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有企业江苏徐矿集团旗下原有19家医院被一次性打包改制,这19家医疗机构,包括徐矿总医院、徐矿一院、徐矿二院3家直属医院和5家矿属医院等。而此次交易的另一主体则为声称将买下500家医院的郭广昌旗下的复星集团,以及买下了南京鼓楼医院林仙分院的泰康保险集团。
公立医院的好日子不多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众多数据、现象在证明:这是个事实,不管你信还是不信。
公立医院减少了430家,民营医院反增1486家
查阅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国家卫计委《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2015卫生统计公报”)发现,民营医院扩容约1486家。而对照2016年11月底和2015年11月底数据可见,全国公立医院数量又现收缩,数量少了430家。
再来看看诊疗人次的数据。
据国家卫计委数据,2016年1-11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达29.0亿人次,同比提高5.6%。其中,公立医院25.4亿人次,同比提高4.2%;民营医院3.6亿人次,同比提高17.1%。
公立医院在诊疗人次上仍然远远领先于民营医院,然而民营医院的增长速度远超公立医院。
与之相似的是出院人数。
2016年1-11月,全国医院出院总人数达15392.5万人,同比提高8.5%。其中公立医院13080.0万人,同比提高6.2%;民营医院2312.5万人,同比提高23.5%。
民营医院在出院人数上也仍然远远落后于公立医院,但是增长速度也远超公立医院。
三甲公立医院的好日子不多了,也就剩下这几年的最后疯狂了,既往的大规模扩建医院,大批量的招聘医生护士,大幅度的业务增长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大家该收收心,盘算一下以后该如何练好内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
有些医院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些医院选择傍大款……
日前复星医药集团和泰康保险集团近日共同出资,用于重组国有企业江苏省徐州市:徐矿集团所属医疗机构的10亿元股权资金到位。(据透露,徐矿集团以医疗机构净资产出资占股35%,复星和泰康以现金出资10亿元,分别占股35%和30%。三方参与重组的公司淮海医院管理集团已于2016年12月份挂牌成立。)
这标志着三方合作成立的淮海医院管理集团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此前复星集团声称将买下500家医院,泰康保险集团也已买下了南京鼓楼医院林仙分院。)
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刚表示,此次徐矿以机制变革撬动经济增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模式成功落地,开创老国企医院体制改革先河,无论在全国还是在行业内都极具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
徐矿集团旗下原有19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徐矿总医院、徐矿一院、徐矿二院3家直属医院和5家矿属医院等。
其中徐矿总医院挂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编制床位达1300多张。
近年来,由于徐州煤炭资源枯竭,矿井纷纷关停,职工外出创业,医院保障安全生产的功能逐渐弱化。加之医院不是徐矿的主业,2003年起,徐矿集团就给医院“断奶”,停止投入。
“没有投入,再加上矿属医院有效服务人口流失,医院经营状况严峻,设施设备老化,人才流失严重。”徐矿集团投资规划部科长李侠说,这使得许多医院处于亏损乃至停运状态。
5家矿属医院中,目前正常运营的只有2家,夹河矿医院、垞城矿医院已停业;张集矿医院住院部已关闭,仅有门诊在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徐矿集团着手盘活旗下陷入僵局的医疗资源。集团决定采取整体打包股份制重组方式,引入民营资本。经过两年的邀标、谈判,最终选定与复星医药、泰康人寿合作。
重组过程中,徐矿集团以医疗机构净资产出资,复星和泰康以现金出资,三方占股分别为35%、35%和30%,复星、泰康合计出资10亿元。去年12月10日,重组后成立的淮海医院管理集团(下称“医院集团”)挂牌。
“新成立的医院集团净资产超过15亿元,实现医疗系统引进增量、扩大总量的目标。”医院集团董事长章永辉介绍,今后原徐矿所属医院均由该集团管理运营,近3000名医院职工全部进入医院集团。自此,原徐矿所属19家医疗机构由单一国有企业体制,转变为三方合作的混合所有制。
重组后的医院集团将如何使陷入困境的医疗机构实现凤凰涅槃?章永辉表示,集团要补齐发展短板,偿还历史欠账,加大对医院的增量投入。重组引入的增量资金,大部分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培养及职工待遇提升等方面。
根据医院集团的发展规划,今年将全面启动徐矿总医院、徐矿一院、徐矿二院及庞庄矿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或综合病房大楼建设施工。
徐矿总医院院长荣良群介绍,医院门诊及住院大楼仅7万平方米,根据国家卫计委要求,作为三级综合医院,建筑规模至少要达20万平方米以上。改制后,有了医院集团的支持,该院将建一幢1万平方米的肿瘤住院大楼及一幢12万平方米的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引进徐州首个达芬奇机器人。两幢大楼正在设计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今年徐矿总医院将申报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需投入2000万元,新上一批信息化软硬件系统,该项费用也将由医院集团全额支持。
“除资金投入和硬件提升,我们还将整合集团下属医院形成内部医联体,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状况,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并完善医院间转诊制度。”医院集团办公室主任刘传富说,为帮助各家医院统一采购药品、设备等,医院集团专门收购华美医药公司,初步测算,集中采购后,可降低医疗运营成本20%-30%。
企业医院改制势在必行
事实上,包括央企、国企医院在内的一大批企业医院,都在紧锣密鼓筹备改制。
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分离企业办医院的工作从此开始大规模进行。到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前的2008年,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已经数量减半。
分析认为认为,央企医院改制,既是国企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医改的逻辑——破除公立医疗体系垄断是个艰巨的任务,从数量少、影响小的国有企业医院入手,是个稳妥的途径。因此,公立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医院改制,也被列入了医改重点工作之一。
企业医院改制有哪些路径?
据观察,目前企业医院改制只要有以下3种实施路径:
1、移交给地方政府实现的,或整建制移交、纳入事业编制,或由地方政府托管、给予补贴。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压力使得医院往往“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
2、部分企业医院改制采取了职工持股为主的股份制改造,但股权分散造成了日常管理上的困难。另外,这种改制筹资方式也造成后续资金不足,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3、劳保制度逐渐废除后,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普遍建立并属地化运行管理,而企业与地方两套医疗卫生系统是分割的,很多二级及以下的企业医院在纳入基本医保定点时受到歧视,导致企业医院竞争力降低,甚至无法生存。
公立医院改制,从来都牵动着百万医务人员的心。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已有数千家公立医院成为潜在改制的主力军。然而,一家医院的成功改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不仅政府要面对舆论的压力,医院原有债务问题、退休与冗余人员安置、经费与财政补偿、资产评估与道德风险,甚至医务人员编制问题都是要考虑的范畴。
实际上,近年来公立医院并购、收购以及改制的案例屡见不鲜,且在持续升温。随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体制改革和投资医疗行业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制将会不断增加。
来源:综合自高端私人医生、看医界、医学界智库
来源:中国医疗科技网(微信号 top-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