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医改救活了卫生院,可怎么看都是半死不活。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是国家整个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新医改以来,国家不仅给与政策扶持,使得卫生院不用再为生存发愁。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大批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可以说是从业务用房、到医疗设备、到人员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给卫生院予以了大换血。可是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好,反而是受到各方的指责。
1、服务对象很不满意
乡镇卫生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老百姓,绝大部分是农民,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人口。按照国家给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是为辖区内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
现在的老百姓对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是相当的不满意:既然是医院总的要看病吧!可是看看小感冒也就勉强凑合;看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好多的药不是缺货就是没有;看看急诊,卫生院医生说看不了一推了事;至于重病大病,到卫生院看更是不可能。
再说说什么公共卫生服务吧。国家规定的三大类45项,有的省份可能够更多。健康档案连本人都看不到,就别说真假好坏了;健康体检整个像赶集,流水线般操作;健康教育不发纪念品就没有人员参加;慢性病的随访管理,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上门服务一次;
最近流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百姓都不知道是啥东西,只知道签了在卫生院看病免挂号费。至于更多说的天花乱坠的服务,有时候连卫生院医生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服务,更别说老百姓了!这样的卫生院老百姓能满意吗?农民能满意么?
2、医务人员也不满意
不说老百姓不满意,就是医务人员也不满意。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对卫生院很有意见。认为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加上新农合报销制度的不平等,使得不少本应该由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病人流到了卫生院。乡村医生认为卫生院抢了乡村医生的生意,损害了乡村医生的利益;
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本身也不满意。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吧,基药实施后,好多药品提供不了,造成病人流失。要发展业务吧,受制于基本医疗制约和医院等级限制,以及各种医疗技术准入门槛的抬高,没法发展业务。导致不少业务骨干流失。
至于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卫生院的医疗业务能力;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那是相当的不满意。大医院看病那是人满为患,这导致大医院的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
大医院病人越看越多,大医院的医务人员认为卫生院没有把好关,连那些常见病、多发病的也不能处理。导致大量病人涌入增加大医院负担。看看,不仅是乡村医生、大医院医生不满意,就连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不满意!
3、有关部门同样不满意
国家投入巨量资金,新健、改建、扩建了不少乡镇卫生院,并为其配备了不少新设备,给了人员编制、给了财政支持。使得卫生院的工资、奖金有了稳定的保障,卫生院不用再担心吃饭问题了。
本以为,卫生院能够起到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满意的服务。可是事与愿违,卫生院并没有发挥设想中的作用,反而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一是分级诊疗作用失灵
按照新医改设计,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为老百姓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危重以及专科疾病转上级医院。没想到,卫生院不仅是急危重以及专科疾病转上级医院,不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被转上级医院了!分级诊疗作用极大弱化了,有关部门能满意么?
二是卫生院运转失去活力
新医改前,卫生院得到政府投入有限,为了生存,不得不紧抓业务谋生存、思发展,不少病人能够留在卫生院。新医改后,基本药物制度导致的制度性的药品缺乏、绩效工资总量封顶导致大锅饭的大幅回潮、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壁垒导致业务骨干的流失、公共卫生工作与基本医疗工作的牵扯不清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卫生院没有了发展的活力,而是沦为落实政府医改政策的执行机器。失去活力的卫生院,有关部门肯定是不满意的!
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当前,卫生院就是一个鸡肋。全部推倒重来,成本太大、牵涉利益太多,有关部门也下不了这个决心;下决心改变,又没有好的模板和思路,所以只能是小打小闹,缝缝补补凑合着过吧!所以卫生院谁都不待见的日子还要继续维持下去!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作者: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