、大众疾病知识科普传播等领域进行持续投入。

帕金森病和郁金香有什么故事呢?原来在2005年,国际组织将红色郁金香选为帕金森病的象征,原因是一位荷兰的园艺家威尔德(J.W.S. Van der Wereld)将其于1981年培育出来的栽培品种命名为“詹姆士·帕金森郁金香”。如今,这种郁金香被指定为“国际帕金森病日”的标志物,并为国际帕金森病组织广泛运用。

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专业组组长、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介绍“拥抱郁金香”项目计划5年内在全国各地累计开展超过500场患者疾病科普教育,五年内累计培训超过5000人次神经内外科专业医师;以及每年持续进行疾病及治疗手段科普活动,致力于提高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度,提高帕金森病专业医师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长程的疾病管理方案。

手抖,震颤,僵直,行动迟缓,警惕帕金森病的来袭

“200年过去了,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程度仍然有限甚至存在误区,这让我感到很痛心,也让我们帕金森病的专科医生觉得任重而道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王坚教授说。

据王坚教授介绍,帕金森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7%,中国有超过250万帕金森病人。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性减少而导致。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越高。迄今为止,病因仍不清楚。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肌肉僵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变得很僵硬,初期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面具脸”也是其主要症状表现之一。

据王坚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本身不致命,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现在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是可以维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但是,若没能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残,最后出现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的并发症。

帕金森病是不能预防的,因为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环境毒素有关。所以要注意避免接触一些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如杀虫剂、农药、重金属锰,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要避免从事电焊工种等。

王坚教授说,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缓解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DBS“神”科技,点燃帕金森病人新希望

所谓DBS,即脑深部电刺激,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新技术。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这种技术目前在欧美各国已经相当成熟。许多研究报告证明使用该治疗方式后,大多数患者的服药量可明显减少,且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在过去近十年间,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目前,脑起搏器已成为帕金森病的首选外科疗法。

(脑起搏器手术流程)

(脑起搏器组成部件图)

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分会副主任委员孙伯民教授介绍,脑起搏器可以明显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当帕金森疾病进展到四年左右,伴随药物疗效的明显下降、药物副作用增大、或有严重的异动症状出现时,是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的最佳时机。脑起搏器技术非常成熟,已经在临床使用超过30年,造福14万帕金森病患。瑞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脑起搏器手术的医院之一,已积累了近20年的手术经验。

据悉,作为全世界第一家研发DBS产品的公司,目前,美敦力的脑起搏器寿命可以达到15年,同时,只需每周充一次电。

孙伯民教授介绍,在国外,神经内科医生通常会推荐帕金森病患者转诊并接受相关医疗技术的治疗,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有着统一和紧密的配合,从而确保帕金森病患者在最佳的时机接受合适的治疗。因此对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启动专业医生培训这样的项目,孙伯民教授表示非常支持,并感谢神经内科在推动疾病长程管理上做出的努力。

多方协作努力,推动帕金森病治疗技术发展

除了内外科医生需要在治疗方法上紧密协作之外,帕金森疾病治疗技术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医药或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做哪些努力?针对此,专家们从多个角度回答了医谷记者的提问。

“药物这些年来不断地推陈出新,而每个药侧重的角度不一样。比如帕金森患者的抑郁问题,其实针对抑郁和运动障碍,能够一箭双雕的药就有好几个。还有一些药更多侧重的是能够让病情一定程度上延缓,虽然目前证据的级别还没有达到业界公认写进指南,但有些药的证据已经足够接近。我觉得企业、医生和患者,只要稍微有一定的智慧,一定能够实现三方共赢。”王坚教授说道。

同时他补充道,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可能给帕金森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比如,让可穿戴的传感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24小时动态连续的监测,用传感器的数据跟脑声部电刺激程控的数据做一个闭环的反馈。虽然在程序控制里面会有很多的技巧,有N多的排列组合,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但只要找到这个合适的算法,并把它交给机器程序,在很多领域它一定是远超人工的。我想说的其实正在进行时的科技,科技以一个加速度往前推进,离我们不远。”

关于DBS疗法,孙伯民教授表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如何做到更加精准地植入;二是从产品角度,目前的频率是一个固定频率,将来能否做到变换频率,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呢?三是除了现有的靶点,是否有更好的靶点?或者根据不同特别的症状是不是还可以找出别的靶点来?他认为,DBS技术仍然会不断的进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录:国内首个帕金森病大众调研报告

全球近三成帕金森病人在中国,超9成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

2017年,社会各界对帕金森病的探索已经跨越了200周年,早在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次提出“震颤麻痹”描述这一疾病,自此以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开始了对帕金森病的潜心科研和探索。

美敦力发起国内首次帕金森病大众调研行动,此次调研历时半年,覆盖了超过6000名的大众受访者和超过500名的非神经内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调研结果显示:

90%的受访者不了解帕金森病,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明显的误区。

参与调研的人群中,90%的受访者不了解帕金森病,甚至有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压根没听说过帕金森病,仅有10%能大致罗列出帕金森病的起病症状和特点。与此同时,在同期进行的街头随机调研也显示,83%的受访者认为世界知名物理学家霍金罹患的正是帕金森病(错误,霍金罹患的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

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有近300万在中国。在我国,每年更是新增超过10万病友,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帕金森病的就诊率却不到40%。外科脑起搏器手段干预疾病使用率不到0.01%。

疾病认识不到位 存在明显误区


(针对大众的调研结果)

(针对非神经内外科的专业医师的调研结果)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运动症状,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能力。帕金森病目前无明确病因,不影响寿命。 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办法治愈,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大多数病人都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做到生活自理。

治疗手段认识不足 普遍漠视科学疗法


(帕金森病目前的治疗手段大众调研)

事实上,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治疗)都是对症的手段。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而中医针灸、干细胞等对帕金森的治疗目前并无明确文献显示有效。

脑起搏器治疗(DBS):唯一有效的外科疗法


(针对大众的调研结果)

专家指出,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是唯一有效的外科疗法。相关调研结果表明,93%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脑起搏器可以治疗帕金森病,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脑起搏器这一疗法。


(针对非神经内外科的专业医师的调研结果)

非神经内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科学疗法的认识也是不容乐观。80%的受访医师表示完全不知道脑起搏器可以治疗帕金森病,仅有4%的受访医师表明知晓其工作原理。

根据2012年发表的《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的适应症是:1、原发性帕金森病;2、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的疗效;3、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4、排除痴呆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2013年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提早进行手术植入脑起搏器治疗的帕金森症患者无论是生活质量、运动技能等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从而也极大降低了药物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来源:医谷网   作者:张蓉蓉

为你推荐

湖北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资讯

湖北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为6552元 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为3139元 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 次

2025-04-03 09:37

悦唯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投资,加速重症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研发与国产替代资讯

悦唯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投资,加速重症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研发与国产替代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和脉动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加速已获准上市的心脏稳定器等产品的市场推广。

2025-04-03 09:28

海尔盈康一生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创新罕见病可持续公益新生态资讯

海尔盈康一生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创新罕见病可持续公益新生态

本次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诊疗,探讨交流AI赋能全流程防治康体系创新、前沿性生物科技诊疗技术等话题,旨在通过生态联盟的力量推动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星...

2025-04-03 09:11

诺华创新药物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C3G适应症在中国获批资讯

诺华创新药物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C3G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首款且唯一选择性靶向C3G病因药物,填补临床治疗空白

2025-04-02 18:14

国家卫健委:商业化人源细胞系是否纳入人类遗传监管?资讯

国家卫健委:商业化人源细胞系是否纳入人类遗传监管?

4月1日,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发布《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有关问题解答之一》。

2025-04-02 17:49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资讯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教授团队携手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在《NPJ digi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2 4)学术期刊发表团队...

文/李林 2025-04-02 10:27

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资讯

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

文/屈慧莹 2025-04-02 09:36

千亿GLP-1市场再添重磅产品,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资讯

千亿GLP-1市场再添重磅产品,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

本次申报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025-04-01 17:34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资讯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

近日,德国默克医药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及国际市场负责人周虹带领医药健康中国及国际市场管理团队开启了2025年度首次“中国行”。

2025-04-01 17:11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资讯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作为新辅助治疗,随后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辅助单药治疗,用于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成年患者。

2025-04-01 14:37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资讯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

昨日(3月31日),据“湖北发布”消息,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 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 次,非侵入式脑机...

2025-04-01 11:03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资讯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青峰医药下属子公司江西科睿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

2025-04-01 10:22

26省联盟药品集采启动,聚焦妇科用药和造影剂资讯

26省联盟药品集采启动,聚焦妇科用药和造影剂

近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做好二十六省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开展相关采购数据填报工作。

2025-03-31 21:48

优时比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中国获批,全球首个且唯一双亚型创新药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资讯

优时比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中国获批,全球首个且唯一双亚型创新药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作为唯一人源化、高亲和力且具备创新修饰结构的IgG4单抗,关键Ⅲ期MycarinG试验证实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优迪革®)较安慰剂显著改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多个临床终点与结局。

2025-03-31 15:58

从手术麻醉到生命全周期护航,麻醉学科发展拓宽生命边界资讯

从手术麻醉到生命全周期护航,麻醉学科发展拓宽生命边界

3月26日,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等23家学协会共同举办的2025年中国麻醉周学术活动的启动仪式举办,该活动以“生命之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

2025-03-31 15:30

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资讯

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

欧狄沃联合逸沃对比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可显著改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可改善近3倍,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达30个月

2025-03-31 13:45

罗氏制药榜首 “现金牛” 产品罗可适(奥瑞利珠单抗)在华获批:开启多发性硬化症一年两次治疗新时代资讯

罗氏制药榜首 “现金牛” 产品罗可适(奥瑞利珠单抗)在华获批:开启多发性硬化症一年两次治疗新时代

罗氏制药今日(3月31日)宣布,其旗下创新药罗可适®(Ocrevus®,通用名:奥瑞利珠单抗注射液 ocrelizumab injection)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每六个月静脉输...

2025-03-31 13:39

与拜耳“分手”后,华堂宁卖得更好了资讯

与拜耳“分手”后,华堂宁卖得更好了

日前,华领医药公布了华堂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首个完整年的业绩数据。

2025-03-31 11:21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资讯

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三生制药向全体医药工作者致敬!

3月30日是国际医师节,由三生制药公益支持的以“三生有幸,医者仁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携手20位医生代表,以寄语海报的形式,共同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诚挚的祝福与关爱。

2025-03-30 17:38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资讯

新版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的公告(2025年第29号)》,2025年版《中国药典》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3-30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