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ight的Argus? II目前在美国已有200个成功案例。遗憾的是,目前Second Sight的Argus? II还是非常地昂贵,设备与植入手术的费用高达143,000美元,不是谁都可以负担得起的,并且只在部分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通过了审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全球大约有2.85亿人患有视觉障碍,而90%的视觉障碍患者为低收入人群,82%失去视觉的患者在50岁以上。为了治疗视觉障碍,相关的治疗方法和科技创新已发展多年,80%的视觉障碍已经有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仍存在如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让医生无能为力的疾病。
幸运的是,除了传统的医疗手段,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仿生眼。
仿生眼,也称作为视网膜假体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将进入我们眼球的光线转化为电子信号,绕过病变坏死的组织,直接传送到我们的视神经。视神经将仿生眼设备所传来的电子信号传递到大脑,由大脑解析信号成像,这就是我们使用仿生眼“看”的过程。
目前为止,只有一家叫做Second Sight 的Argus II仿生眼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Argus II主要用于帮助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盲人重见光明。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视网膜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他们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坏死,最终失去部分视觉甚至完全失明。对于患者来说,这就像是用一根管子看世界,管口逐渐缩小,直到完全看不见。对于之前拥有正常视觉的人,逐渐失去视觉却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是异常折磨吧。
非常不幸的是,目前并没有完全有效能够根治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手段,而Argus II仿生眼则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直接跳过视网膜坏死的部分。
Argus? II视网膜假体系统拥有三个模块,一个佩戴型电脑、一副摄像眼镜、以及一个视网膜植入物。首先视网膜植入物会通过手术植入患者的眼中,置于视网膜上。摄像眼镜会将捕捉到的影像,传输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小型电脑中,然后由电脑解析然后转码为大脑能理解的信号,再无线传送到用户的视网膜植入物。接着,植入物的电极组会释出微弱的脉冲,也即是电子信号,刺激视网膜剩余的细胞,然后通过视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
不过,听起来虽好,但Argus II现在还只能够让使用者看到一个黑白、犹如糊了一层马赛克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能看到物体大概的轮廓以及光影。使用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让自己的大脑能够读懂Argus? II传来的信号,最终形成能够理解的图像。一个黑白而且糊了一层马赛克的画面,想必大家听到也会稍微觉得low吧,但对于一个活了半辈子却突然失去视觉好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人来说,能重新看到轮廓和光影,已经是天堂般的体验了。
“Argus? II的使用者能看到门的轮廓,还有窗户。在意大利有一名使用者已经能一次性认出三四个字母了,”McGuire ,Second Sight的CEO,说道。“对于盲人来说,能看到大概的轮廓已经能让他们有了更多活动的力量,能让他们大概感知方向已经周边环境。他们甚至可以看到烟花。”
而Second Sight的技术绝不是止步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将来还会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患者提供恢复视力的解决方案。事实上,Second Sight的Argus? II在2015年便有了成功应用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上的案例。单单只是在美国,便有两百万的美国人受到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困扰,而这个数据据预测在2050年会增长超过两倍。
老年性黄斑变性在65岁以上的人群是非常常见的疾病,目前具体的引起原因还属未知,但据研究调查,病发与遗传因素和吸烟有着很大的联系。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老龄化,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中国的影响也只会是越来越大。目前老年性黄斑变性也是没有根治的手段。
Second Sight的Argus? II目前在美国已有200个成功案例。遗憾的是,目前Second Sight的Argus? II还是非常地昂贵,设备与植入手术的费用高达143,000美元,不是谁都可以负担得起的,并且只在部分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通过了审批。
在今年年初,VICE在纪录片“对抗失明”中提到了Second Sight,并最终让Second Sight一周内在NASDAQ上的股价暴涨 60% ,最终涨幅为22%。但即便如此,Second Sight毕竟是在做高端的研发,产品目前并不是面对普罗大众,更不要说让仿生眼这一解决方案成为一个主流的对抗失明的手段了,这也导致,Second Sight更多的是代表一个未来,而不是商业的产品。
Second Sight和其它年轻的医疗科技公司一样,在研发上持续烧钱。为了获得继续运作的资金,Second Sight在年初向现有股东发行购股权,也即是给与他们在特定时期内,以特定价格按比例买入额外股份的权力。Second Sight的CEO,McGuire,说:“基于目前公司的销售量以及烧钱速度,新的资金能让Second Sight继续运作到2017年年底,在这之前应该是不用担心资金了。”Second Sight 是这几年来少数几个已上市、关注视觉障碍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
来源:钛媒体 作者:Shadow_Broker
为你推荐

科塞尔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血管介入器械全领域平台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铁投巨石领投,苏高新金控持续追加投资,园雍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推广及产能扩建。
2025-04-28 16:54

凯西集团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不断投资研发,聚焦可持续发展
凯西集团(Chiesi Group)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财年,凯西集团圆满收官,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
2025-04-28 11:29

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
2025年4月27日,《爱肺行动》之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江苏养无极药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京东健康...
2025-04-28 10:26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
2025-04-28 09:42

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的核心子公司,被停产
4月24日晚间,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4月22日,天津市药监局发布公告,对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未名”)进行了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经综合评定、...
2025-04-27 11:34

瑞博生物港交所递表,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瑞博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RNA干扰(RNAi)技术开发及小核酸药物产业化,是全球最早布局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25-04-27 10:36

Cytiva与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双方将携手在细胞治疗药物成果转化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2025-04-25 19:49

精鼎医药任命 Charlotte Moser为公司首席医疗官,负责领导全球医学战略
今日(4月25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至IV期全方位临床开发服务的跨国合同研究组织(CRO)精鼎医药宣布,公司已任命 Charlotte Moser博士出任首席医疗官。
2025-04-25 15:06

强生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在华获批,用于EGFR TKI经治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强生公司今日(4月25日)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给药,适用于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025-04-25 15:0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 研究证实速福达可将流感病毒家庭传播概率降低32%
罗氏全球今日(4月25日)宣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III期临床试验CENTERSTONE研究详细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流感感染者单...
2025-04-25 13:34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炉,创新产品持续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 36亿元,同比增长3 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 15亿元,同比增长6 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9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 04%。
2025-04-24 21:53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