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新医疗在台湾的连锁机构目前分布在两岸共20余家医疗事业机构,在上海有一家核心医院,100张床位。在台湾桃园的旗舰医院坜新医院,有750张床位。
刚开始也不是这个规模,刚开始大概是两三百张床位,目前已经有20年历史,前面5年也是由一群医生共同组建这个医疗服务联合体,类似现在的医生集团。刚开始也没办医疗机构,比如公立医院的医生不愿意加班、急诊,公立医院的血透中心做得规模很有限,科室要扩张,但是人力资源不足。我们集团创业老板张院长自己本身是内科医生,后来学了全科和运动医学,当时台湾的环境也一样,医疗动机是不足的,尤其是优质医疗服务,这中间最重要的元素当然是医生。大概30年前,台湾的医疗机构也是70%以上是公立医院,但是现在时过境迁,30年后,80%医疗服务量是社会办医或诊所提供,尤其基层诊所提供了60%的医疗服务量。
我们在上海的旗舰医院叫禾新医院,我可以证明,真的没有围墙。
哪怕我们在台湾做社区医院范围比较广,大家可能会认为社区医院就是低端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叫社区医院,但实际上社区医院是一个理念,就是我要贴近社区,要了解当地社区的医疗需求是什么,再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医疗服务,包括定位。在上海,我们做的医疗机构是中高端的,但是高端也好、中高端也好,这个名词好像有点虚。我也可以跟各位讲为什么,因为像上海这个都会区,这栋楼15000平米,一年的租金就要3500万,再加上我们的医疗人员,我们需要折旧,如果把成本一摊,立刻知道你必须做到多少规模、多少客源才有办法生存,如果要满足这个生存线,可以说只要是民办的,基本上都得做中高端,我们选择了尽可能价廉物美。
目前我们在上海闵行区复旦大学旁边正在筹建一个健康综合体,大概一万张床,但只要涉及土地开发的事情,可控性就很差,这个案子已经很多年了,最近开始重新启动。从格局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规划上一直希望形成一个开放式空间,而且可以和周边的环境衔接,因为我们就是社区的一分子,我们在这个位置上要理解社区,了解周边的需求,来找到我们自己的定位。
何为“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我想在座各位已经听了不下100次了,但是真的以病人为中心吗?什么叫以病人为中心?我从教科书时上抄到的,以病人为中心: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把病人放在首位。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但实际上在做的时候,我们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受过去工业化进展的影响,我们会想,其实我要提供一个高效,而且围绕着病人这个最小的范围产生最高的效率,提供医疗服务。
听起来好像不错,但是从病人的观点和实际体验上却是这样,漫漫长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完?每次就诊要花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刚刚讲要以病人为中心,但是他体会不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院形式都在变,什么不能变?
实际上,医院发展是百年的事业,医疗机构目前的组织形态代表的其实是一个优质资源集中要高效运行的状态,所以以医生、科室为中心,设了很多临床检验单位、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局等等单位。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像上海的医院,一开始检验科就不设了,因为我要设检验科还要找一组人来,还不如附近就有做得又好效率又高的检验中心。病理科也不做了,接下来,医学影像中心也可以外包,日间手术中心也可以独立,多数手术日间手术都可以解决,药品也可以外包,在药品零加成之后,很多公立医院的药品也都可以外包。如果这些都继续往前走,请问,什么叫做医院?我们自己的医院观念都在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要创造价值。
社区医院要有四个要素:
一是随时、随地;
二是团队协作,不再以医生为中心,提供专业连续性照护;
三是化被动为主动;
四病人参与、社会参与、家属参与
这点对规模和的集团医院尤其重要,如果意识上仍然停留在我在我的场所内,病人来求诊,而是换一个场景,如何利用科技,走出我们医院,和当地医院、医生合作,来创造共同的服务网络,这点非常重要,原因是支付体系的改变。
台湾七八年前已经开始做总额预付,进展到按病种、按人头付费,那个时候已经决定了看越多病人有可能亏得越多,所以,要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必须采取和其他机构协作的方式,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在发生,包括北京等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实行DRGs,所以看越多病人赚越多钱这个逻辑会打破。药品零加成以后,很多医疗费用贴补或者应该提升的医疗费用没有提起来,那会造成什么?造成你做越多服务,这部分等于是给捐了。公立医院有公立医院的使命,从过去到现在我所理解的民营医院多数还是作为一个补充性的角色,我们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我们作为纯民办医院,医生集团筹建的医院,有二三百位志工,有老人,也有年轻学生。一家纯粹的民营医院,为什么会有两三百位志工呢?当然不止我们走出去,也要开放给别人走进来,这是我们在20年前创立这家医院的时候所定的位置。桃园离台北大概100公里,车程1个小时,北桃园因为离台北近,比较得早,但是南部片区的人床比差异比较大,所以政府制定了一个鼓励政策,只要医生愿意创业,可以提供不高于70%的无息贷款,15年也好、20年也好。过去我们没有拿太多政府的贴补,但是创业初期门坎大幅降低,也要求我们以这个地区的人口为依归来提供服务。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南桃园社区健康照护网,除了院内的部分,还有社区诊所、社区营造协会,这部分是由医院来引导,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基金,让民众可以参与、社区可以参与,来提供关注他们的健康,就是社区的人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
接下来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应该是他们需要的。一直延续到我们医院的餐厅、营养科,现在每天要送1500份餐给老人。因为经过统计,65岁以上老人大概八成左右有一到三种慢性病,超过三种的不在少数,但是家里要开小灶很麻烦,吃中餐,最后获得的营养有多少也不知道。
干脆你可以订餐,由医院营养科配餐,送给当地居民,由物流公司进行配送。这个事就是让你的服务可以延伸到家庭去,否则家庭怎么会有独立的营养师呢?很难,多数家庭都做不到。更不要讲失能老人,家人要照顾他,还要给他准备不一样的餐,可能压力很大。
对我们来讲,一家民营医疗机构是要生存的,生存就要找到经营指道,对联新医疗来讲,做的每一家医院都应该是以社区为本。
广场舞不是大陆老人的专利,台湾老人也有广场舞,但是这部分是我们主动引导、主动参与,只要有社区活动的地方就是很好的交流的地方。包括社区妇女协会的活动。照片是我们医院附近当地最大的信仰中心,它会有很多集会活动,活动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
经过我们的训练,社区居民会为其他的老人提供量测服务,每每我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在当地很好的辅助人员,因为他对当地很了解,哪家有人来了,有谁没来,他是当地最好的协调员。还比如打疫苗,这个季节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有很多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政府提供了免费疫苗,但是很多老百姓不知道,不如我们主动走出去。
台湾发展到现在,义诊也已经很少,因为已经几乎没有农村,哪怕是没有医疗机构的地方,现在也有定点医疗。我们的医疗机构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以外,照片中显示的是社区筛查,好多老人不知道他有高血压、不知道他有糖尿病,也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就是早期心衰的症状,这些都是要靠我们主动走出去,做定向筛查,这完全是由民营医疗机构联合当地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筛查服务。但筛查服务并不在健康保险里,这部分是另外的公共卫生预算,但是医院做这个事情肯定是不赚钱的。但是我们要给民众造成印象,我要主动走出去服务你,因为我比你懂你的健康,因为我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增加我们之间的互动。
坜新医院所在的位置离桃园机场只有十几公里,救护车车程十一二分钟,其实我们所在的位置也是空港,所以我们设立了救援中心,每年需要我们紧急行动的医疗服务人次都超过2000人,当地整个物流空港附近都缺乏好一点的医疗机构,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相关人员就把我们设在机场的救援中心当作他们的健康守门人,也包括到海外需要运送、需要紧急救援的部分,我们也配合这个作业,并通过了在机场提供医疗服务的国际认证。
讲到这里,我认为,医疗的做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我们常常讲,医疗的限制也很高,我们能做的也经常是安慰,这是经典的话。但是在我们创造的所有与顾客的服务空间里,我们尽可能把人文关怀化在空间里。台湾的地很贵,间成本比好,但是我们尽可能在顾客可以运动的空间里带入人文。
在坜新医院最热闹的地方我们设立了艺展,鼓励当代的年轻艺术家,他们没有这么多展出机会,但是我们创造了一个空间,给他展出。
这个空间在整个桃园县里面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因为它就在最热闹的门诊区旁边,你候诊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坐着,可以看义展,也可以在楼下的书店,也可以在我们合作开设的咖啡馆。人数多还不止是这样,我们还邀请了周边学校的学生,你们有定期的档期,希望你们的美术课可以到这个空间来上,因为这些都是很好的作品,艺术家也可以和学生阐述他们的创作理念。我们希望这个空间创造出来是可以互动的。
照片是在上海创建的艺术展,我们很高兴的是,在医院空间里有将近200个艺术品,在开业3年的时间,没有一件艺术品被损,这一件艺术品是故意设计可以让小孩子去动、去触摸的。
这样的设计不用花很多钱,也可以创造出很温馨的疗愈氛围。
什么样的医院才是好医院?
作为社区医院,需要有一个目标,我们在10年前开始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即健康促进医院,除了你要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还要走出社区,主动照护民众的健康。你要有一个提供好的医疗服务的理念,但重点是你的员工要健康,我们从事医疗服务业者经常忘了有满意的员工、有健康的员工才有可能提供持续性的服务。我们获得台湾健康促进医院典范奖,第一届颁布就是由坜新医院获得。
在12年前我们就建设了社区医疗群和社区医疗照护群。
家庭医师的培养、全科医生的培养,这部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其他的培养,所谓全科规培医生,全台湾前10名几乎都是以公立或者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为主,我们名列前茅,但我们是唯一的完全民办医院。
我们还结合社区建立了中风医疗照护网、糖尿病照护网。在医疗资源上,对没有完全顾及的地方可以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照护网络。
我们有10项医疗指标,比如中风,需要25分钟之内到院急救。还有相关照护团队开始提供服务,明确的诊断,及时救治,等等,因为形成一个区域照护网,急症治愈率完全高于一个真正的大学医学中心。
连锁复制方程式
医疗机构做了这么多社会性事业,总归是需要生存的,对联新来讲,医疗机构的连锁经营已经进行了20年,最简单的两个,我们一直在进行持续发展,找寻模式,一个是什么叫优质的医疗照护质量,一个是什么叫最佳的成本结构。
要进行复制,品牌的复制容易,医疗机构硬体的复制容易,但是要把医疗质量和照护模式落地才是对的复制。没有人才,这些都是空谈。坜新医院通过了台湾最高等级的教学医院。
除了医疗人才,我们还有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大陆投资越来越多,经营管理人才形成很大的落差。台湾三四十年前,医疗药物升级,除了医疗思维改变以外,医疗管理人才也是一个重要,所以我们成立了一个管理学院。
引入智慧医疗、引入科技,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明显地在质控和效率上给我们带来好处。因为我们也是医疗机构,我们倾向于多数智慧医疗体系由自己结合一些厂商开发。连锁医疗机构要发展的时候,很多东西不要重来,因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标准化智识库,这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化作为流程,几万份过去的各种问答Q/A,你需要的各种回答在我们的智识库里都可以找到。另外做了24小时的问答中心,和国内做的24小时连锁医疗有所差异的是,我们把顾客所有的资料库进行了集成,连接到各种终端应用的时候,有一个集成的数据管理中心,这也是台湾在10年所创的。
因为人口结构改变,老龄化、少子化,所以我们现在的思维逐渐朝向全人、全身、全照护发展,医院作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真正的健康中心。
分级诊疗同样适用于大陆,概念上没有太大的差异,重点是方法的落地。我们成立了一家单独的公司,与国内机构进行分级诊疗模式的落地合作。
感恩和知足
带来更多喜悦
新生儿出生会给家人带来喜悦,但是在尼泊尔的农村,有的儿童一辈子没有见到过医生。我们结合台湾交大做了一个“受呵护的希望”地景建筑,全部是砖造的,因为当地没有水泥、钢筋,没有承包商,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和社区互动,完全由我们的基金会进行设备的捐募,给当地人提供医疗服务。去年正式开张这个医疗机构是当地方圆百公里里唯一的医疗服务点,也是当地社区的会议中心、集会中心、活动中心,当地人当然很重视。
我们的同仁要到尼泊尔提供服务,必须办理预约,在当地所有的生活开支都要自己负担。
但是因为感恩和自足,30年前、50年前一直是其他国家给我们的医疗支援,所以才会有今天逐步站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提供这样的服务业会让我们得到满足。
照片中的老人就是一位我们的志工人员,他是一位律师,5年前我们拍这个影片片头的时候,他作为志愿者,他说“那我也上一次镜头”。他那时候已经83岁了,今年88岁,上个月刚刚过世,很多我的同仁都去参加了他的葬礼。但是,这样很活跃的健康老人,退休之后还在我们的岗位上提供志工服务,很多时候让我们反思:医疗服务真正的核心价值就是信任,没有信任哪来的尊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让民众也可以主动走进来,未来的医疗肯定是这样的。
来源:华夏医界 作者:陈信宏
为你推荐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
爱尔康于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CSCRS)上,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眼科手术产品、设备技术和屈光性白内障解决方案。
2025-07-11 21:17

“智医随行”大模型发布,用AI驱动专科全病程管理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7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推出“智医随行”大模型,用AI赋能全流程患者管理。
2025-07-11 18:02

今日,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开始申报
昨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相关...
2025-07-11 17:11

又一款抗ED国产新药获批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旺山旺水的1类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2025-07-11 12:37

2025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重庆站)圆满召开,共筑眼底诊疗新高地
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承办的“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5(重庆站)” 于7月4-5日在山城重庆圆满召开
文/叶秀玲、李林 2025-07-09 16:49

630元一盒,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价格披露
据信达生物官微消息披露,其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日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也标志着该...
2025-07-08 16:17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