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团队确定了肾癌治疗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细胞》上。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为肾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几种治疗肾癌的方式却都不太理想,相关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新的靶点,开发疗效更好的药物。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江带领团队发现,一种被命名为SPOP的蛋白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刘江说:“我们发现,SPOP蛋白在正常的肾脏组织中非常少,但在99%透明细胞肾癌以及那些发生了转移的透明细胞肾癌中却大量存在,这表明SPOP蛋白是区分透明细胞肾癌与正常肾脏组织的一个分子标记物。”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截断”SPOP导致肾癌的通路。虽然这种小分子化合物还不能被称为“药”,但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证明了针对SPOP蛋白开发治疗肾癌的药物,从药理上是可行的。接下来,科学家们将继续合作开发SPOP蛋白的抑制剂。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