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为广覆盖,但香港公立体系为政府兜底强补贴模式
只要是香港居民或者有合法工作证明的人士都可以享有香港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服务,香港政府支付了95%的公立体系内的医疗支出。在公立体系内就医个人付的费用非常低,公立医院的收费严重低于成本,靠政府的高补贴来运作。比如个人看普通科门诊的费用是45港元,而住院一天的费用只有100港元 。
这一点与中国内地的区别在于,虽然公立医院占所有医院就诊量的90%左右,占据了绝大部分,但中国内地的医疗支出上个人比例仍然很高,占34%,虽然比例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但自费金额值仍以每年平均12%的速度增长。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为例,在普通门诊费用上,医保覆盖部分靠从个人账户支出,其实个人账户相当于个人储蓄,只有当个人账户用完,并额外达到一定的自付段之后,才开始由医保报销这一比例。因此,对于看日常小病,频率不高的人来说,门诊等于是以储蓄账户的形式在消费,没有医疗保障。
2、公私支出各占一半,私立主要靠个人自费
香港的医疗体系分公立和私立两部分,公私两部分占医疗总花费的比例一直比较接近于一半对一半,近五年来私立部分略有上升,超过公立部分。根据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的数据,2013年,公立体系的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48%,私立部分占52%。
香港将公立医疗体系和私立医疗体系分的很开。首先是管理机构不同。卫生署管理私立医院,而公立医疗机构全部由香港医院管理局来管理。同时,在支付上,公立医疗机构几乎全部靠政府支付,而私立体系则完全不纳入政府支付范围,全部靠个人和保险来支付。这一点上和中国内地很不一样。
中国内地的医疗体系虽然倚重公立医疗机构的程度远高于香港,但在支付上,医保采取了定点的模式,也为获得定点资格的私立医院支付。这导致了私立试图与公立在同一个价位和模式上竞争,而没有政府补贴的私立医院如果要在价格较低的公立定价体系下生存,就不得不靠卖药而牺牲服务的模式,这导致私立体系整体发展没有太大优势。
3、公私医疗机构定位不同
公立体系内的医疗支出69%用在医院。私立体系内的医疗支出50%用在基础医疗机构上。公立的核心是专科服务和住院,价格较低。私立的住院价格很贵,并非大众可以承受,但私立的基础医疗价格比较亲民,靠跑量取胜,占据基础医疗市场。
住院和专科医疗是香港公立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重心。香港的公立医疗体系包括卫生署下辖的公共卫生机构比如儿保机构、精神卫生中心、肺结核诊所等,以及医院管理局下辖的42家公立医院、73家普通科门诊部以及73家专科门诊部。普通科门诊部包括公立独立门诊部以及公立医院的分支门诊部,而专科门诊部则主要是公立医院提供的专科门诊。
公立体系共有2.78万张床位,而私立体系只有4千张。公立医院占出院病人总数的82%,私立医院只占18%。
私立医疗机构的竞争核心是基础医疗服务。香港有11家私立医院,8000到9000家私立诊所/医务室,占门诊服务量的70%左右。
虽然香港公立门诊部和公立医院的普通科门诊费用很低,只有45港元一次,但等候时间极长,服务质量远不如私立。私立医疗的普通科门诊费用在350到500港币左右。这一价格与公立体系的差价还不如中国内地的公立普通门诊和公立VIP大,普通门诊10到17元左右的门诊与300元以上的VIP就诊价格相差15倍甚至更多。相比公立体系,香港的私立门诊预约更快服务更好。因此私立医疗机构占了基础医疗服务的七成。
而在专科和需要复杂治疗的项目以及住院上,公立医院在专科治疗和手术实力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价格也比私立医院的住院服务低非常多,因此公立体系主要以住院和复杂治疗为主,但通常排队时间较长,因此也有一些购买了保险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病人选择高价的私立医院来做手术。但由于私立医院手术费用贵出很多,因此在这方面远不如私立基础医疗来的普遍。
在这一点上再次体现出与中国内地的不同。中国内地的私立几乎是在同一个层面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公立医院采取的策略是统包,从小病到大病通吃。私立医院在这样广度的竞争下没有优势。而且中国内地也没有很好的基础医疗医生可以进行第一关医疗服务,分流病人。私立体系的服务量很小,口碑也较差。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