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据新华社报道,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联组讨论。在听取了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提交的《关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全科医疗体系建设的提案》后,习总书记回应表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很好,要认真研究,要重视基础医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关于全科医生的提案此前几年被多次提及,而陈建国委员在调研后提出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助力全科医疗的成体系的方案,此前则相对少见。这套“互联网+全科”的提案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提出了哪些建议?目前又有哪些实践可供参考?3月6日,陈建国委员在两会驻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以上做了进一步阐述。
借互联网破解全科人才短缺难题
提案指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以治病为中心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扭转,诊疗体系中‘重专科、轻全科’的问题仍然突出。全科医疗服务发展缓慢已经制约了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所在。”
在调研了目前国内的全科现状、参考了国外先进经验后,陈建国委员将目前我国全科医疗服务的问题归纳为:全科医生总体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全科培训标准化和持续性不足、全科与专科的业务协同不足、全科医生整体收入较低等四个方面。
“所以,我希望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效率优势,从人才培训、服务能力、绩效管理、转诊信息化和保险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全科医疗体系建设。”陈建国委员表示。
“比如人才培训,我们就需要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科医学全周期标准化培训平台。” 陈建国在调研时发现,基层医生普遍临床诊断能力较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不高,获得相应培训的机会也比较缺乏。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数据,全国家庭医生数量为 17 万人,而缺口却超过 18 万人,按照传统的教育培训体系,弥补这一缺口可能需要数十年。“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全科培训平台,可以把这个缺口降到几万人。”
陈建国向记者举例说,2016 年微医与复旦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祝墡珠全科工作室合作设立“微医全科学院”,通过互联网,将微医连接的专家资源下沉到基层,开展线上培训线下指导,这一互联网式的平台对于全科医生的需求把握更为准确,可调动全国的培训师资,根据基层医生多样化需求设置培训课程。据了解,在线上培训之外,微医全科学院还通过承担上海市、浙江省桐乡市等省市的全科医生学分继续教育项目,在线下培训基层医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全科医生用更高的效率获得更优质的培训。
家庭医生服务效率如何提升?
除了人才短缺,基层医生服务能力不足也很突出。陈建国在提案中指出,“利用互联网手段激发现有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当前在一些全科发展较好的地区,政府通过与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的合作,探索出一些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创新模式。
提案中提到:在浙江桐乡,当地政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组建了“全科+专科”的家庭医生团队,促进基层家庭医生与上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依托“信息化沟通平台”,为患者提供完整健康档案、在线诊疗、在线随访、慢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务。
上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便是2016年6月,《中国家庭报》、微医联合运营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家庭医生纵向可连接全国的专家及医生资源,横向可为患者提供移动签约、在线建档、在线干预和诊后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将预防为主、主动健康的理念落到实处。
据了解,移动签约和在线健康管理极大解放了家庭医生的劳动力,提升了服务效率,签约家庭可由最初的300多户提升到500户。目前,在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的运营中,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少个省市落地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若在全国普及推广,可将中国家庭医生的缺口从几十万缩减到几万人,切实推动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如何实现全科专科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陈建国提出,要在规范转诊标准和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双向转诊信息化。制定基于诊疗实践的分级诊疗的转诊标准体系和操作性强的转诊规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区域内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患者未动,信息先行”,以信息流转带动医疗资源高效整合。
“我们亟需建立能让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的信息平台,否则大医院永远人满为患。”陈建国表示。据了解,目前微医互联网医疗不仅有“向上”的能力——线上连接和服务,还有“向下”的能力——线下接诊和支持基层。2015 年 3 月,微医开始摸索的在线团队协作模式,其将上线的医生进行“团队”式运营,每个团队中将大专家的经验与年轻医生的时间进行结合,基层年轻医生在线上与大医院的专家“组团”,共同开展在线协作分诊、会诊转诊等,让年轻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患者信任度得到提升。
记者了解到,微医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已有来自全国的 7000 多组专家团队上线。其中,规模最大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健生教授专家团队,带领着一支涵盖陕西省 107 个县的90 多家医院 3000 多人的协作组织,队伍里超过一半是来自基层的村医、社区卫生中心医生。
互联网助力提升全科医生收入
对于全科医生最关心的收入问题,陈建国调研发现,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每人每年120元左右的收费标准,远不能满足全科医疗服务的高水平发展和全科医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所以,陈建国建议,增加全科医生收入,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科医疗服务绩效管理和分配平台。
调研中陈建国发现,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签约平台,能通过系统进行方便快捷的绩效管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包括从效率、质量、工作量等反映家庭医生签约及服务的开展情况,对各评估项制定权重,自动打分,实现绩效考核的精细化。
“要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来调动家庭医生的服务积极性。”陈建国在提案中说。
鼓励设计基于全科服务的健康险
数据共享也是全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陈建国在提案中指出,要构建连续性诊疗数据共享平台,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计基于全科医疗服务的新健康险。
陈建国了解到,去年底中国式ACO产品(微医健康计划)的发布,使得居民使用互联网技术树立健康管理管理变得更加便捷。该计划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用户提供的以责任医生服务为核心的会员服务。该计划包括健康账户、HMO和ACO(健康险)三项子产品,为会员提供一体化健康金融、精准健康管理、持续健康维护、医疗服务协调、医疗费用保障等主动、连续和线上线下结合健康维护和医疗服务。
有鉴于此,陈建国在提案中建议,可以对实力较强、具有医疗专业背景、且能符合数据安全标准的商业保险公司开放数据使用。“通过设计符合大健康观的新险种,让全科医生能够提供连续主动的全科服务。”
“我认为在医疗这个大领域里,全科医生应该拥有最全面的医学健康知识,会直接面对大众服务。对于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当然需要投入最有效的手段,给他们最好的待遇,给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路径,才能解决健康中国的问题。”如何让陈建国理想中的全科医生成为现实,还需要我们借互联网之翼,共同探索。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